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艾问” 快速一键关注我们
艾问,为你而问!每天给你讲一个有用、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
日前,著名主持人孟非首次在节目中被激怒,当场怒斥“控制欲男友”有“犯罪潜质”,言语间颇为激动,他严肃表示“我建议带他去看看医生!这么些年来,我看到过太多以爱为名实施的暴力和惨案。我特别不愿意几年之后,在新闻上看到惨剧的发生,俗话说‘劝和不劝分’,但我看也不一定。”
第一眼看到孟非,你一定觉得他很普通——他穿最平常的衣服,剃着光头,跟大家一起挤公交车。可是如果你真把他当成普通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南京人最喜爱的新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要他,他敢说“不”;他还作为全国地方台的主持人唯一入选2004年“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他俨然就是南京乃至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你不知道的是:孟非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经打过5年工,做过搬运工和印刷工,他如何从最底层成长为一个知名主持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孟非的人物故事。
做印刷工人,每个月工资23块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2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孟非一家迁居南京。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但因为偏科严重,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复读,但找了很多学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绩单,就立刻摇头拒绝。当时正逢南下淘金热兴起,为了寻找出路,他就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一连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马不停蹄地到处奔走,但一无所获。
一个月后,他终于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然而,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搬运工只干了一个月,孟非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京。
回到南京后,孟非在一家印刷厂成了一名印刷工人,第一个月忙下来,孟非拿到了仅为23元的工资,不干活时,孟非就抓紧时间学习。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再拿起书本,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工作强度越大,求学的欲望就越强烈。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上课的生活,成名后的孟非说:“我从来不敢看百度百科孟非词条下的那篇文章,每一次看到,我都会震惊。其实我做工人的那段经历挺普通的,做工人不是挺正常吗?”
1994年8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但是至少可能会与记者搭上边,于是就孟非就去报了名。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台领导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可是孟非到底适合不适合做主持人?他的光头能播新闻节目吗?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靓女,突然间冒出这样一个人来会不会让观众吓一跳呢?最后,台长发话了:“行不行,要观众说了算。先试试,不行再换人!”
第一次主持时,孟非即兴发挥,像拉家常一样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精到的即兴评点,就成了串连词。谁也没料到,《南京零距离》由于定位准确,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孟非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观众亲切地把孟非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 后来,《非诚勿扰》让全国人民记住了他,他还在《最强大脑》第二季做评审,而位于南京的面馆也在前不久开业。
对于曾经的艰辛,孟非只淡淡地说:“人不会一辈子倒霉,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我现在的光头就是在那阵子剃的,事业却也跟着脑门开始光亮起来。”虽然这次的节目发飙事件大家都说孟爷爷有点过,应该劝和不劝分,但是正是孟非的生活经历告诉了他只坚持对的。
【视频】孟非怒斥“控制欲男友”:你有犯罪潜质
《创业的常识-来自顶级投资人的创客法则》全面上线,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购买链接!
艾问传媒第二本诚意之作,由艾诚亲自执笔、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创业的常识—来自顶级投资人的创客法则》已经上线!通过微信艾问商城购买的书籍可私人定制艾诚的祝福寄语,随书还赠送艾诚的亲笔签名照片,购买普通版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获取购买链接!
-商务或内容合作-
艾问合作、媒体对接请加微信:aiya91818 TEL:18252095077 联系人:常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