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本周三,加拿大歌手贾斯汀·比伯在 Instagram 上发帖承认自己身患莱姆病。
他在帖子中写道:“很多人一直在说,贾斯汀·比伯看起来面如土色,像磕了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被诊断患有莱姆病和严重的慢性单核细胞病,它们影响了我的皮肤状态、大脑功能、精力和整个身体健康。这些事情和进一步的说明都会出现在我即将在 YouTube 上线的个人纪录片里,到时候你们会知道我是如何应对和克服它们的。这些年我过得很艰难,但好在我获得了正确的治疗方式以克服这种目前看来仍是绝症的疾病。我会带着更好的状态回归,不骗你们。”
比伯并不是第一位身受莱姆病折磨的明星,另一位中国乐迷熟悉的加拿大歌手艾薇儿也曾在7年沉寂之后向媒体袒露自己患有此病,她对媒体说:“2013年12月我患上了莱姆病,我当时觉得自己不能呼吸,5个月卧床不起,一度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不能吃饭,甚至一周没办法淋浴,生活陷入崩溃。”
去年9月,在与莱姆病抗争了5年之后,艾薇儿再度回归,发布了她最新单曲《Head Above Water》,在其中描述罹患莱姆病以来的心路历程,她曾还原当时写下这首歌的想法,“我已经接受了死亡,可以感受到我的身体正在关闭,就像溺水,我正在水里面,很需要赶快上去吸一口气。”她说,写这首歌帮助她度过了患病的最艰难时期。
在比伯发帖声明后,艾薇儿也在 ins 上对比伯表示支持和感谢:“太多人患有这种能使人衰弱的疾病。但我想对你们说,希望是存在的,因为’莱姆’每天都在挣扎。两年里,我曾病得很重,但我仍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战。我熬过了最糟糕的日子,但糟糕的日子还在继续。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公众提高认识并筹集资金根除这种疾病。”
那么莱姆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为什么加拿大是这种病的高发区?
莱姆病(Lyme disease)或莱姆疏螺旋体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属生物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其储备宿主为老鼠,并会以真蜱科硬蜱属的生物为媒介传染给人类。
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会出现不会痒也不会痛的红斑,称为游走性红斑,通常发生于被叮咬后一周。其他常见症状包含发烧、头痛,和疲倦。如果未治疗,可能会演变为脸部单侧或双侧麻痹、关节炎、严重头痛合并颈部僵硬、心悸等等。感染后一个月至数年间,关节痛和肿胀的症状可能一再复发。有时患者四肢会发麻或有刺痛感。大约10至20%的人即使经过妥善治疗仍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有关节痛、记忆障碍,以及精神不济的症状。
莱姆病是蜱虫在北半球散布最广的疾病。首次被发现也是1975年的美国康乃狄克州的旧莱姆镇,并因此得名。
莱姆病曾被认为是一种孤立的疾病,在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发现,但现在它在全球80个国家被发现。仅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表示,每年就有大约3万例病例,但疾控中心承认,这个数字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莱姆病协会估计这个数字接近惊人的每年40万例。
由于天气变暖,附着在迁徙鸟类背部的蜱虫随着鸟类北上在加拿大疯狂蔓延,导致患莱姆病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加拿大也成为了莱姆病的高发区。2009年加拿大仅有144人感染,而2017年则猛增到2,025例。据《赫芬顿邮报》报导,渥太华超过2/3的小区,检测出携带莱姆病菌的蜱虫,由于太多,当地卫生部门根本不再继续检测。
而因被蜱虫叮咬而感染的莱姆病通常不易被及时确诊,导致患者错过治疗时机。莱姆病潜伏期在3~32天之间,早期出现的游走性红斑不痛不痒,其他症状又很容易与感冒混淆。
艾薇儿就曾回忆她可能是在2013年春季被叮咬了,4月的一个晚上,她第一次醒来时浑身是汗,感觉发烧。当时她以为是流感,甚至是旅行中的疲惫和脱水,但当她的症状持续时,一些熟悉这种疾病的朋友建议她可能患上这种病,但她的医生对此持怀疑态度,没有对她进行测试。直到数月之后,经过急诊室的数次检查,艾薇儿才被正式确诊为莱姆病。
美国的获奖调查记者玛丽•贝丝•菲佛(Mary Beth Pfeiffer)就曾呼吁公众关注莱姆病:“针对艾滋病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约为11000例。看看莱姆病的临床试验,大约有60例。当我查到这些数字时,我很惊讶。我不是说艾滋病不值得关注,但莱姆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在我国,自从1986年调查发现东北林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以来,现已证实29个省(市、区)的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医学人员从病原学上证实其中至少有19个省(市、区)存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黑龙江、新疆、河南和吉林等地区为高发区。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