“被性侵那天,你穿的是什么衣服?”这个惊动CNN的展览只有18件旧衣裳,真相竟如此虐心...

“被性侵那天,你穿的是什么衣服?”这个惊动CNN的展览只有18件旧衣裳,真相竟如此虐心...

时尚女榴芒 内地女星 2018-02-23 09:30:45 626


时尚女榴芒

流氓界的小仙女 时尚界的扛把子

 




转载授权自开始吧旗下自媒体:有束光

ID:onelight01


这段时间汤兰兰案闹得沸沸扬扬,性侵,这个带着疼痛的话题又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


写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林奕含曾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可谓字字诛心。


然而,就在此刻这样的性侵或许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更为残酷的是,被性侵之后的幸存者经常会强迫回答:当时,你穿着什么衣服?似乎想表达:换一身不那么暴露的衣裳你或许就不会被性侵了。 


郑郑想说,每个人都拥有穿衣服的自由,受害者穿什么衣服绝对不能构成被性侵的理由,也绝不是施暴者性侵的借口。受害者无罪,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要为性侵负责,那就是施暴者。





如果那天,

你恰巧路过比利时圣约翰社区中心

一座安静的展览馆,

会惊讶的发现,

这里只挂着18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

睡衣、运动衣、T恤衫、连衣裙......

却引每一个参观者驻足凝望,久久不愿离去。



因为,场馆里每一件衣服背后,

都藏着一个关于性侵的悲伤故事。



顺着入口走进去,

你会发现摆着这样一张卡片问到:

“What are you wearing?”

(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

 

每件衣服旁边都放置了一张小卡片,做出了无声地回答,其中一张卡片写到:


“事发之后我好几天都没有去上班,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我老板的时候,她问我:“你当时穿什么衣服?”我:“短袖上衣和牛仔裤,你去打篮球会怎么穿?”之后,我就转身离开了,从此再也没回过公司。”

 


相邻的一张卡片上是这样的:

 

“一件泳衣,我们在海边划独木舟划了一整天,原本是非常快乐的时光,当我正准备换衣服的时候,他们走进了我的帐篷。” 



让我心痛的是,就连孩子也未能逃过厄运:


“一条红色的裙子,几个月之后妈妈还问我为什么不穿裙子了,那年,我只有6岁。” 



只是日常的着装,当你经过它们身边会注意到,都是些平时大家会穿的衣服。


你穿什么衣服?这是人们经常问性暴力的幸存者的一个问题,这似乎是对受害者的责备和暗示——如果幸存者穿了一些不那么暴露、不那么性感的衣服,也许他们就可以阻止施暴者的攻击。


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来自美国肯萨斯大学性侵害防治教育中心的主任Jen Brockman说。


展览最初发起者Jen Brockman


What are you wearing?》展览的灵感最初就来自这位美国姑娘。

 

“性暴力与衣服无关,我们布这个展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性暴力,减少人们对受害者的指责。

 

展览馆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她和同事从大学生那里收集来的,对,每一套衣服的主人都是曾经性暴力的受害者。


每一件衣服均是学生自愿捐赠,展出也获得了本人许可。从2013年起,《What are you wearing?》展就先后在美国肯萨斯大学、爱荷华大学、肯萨斯协和画廊......对公众开放。今年1月底来到了比利时。


“这个就是我当天穿的衣服,这就是我的故事,它现在就挂在墙上。”


每一件衣服,每一张卡片,都像受害者无声的自白——

 

它们没有任何一件跟欲望有关。



“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


“我最喜欢的黄色T恤,

但我忘记当时穿的是什么裤子了,

只记得当时很混乱,

想赶快离开哥哥的房间,

回去看我的卡通片。”



“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


“我的工作服。

当时我要去上班,

那个男人却突然闯进我家,

然后一切就失控了......”



“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


“普通的衬衫+短裤,

我跑步回家的时候撞到了那个男人,

他一直骚扰我,说我身材很火辣,

尽管我想方设法逃跑都没能躲过那一劫。” 



“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


“我穿的是卡其裤,

那天我只是赶着去上课作报告而已。”



郑郑发现有块展板上挂着三件衣服,

都是属于同一位受害者的。

“T恤和牛仔裤。

性侵已经在我身上发生三次了,

三个不同的恶魔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每回遇害我都是穿的短袖和牛仔裤。”


 

更让人揪心的是,在展厅的一角,

还挂着一件彩虹小马的儿童T-shirt

这也是残忍的现实之一。



“一阵寒冷就像穿透了我的身体,

我觉得这些人真的是难以置信的强大,

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遭遇,

正因为人们往往对它避而不谈,

性侵才会不断发生。”

一位金发女孩颇有感慨地说。



“我的朋友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所以想过来看看……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红裙子吧,

它的主人才6岁,

让我想起来我5岁的弟弟。”

一位戴着帽子的年轻小伙说。

 


我很感动,

因为我的一位朋友也曾被性侵犯,

但警方却把事情归咎于她自己。

看到这些衣服能使人们想到,

性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跟穿什么衣服没任何关系。”

路过的一位女士说。

 


展览在比利时引起轰动,连CNN都跑去采访,但这场展览仅仅是被性侵者的冰山一角。

 

比利时有统计数据显示,当地有56%的人至少认识一位性暴力受害者,平均每4名女性中就有一人在公共场所经历过性骚扰。

 

此刻,性暴力或许正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发生着,孩子也未能幸免,更残酷的是谴责受害者的声音也在咆哮着。

 


作为策展人之一,同时也是儿童时期的性侵受害者,Liesbeth kennes指出在性侵案例中,受害者遭遇的谴责主要来自两个层面:

 

第一个方面是性暴力加害者的言行,像是他们在实施性侵的时候会和反抗的人说:你为什么要穿成这样?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举动,喝得这么醉?

 

另一方面是性暴力受害者也会反问自己:“如果我这样穿、我不要那么做,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再加上外界对受害者的指责,他们会产生自我怀疑,甚至相信自己得为性侵或性暴力承担部分责任。

 

一位警察对被性侵者的质问:那天你穿的什么衣服?为什么你不反抗或者呼救?你以前经常带男人回家吗?


那些认为“受害者有罪”的观点正在助长施暴者的气焰,让受害者们原本受伤的心灵受到二度伤害,同时也会让被性侵者担心遭受更多指责,而选择沉默。

 

然而,被性侵是因为穿得太暴露嘛?早已经有研究证明,一个女人穿什么衣服、行为如何并不会影响施暴者的选择。

 

这些衣服就是铁证,它们每一件都静默无言在无声地诉说着:性暴力与衣服无关。



作为观众,我们看过展览后或许很快就忘记了这些故事,但对于每位受害者来说,无论过去多少年,这件衣服和不堪回首的往事都会像烙印刻在心上。

 

而对被性侵者进行指责只会纵容犯罪,加深受害者的伤害程度。


《熔炉》里有句经典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穿衣服的自由,受害者穿什么衣服绝对不能构成被性侵的理由,也绝不是施暴者性侵的借口。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要为性侵负责,那就是施暴者。


本文图片源自google,视频截图源自youtube 

版权归于原作者所有


其它精选文章


李小璐  ‖  谈莉娜  ‖  王妃  ‖  周一围

  毛孔  ‖  短发  ‖  刘海  ‖  

裙子  ‖  外套  ‖  显瘦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你们的赞就是支撑我活下去的理由啊!!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