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又说错话了。
在最近更新的《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她跟宁静的一段对话饱受争议。
宁静在厨房做饭,朱丹在旁边看到就说:
“两个鸡腿给两个弟弟吃,翅尖给宁静姐和欧阳娣娣吃。”
说完还要补一句:两个弟弟还在长身体。
请问朱丹,这两位是三阿哥吗,又长高了???
宁静估计也忍不住了,当场质问朱丹:你是不是特别爱男孩?
朱丹老实回答:我吗?有一点。
我真服了,都这个年代了还有人重男轻女。
甚至,这居然是从一个见惯风浪的女明星口中说出来的。
朱丹总有这种一句话把自己送上热搜的体质。
鸡腿事件一出,网友都骂翻天了:“男生就喊弟弟,女生就喊全名”“最小的明明是个女孩”......
这次朱丹真的很难洗白。
她说完两个弟弟分两个鸡腿后,他们明显也有点尴尬,说自己都停止发育了吧。
朱丹接着才招呼欧阳娣娣说你也吃吧,emmm,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总隐含“施舍感”。
她的心里是有性别排序的,既然弟弟不吃,那就给你吃吧。
好在两个男生也是懂事的,周翊然赶紧给欧阳娣娣捞了鸡腿,又把鸡翅也全给了她。
其实大家都是成年人,也无人真的在意鸡腿的归属,但却实实在在暴露了深植于朱丹心中的性别认知偏差。
这种落后的性别化观念,真的会无形中影响很多人。
宁静听到朱丹的分配后也暗讽说了一句,我们小时候也是,被看重的人吃鸡腿。
有人说,会不会对朱丹上纲上线了,就是一句话罢了。
好,那她接下来的表现才真是没得洗,三句不离“儿子比女儿好”。
宁静说男孩小时候容易生病,朱丹说我们家可不是,儿子很好带,女儿倒是经常生病。
周翊然说自己如果生孩子会想要女儿多点。
朱丹立马接话说,肯定啊,异性相吸嘛。
言外之意是妈妈更爱儿子,爸爸更疼女儿。
(另外,朱丹作为主持人,是不知道“异性相吸”是形容男女关系的吗,用在亲子关系上有点......吓人。
众所周知朱丹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在前年的节目《爱的修学旅行》中自曝,说女儿偏懂事一点。
懂事体现在,她特意让姐弟俩上同一个幼儿园的同一个班,这样方便姐姐带弟弟上学。
理由是弟弟还小会哭闹,就让姐姐带他,给他喂饭,教弟弟学习。
并形容“姐姐抱弟弟像妈妈抱儿子”......
她却视为理所当然:这样我省心很多。
把女儿当成弟弟的备用监护人,这跟传统糟粕里的“长姐如母”又有什么分别?
朱丹是真狠心啊。
也许在朱丹看来,自己真的没有不爱女儿。
但潜意识中,还是将性别不平等视为自然的,惯常的秩序。
反正用“需要长身体”就可以性别不公开脱,她们们真心认同“异性相吸”的亲情逻辑,也天然地信奉男性力量。
她婚后曾遇到过债务危机,被朋友骗担保扛了2000万债务,是周一围不断拍戏帮她一起还债。
她眼中的周先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帮她解决问题的“男性”。
外界曾经形容朱丹的婚姻是女强男弱,后来她不断纠正其实自己更崇拜周一围。
周一围在家什么都不会,但只要去做了朱丹累到不想做的事,就是爱的供养。
只要老公愿意为自己做一点家务就是爱,朱丹就能感受到幸福。
这种关系模式与她照顾弟弟,作为弟弟附属品的逻辑同源,即,女性是服务者角色。
朱丹的知己应该是叶一茜。
她也曾在节目上大谈自己的育儿观,同样说到了“异性相吸”的观点。
你俩真的,能唠到一起。
甚至叶一茜女儿的名字都是弟弟“让出来”的。
在儿子出生前叶一茜就给他起了名字田宸羽。
结果第一胎是女儿,她就把儿子名字倒过来给了女儿,田雨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森碟。
姐姐为什么讨厌弟弟呢,因为她眼里弟弟总是告状,惹来爸爸妈妈骂姐姐。
尤其是当她以不以为意的态度讲出来,从来没意识到为什么姐姐会有这种下意识,这才真的让人觉得刺痛。
但在叶一茜眼中,她不是想着调和姐弟的矛盾,或者试着对姐姐宽容一些。
而是说“大家都是女人,我知道你在耍什么心机。”
这套“雌竞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也是头一回见评价自己女儿用的字眼是“心机”。
原生家庭、爱情、婚姻或许能解释朱丹这一套“性别论”的根源,但我依然想说,重男轻女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对女性的隐性伤害。
拿欧阳娣娣名字中的“娣”来说,在名字中几乎就被视为“盼弟”之意。
更讽刺的是,欧阳家的确只有三姐妹:欧阳妮妮,欧阳娜娜,以及最小的欧阳娣娣,她承担了父母怎样的期盼,不言而喻。
真的与“鸡腿事件”形成了闭环。
章子怡曾在节目中说,从小在家中就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只能睡在客厅的沙发,因为一切都要让给哥哥章子男。
而且为了让她早日赚钱,8岁时就被父母送去舞蹈学校,一直到她出道成名。
亲戚们以“长姐如母”为由,要求她放弃考研计划抚养弟弟,甚至要求她将父母留下的学区房过户给弟弟。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朱媛媛饰演的姑妈说年轻为了弟弟,考上了俄语系却主动辍学。
那放到普通人的现实中,当姐姐们被迫善解人意,谁来治愈她们的伤痛?
而是从心底里厌恶重男轻女,愤恨这种生态在当下仍在生长,痛恨这种观念对每一个女性的蚕食。
朱丹们,请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