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刚刚从外婆家回来,嗯,其实外婆已经离开好几年了,但是我还是习惯把妈妈的娘家叫做外婆家。外婆家在前坪,其实和我爸也算同一个村,但是算是不同的角落,在我们这个乡下,即便同一个村,也分成很多的角落,相当于片区吧,有不同的姓氏和不同的祖祠。今晚,外婆家有五年一度的迎灯活动,我和爸妈以及老妹两口子就去凑了下热闹。
所谓迎灯,打我小时候起,外婆家就有这个习俗了。就是前坪角落,家家户户,都要出男丁举着灯笼,从祖厝出发,沿着村落走一圈,然后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点起篝火,当队伍经过的时候,还要燃放鞭炮。具体的风俗如何,其实我也说不来,只是这是农村流传下来的风俗,我觉得挺好的,像今晚就特别的热闹,绵延不绝的几公里,浩浩荡荡的,乡邻们当然也是爱凑热闹,一片喜气洋洋。
五年前的迎灯活动,我和老弟也都有参加,而且从头参与到尾,举着灯架跟着大部队走了一圈。而今年,老弟跑去贵州旅行了,我们几个人也只是凑下热闹,不过中途也有帮忙表哥据了一会,妹夫也帮了忙,不过他俩顺路走到小学的时候就走了,因为他们要直接回厦门。我就和表哥走完了剩下的路程,感觉今晚的队伍比五年前壮大多了,然后最大的变化是,多了很多电子灯,而且还会发出音乐,吵死了。而表哥他们家依然用的是传统的纸糊灯,里面点上蜡烛。会比较明亮,但是也容易点着灯笼,所以一路上也吹熄了好几盏。
反正老样子,活动结束后,就到舅舅家吃宵夜,感觉今天一整天我真的吃了好多了,因为中午我还去邻村的大姨家吃流水席,这个春节估计能胖上几斤了。今晚我还特意挑了两个灯笼,准备带回厦门玩儿,这可都是我儿时的回忆啊。我记得小时候,每次的迎灯,老妈都会回娘家,而我们几个小孩儿不一定会跟回去,但是每次她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几个灯笼玩儿,这可是我们那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了。
关于外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话说吧,你也一定不例外,而我,怎么说呢。外婆四十多岁才生的我妈,她有十个子女,我妈是最小的一个,所以一直都最被几个舅舅阿姨疼爱。外婆也是很疼我家的仨小孩,每次和妈妈回娘家的时候,也和我们很亲近,握着我们的手,亲昵的叫到“阿奴~阿奴~”,呃,在闽南话里,这是对晚辈很宠溺的叫法。只是,外婆现在已经不在了,所以我心底似乎也不愿多说什么,那就不说了吧。
最后,还是得来说说这首歌,我想,如果你是混B站或者熟悉二次元的,也许会对这个歌手比较熟悉吧。我搜了一下,也没找到她的照片,当然,她的介绍我也看过,既然人家不愿公开三次元的资料,那就这样吧。这首歌的原曲是初音未来的《夢と葉桜》,后来被填了中文词之后由洛天依翻唱,我忘了我有没有介绍过洛天依,和初音未来一样,也是虚拟歌手,反正我也不熟。
这首歌,有很多的翻唱版本,包括我喜欢的双笙妹子也翻唱过,不过我个人还是会更喜欢冷鸳的这个版本,因为她的声音很萝莉,听着她的歌声,很容易能让人脑补一个小女孩在外婆面前撒娇可爱的样子,很有画面感。当然,我也很喜欢这个中文填词,配合古风的曲子,就像我今天的两张配图,满满的江南山水画的感觉。
嗯,我想你应该会喜欢这首歌吧。
晚安。
外婆桥
原曲:初音ミク「夢と葉桜」
中文填词:冥凰
翻唱:泠鸢yousa
乌篷点纱灯沿上青石悄着新纹
喃喃细语时归来燕子它不等人
五指方扣桨蓑衣翁正系桥下绳
春雨轻敛去绣花鞋落起唢呐声
爆竹燃黯淡月弯弯
锣鼓转踏醒路长长
烛火晃斑驳儿时廊旁谁家白墙
照湿谁家闺女脸庞
摇啊摇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盼啊盼阿嬷阿嬷地甜甜叫
吵啊吵米花糖挂嘴角总是吃不饱
美啊美小脚桥上翘啊翘
乌篷点纱灯沿上青石悄着新纹
喃喃细语时归来燕子它不等人
五指方扣桨蓑衣翁正系桥下绳
春雨轻敛去绣花鞋落起唢呐声
步儿缓踩得泪潸潸
穿弄堂望去忆满满
石阶上转身零落多少银铃啷啷
收起了多少晨与晚
摇啊摇十五摇过秋分就是外婆桥
乐啊乐阿嬷阿嬷地紧紧抱
跳啊跳牛郎织女遥遥总是够不着
眨啊眨对着它们笑啊笑
摇啊摇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盼啊盼阿嬷阿嬷地甜甜叫
吵啊吵米花糖挂嘴角总是吃不饱
美啊美小脚桥上翘啊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