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杨澜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品性、好人格

看杨澜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品性、好人格

内地女星 2016-04-19 12:51:59 121
作为公众人物,名人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引人关注。卸下了明星光环之后的他们,在家是个普普通通的幸福母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每个人也自有高招,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明星妈咪是如何育儿的。


杨澜:培养孩子好品性,完整人格很重要



节目主持人



杨澜育儿观



在杨澜看来,作为一名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都需要母亲去教他。身心的健康是起码的,也是最关键的。让孩子可以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以开朗活泼的态度处理,这种性格的培养对他一生都很重要。


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杨澜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杨澜和孩子们约定,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


孩子们还要有慈善情怀。杨澜的工作有许多种,但只要是和慈善事业有关,她就会回家详细地向两个孩子“汇报”,告诉他们慈善的意义,每次孩子们也会为妈妈做的事情骄傲。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几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她特别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带他们去朋友家时,她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气时,她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说出来。


还有幽默感的培养,虽然做起来不太容易,但还是值得去努力。在家时,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开心的大笑,同时给予回应和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团时,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育儿困惑



如今,有些妈妈把培养“神童”作为宝宝的早教目标,而一些妈妈虽希望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却不懂如何着手。究竟如何才是好?



专家点评



作为一名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孩子早期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促进思维能力发展,获得独立、自信、专注、敢于挑战的性格。中国俗语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科学的角度已经获得了证实,出生到四岁,孩子的脑重量能达到成人的80%,可见头四年的关键。这个时期,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传递,所有的语文、数学、英语都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学习。而基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观察力、推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才是这个阶段教育的关键,有了这些基础思维能力,孩子就有了学习一切的知识的基础,人们普遍喜欢淘气一些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充满灵气,总能想到不一样的,这实际就是创造性。但凡孩子反应敏捷,思维开阔,创造力好,就必然是很聪明,学什么都快的孩子。这个阶段是授人以渔的阶段,而不是授人以鱼的阶段。这个阶段如果将时间浪费在如何背百首唐诗,如何做四位五位的加法运算,实际得不偿失。即便是现在看起来是神童,但是实际却因为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影响真正应该发展的方面,成为缺陷式神童。建议家长不要将两岁能背百首唐诗的教育目标,这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对孩子没好处。


第二,谈到童年快乐,对孩子来讲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必须是以快乐为前提的,不让孩子快乐就是不发展。但是,快乐不等于在游乐场玩儿,将娱乐或游乐场等同于教育是不恰当的。杨澜所说的,这些基础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快乐、自由、有趣的游戏方式实现,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类比、匹配、共情、理解等等,思维教育最终还是基于家长对于孩子身心发展阶段的了解,每一个阶段孩子所获得的都应该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所以,思维教育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借助专业的幼儿指导师的支持得以实现。而幼儿性格培养,确实需要家庭付出更多,有安全感,能面对失败,能接受挑战,这些好品质到底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很多妈妈不是太有把握。这些好品质基本来自于母亲的人格与教养方式,母亲情绪不稳定,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沟通方式不适当,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所以跟随孩子的成长步伐,母亲也需要完善自我,心理成长。同样,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成长指导获得。在加拿大,美国,欧洲,都有心理咨询与指导的课程提供给父母和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完善和谐的人格构建,其价值远远超过数学神童,语文神童。无论再忙,都需要抽时间来增进亲子关系,一起运动、一起阅读能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同情心、自尊。关注孩子对情绪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社会适应,构建稳定的心理环境。像杨澜这样的优秀母亲,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非常需要的。重视幼儿心理健康与和谐,培养完善人格,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这样的教育什么时候也不怕早,应该从孩子出生前开始。


扫一扫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