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精致的魅力大叔,趁你们没发现我先抱走了

这个精致的魅力大叔,趁你们没发现我先抱走了

娱乐之王 内地男星 2018-01-15 15:59:25 921

芒果台新出的一档节目《声临其境》,泥萌刷了没?


节目形式上倒没什么花哨,整个环节有点类似于《我想和你唱》,通过声音猜幕后配音的嘉宾,其实就是在考验演员“声台行表”中的“声”。



不同于《演员的诞生》名不副实,《声临其境》恰如其名,重点全都放在了嘉宾的声音展示上。


第一期请了四位嘉宾,潘粤明、张歆艺、周一围和赵立新。


潘粤明配《梅花三弄》里的皓祯,一改马景涛式的咆哮选择剑走偏锋,仿佛被人掐着脖子的嗓音让人迷醉,却也意外的好玩;



张歆艺配《甄嬛传》里的华妃娘娘被废时和甄嬛的对话,没有声嘶力竭的大吼,可连断音、气息里都带着绝望。


虽然她现在总是被人说脸僵,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周一围,之前专门写过他,台词功力和舞台表现力让人吃惊。


这次选的一个是《董存瑞》,一个是《梅兰芳》里王学圻的角色,一个慷慨激昂,一个吊着嗓子,尤其《梅兰芳》这段,声音的模仿难度很大,周一围配得不说神还原,可语调、感情都很到位。



然而这三个实力派,却遇到了一个劲敌:赵立新


当《魂断蓝桥》中罗伊经典的求婚片段一出来,其他几位就感受到了压力,浑圆有力的嗓音、清晰的咬字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厉害的是接下来第二段直接画风一转,从深情的罗伊变成了讲着英文的《功夫熊猫》里调皮的阿宝。



这时候其他人的表情是酱婶的:还能这样出招?!



各位感受一下赵老师这两段配音,友情提醒,一定要看他开始前那抹嘴的小动作和配音过程中的pose,会放电的!



用杜海涛的话讲,这位不是来比赛的,而是来秀才华的。



说的也没错,赵立新不仅中英文切换流畅,连带着把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一起秀了。



关键人家秀就秀了,还特别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你觉得我的才华还用展示吗?



于是这位傲娇又让人充满好奇的嘉宾,在第一轮就被请到了舞台上揭面。


当主持人请他再露一手时,他选择了《父亲》。《父亲》这个话剧在我之前写的《表演者言》那篇文章里有讲到过,整个话剧赵立新的台词足足有三万七千多字,这还是改版后的,原版更是高达四万两千多字。



周迅问会不会看提词器,赵立新怎么讲的:看提词器?那我估计传出去没法在江湖上混了,这是对演员的最低要求。



如果仅仅只是看《表演者言》中的话,你会觉得他傲慢,但看完舞台上的这段表演你就不会这样讲了。


什么叫实力?一字不落、分毫不差还能情绪饱满的完整演绎就是实力。



赵立新也不负众望成了本场的优胜者。


声音变化多端,多国语言自由切换、开口醉的赵立新,让人忍不住为他打电话。



很多人知道赵立新是因为《芈月传》里的张仪,说实话这剧我很看了两集就弃了,也就没能看到赵立新的表演。



我知道他是在《芈月传》之前的《大明王朝》,赵立新扮演浙江首富沈一石



《大明王朝》是个群戏,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都是老熟脸,一开始我也是奔着他们看的,赵立新能引起我的注意纯属意外。



而赵立新接演浙江首富沈一石这个角色也是意外,当时已经要《大明王朝》开机了,可这个角色的演员依然没有敲定。导演张黎因为和赵立新一起合作改编过电视剧《锦衣卫》,所以情急之下便找来赵立新帮忙。而在这之前,赵立新仅仅客串过一部《走向共和》。



但他却演出了这个狡猾又重义,诗性而又世故的复杂人物。


后来他也陆陆续续有一些作品,不过能让人记住只有那么几个。


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地下工作者李侠



09年正值谍战剧风靡,《潜伏》、《黎明之前》等一大波好剧出现在公众视野,而趁着这波热度,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被拿出来翻拍。


在大家猜测主角可能是孙红雷、陈宝国等人时,名不见经传的赵立新却拿下了李侠。



巧的是原版的扮演者孙道临老师,正是赵立新的配音偶像,如果仔细看,赵立新跟孙老师还真的有些神似。



李侠是个优秀的电讯高手,在延安时执教电讯班的学员,后来被组织上派往上海完成了一系列的潜伏任务。在隐形的战场上,李侠办事风格胆大心细,具有过人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为了革命事业屡次陷身险境,又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女主是《沥川往事》里小秋大扮演者焦俊艳,他俩之间也是蜜汁有CP感。



比如《于无声处》中叛国投递的间谍陈其乾


陈其乾这个人物很矛盾,外人看来无他很优秀。他是高级技术人员、他饱读诗书、他外语流利。但是出身的贫寒让陈其乾很自卑,所以他的前半生永远活在别人品评里,别人的眼光里。



到了后半生,当他游走黑夜里,伴随着时刻被人抛弃的危险以及国安局的步步紧逼时,反而活得更加肆意,他无视规则甚至可以创造规则,他自信自大,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路来。



与其说是破罐子破摔,不如可以称之为“浴火”后的“重生”,当然这个重生从大局上来讲是个错误。


抛却粗糙的化妆术,赵立新把陈其乾这个角色演得很好,他也因为“陈其乾”拿下了第22届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



到了这两年,赵立新老师比较吸睛的就是跟冯小刚的两次合作,《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


《我不是潘金莲》中他是那个“莫名其妙”丢了乌纱帽的史县长,其实一开始冯小刚觉得赵立新不适合这个县长,因为他身上洋味儿太重。



到了真正试戏时,立马就不一样了,赵立新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冯小刚这时候就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赵立新,而是一个基层干部。



有一就有二,在今年打破冯小刚票房纪录的《芳华》里,赵立新饰演了文工团大家长。片子里他的台词不多,可是却用两句话让冯小刚落泪。


文工团解散时,他一字一顿、竭力克制地说:“再见了,亲爱的战友。干杯!”



角色记忆点不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脸,欧式的面孔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短板。


先说短板,赵立新这种洋气的长相往往很难让观众有代入感,对观众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演了那么多年戏,他自己都说往往想要大干一场,结果总是惨淡收场。往往自己不做准备时,反而事半功倍。


比如白玉兰奖,大家都以为他是因为《芈月传》中的张仪拿的这个最佳男配。因为张仪这个角色在当时很火,这也是赵立新没想到的。



比如拍《芳华》时一切都很顺畅,没什么过多的设计,成片却收效甚好。



用曹可凡的话来讲,他这个人就是举轻若重,举重若轻。



优势就是这张脸带着神秘感,一看就觉得有故事,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赵立新确实是个宝藏(褒义)男孩。


1986年18岁的赵立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那时候他考试的目的并不纯粹,仅仅是因为自己数理化奇差,而中戏带着一流大学的名号说出去好听。



当时赵立新还同时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最后的选择也是很随意,扔钢镚国徽朝上就拎着包去了中戏。



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就喜欢在舞台上显摆,再加上常年接受过各类文学的启蒙,在真正接触到表演之后,赵立新从心底里接受了它。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好像牵引着一个人走下去,赵立新入学那年刚好赶上唯一一届的中苏实验班,各个学科的一起上大课。因为人比较活跃,声音条件也好,原本是编剧专业的赵立新在大二时就被导演系要了过去。



在导演系修炼一年之后,大三时作为交换生去了苏联学习。当时在火车站,几乎全校学生都出动为他们几个送行,就这样他们满怀着激动和骄傲去了苏联。


谁知道去了之后发现情况完全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当时苏联对留学生是有语言考核的,这让中戏的天之骄子瞬间有种从云端跌落的失重感。


赵立新形容俄语语法像是“杀人”一样,我特能理解那种感觉,一个“我”都能有四种发音和语境谁学谁都会能觉得难。他们几个完全没接触过的人,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搞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



想想出国的时候多风光,如果因为一门语言就要灰溜溜的走,实在不光彩。幸运的是赵立新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当时他经常跑去看这位语言老师的话剧演出,因为她的发音赵立新才发掘了俄语的魅力,最后以神速般的八个月拿下了它,也开始了他在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的本硕连读生涯。



在地广人稀俄罗斯,赵立新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山川地貌。而那里发达文化氛围,让他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各种营养。然而历史的局限性让它还是有了缺陷,于是需要更多东西充实自己的赵立新只身前往北欧的瑞典。


在那片诞生了无数艺术家的地方,赵立新被深深地吸引。瑞典虽然没有欧洲大陆那么热闹,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自然、真诚。



真正促使他留在瑞典的原因,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当地的一个小剧场看了斯特林堡的经典剧目《父亲》。


“那个剧讲一个父亲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他的,他一步步被逼疯的过程。我坐得离舞台几米开外,看得汗毛倒竖,整个人粘在椅子上,零度,平了。”他觉得这个国度很奇妙,打定主意要来这里工作。


这个决定也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成为了第一个考入瑞典国家大剧院的中国人。



在瑞典国家大剧院里,他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歪果仁”常常不被别人放在眼里;不会当地语言,赵立新演的第一部话剧连台词都没有,导演也顾不上他,结果呢,赵立新依然把角色演得差点尾巴摇到天上。


演完后的第二天,《每日新闻》的文化版整版都是关于这部戏,先评价女一号,接下来就说到了赵立新演的这个魔鬼



《每日新闻》是瑞典第一大报,尤其是文化方面特别权威,所有演员演完一出戏,都要先看这个,这个给你定调,江湖地位就出来了。


里边的评论家说得特别生动详细一个东方之鹰,带着黑色翅膀的鹰不断地在整个舞台的空气中翱翔,即使它的肉身已经过去,它的影子还留在空气里。


因为这个评价,赵立新乐得合不拢嘴,这基本上就奠定了他的地位,于是半年后重排这部话剧,他就拿到男一号,但条件是必须在五个月内学会瑞典话。


学会了当地语言,就意味着成功打入了那个圈子。赵立新就大大地耍起来了,敢做别人不敢做或者想不到的,越敢做就越会被赞赏,越来越顺。



事业上顺风顺水,感情上却遇到了麻烦,长期的两地分居让赵立新婚姻关系破裂,妻子提出离婚,在经历了持续一年的官司之后,赵立新最终拿到了女儿的抚养权成了一个单亲爸爸。


原本赵立新已经打算长期定居瑞典,可是有句话叫“英雄难过美人关”,赵立新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国内有一个话剧在瑞典参加比赛,但是举办方要求要在当地找一个会讲中文的人来演,这时候有人说到了赵立新。


赵立新的妻子是随行翻译,两人一见钟情就谈起了恋爱。


一方面因为女友的执意要求,另一方面在探亲的时候,当初招他入校的老师极力邀请他回国,于是一咬牙赵立新还是回国了。



回国以后,赵立新去了母校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因为他这个人虽然不算多话,但很幽默、风趣,也喜欢把海外的阅历和实践都融入教学里,又不循常规,所以常常有很多别的学生跑来蹭课。


与此同时他也没放弃自己从事了多年的话剧事业,然而现实却很残酷,国内的话剧发展与国外相去甚远。


我们以前做的戏剧都是要触及灵魂的。国内感觉成了足疗保健了,挠挠,笑一笑就过了。这不是戏剧,戏剧就是要跟你探讨我们的生活怎么了。


赵立新很沮丧,尤其是每天看着只有半场的观众,有时甚至是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观众时,赵立新觉得这样下去,演戏就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而我多次提到的话剧《父亲》,在赵立新的演艺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部话剧他决定留在瑞典,回国之后,自导自演的第一部话剧也是它。


(新版《父亲》海报)


尽管当时的国内市场不明朗,但赵立新管不了那么多,他太爱《父亲》了,于是就定了10场演出,结果出乎意料这部话剧大火。


《父亲》的成功让他正式开启了国内的演艺道路,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又认识了编剧李静,接到了《大先生》。



《大先生》的主角是鲁迅,但是跟我们平常所见到的鲁迅不一样,他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而是穿着靴子、衬衫在舞台上上蹿下跳的“中青年”。


对于这部话剧,很多圈里人的评价都是极高的,遗憾的是没能看过现场。



尤其是看了赵立新《声临其境》里《父亲》的表演,我对他的话剧更加充满期待。


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次现场,“很多时候一些戏剧效果只能在剧场发生,在其他地方永远无法发生。



这是赵立新的原话,我想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离不开话剧舞台的原因。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