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又爆新恋情!聊天记录遭网友群嘲:30岁的他,为何只和18岁女生谈恋爱?

吴亦凡又爆新恋情!聊天记录遭网友群嘲:30岁的他,为何只和18岁女生谈恋爱?

张德芬空间 内地男星 2021-06-16 19:30:40 895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宁语

6月2日,一位名叫“刘美丽同学”的博主爆出好友与吴亦凡私信截图,愤愤不平声讨“渣男”。
最让网友们关注的是,都美竹年龄仅18岁,颜值出众,还只是一名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的学生。
这不是吴亦凡第一次被爆出交往“年轻”女友了。
他之前就被曝光过跟小G娜、秦牛正威两人谈过恋爱,对方都是身高1米7的18岁清纯美女;
而都美竹事件之后,又爆出两位女生,一个叫宋宋的网红和一名叫小怡的美女,也都是年轻靓丽的18岁。
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30岁的吴亦凡,总是喜欢找18岁的女生谈恋爱?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张德芬老师的一句话来解答,她说:“我们是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已。”
我们不断的重复过去的经验模式、关系模式、人生模式,在潜意识里,是因为渴望治疗。
在儿童时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不能选择的。而恋爱不一样,它是一种特殊的选择。
很多人会在无意识之中把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我们是怎么样喜欢上一个人的?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亦或者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喜欢同样类型的人?
其实,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过去的人际互动经历所决定的。
占据最主要位置的,是我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经历。
我们总是会被熟悉的人和事物吸引,挪不开视线,甚至深陷其中。
我们对“熟悉”的感觉很敏感,而其背后隐含的是我们对“安全”的需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去饭店吃饭,店里新出了一款“超好吃拉面”,但是我们不确定新款是不是好吃,为了不浪费时间成本,还是会选择以前吃过的“番茄鸡蛋面”。
因为我们知道,熟悉的味道是好吃的,选择熟悉一定不会错。
这个过程如果不带入自我觉察,我们很难清晰地意识到。
美国媒体曾经采访过吴亦凡,了解到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他说:“我从来没想过与父爱相关的感受,因为我的爸爸基本上就是消失了,我跟我妈在一起。”
吴亦凡的母亲对儿子甚是严苛,希望他出人头地,成为一名医生,因此杜绝他任何的娱乐,严格筛选他的“朋友”。
父亲的缺失,让他必须承担母亲“另一半”的角色,他需要更成熟、更有担当。
他也曾说:“跟妈妈在一起让我变得更成熟,我认为对我不是坏事,能走到今天也都是因为我很自主独立。”
这种“成熟”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模式,而这种熟悉的关系模式让他有安全感。因此,他会在无意识中寻找年纪小、看上去清纯,让人有保护欲的女孩子交往。
对另一半的过度理想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击破他的期待,因此选择分手,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我有一个闺蜜也谈过好几次恋爱,每一次恋爱的对象都拥有相同的特征:“老实”、“忠厚”、“体贴”。
这是因为他的爸爸曾经外遇,她亲眼看到过妈妈在家歇斯底里痛苦的样子,于是她发誓绝对不找像爸爸一样的老公。
她对另一半也有着相对较高的期待,而她的伴侣一开始也会回应她的期待,做一个体贴入微、老实忠厚的“好爸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闺蜜曾经在父母那里习得的“不安全感”就会再次袭来,因此对男友过度敏感,稍有差池就会质问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而她的“好爸爸”男友,也会因此感到疲累,从而选择离开。
这也是为什么“热恋期”总是美好的,因为这个时候双方都会尽力满足对方的期待,从而产生安全感。而一旦真实的自己被揭露,内心的微小的希望支柱就会彻底崩塌。

我们喜欢重复,因为重复让人感到“愉悦”
关于“重复”带来的愉悦体验,各个领域的大咖都有所研究。
总结下来有这样两点:
第一,重复会让人印象深刻,并感到熟悉,而熟悉会带来流畅,流畅会产生节奏,节奏会激发愉悦,愉悦会获得满足,进而让人感到喜欢。
如果我们把这种感情,投射到重复的人和事上,就会产生认同感与信任感。
第二,人脑会下意识地对重复出现的事物,进行无意识“计算”,会产生安全的、有规律的体验。而人们非常喜欢安全和规律。
也就是说,“重复”除了让我们感觉安全,还会让我们有“愉悦感”。
比如,如果有人先我们一步说出了我们心里想说的话,我们会感到惊喜和激动;如果两个人同样喜欢某件事,或者某样东西,我们也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并且想要和对方更多相处。
这背后的种种偏好机制都是因为“熟悉”,熟悉会让沟通交流会更高效便捷,而这正好契合了人性中的“偷懒机制”。
我们偏好直接和简单,虽然这种需求很“粗暴”,但是让人愉快,并且省时省力。
吴亦凡重复寻找18岁的女朋友,是因为他知道只要投入这段感情,一开始总是很幸福很愉快的。这就省去了了解其他类型女孩的时间,并且能够高效地得到快乐;
亦或是我的闺蜜,她贪恋和“好爸爸”模式男友刚开始接触时被照顾、被疼爱的感觉。她已经非常熟悉这种模式,并且很清楚:只要她想要,就可以得到。
因此,她才会“偷懒”地选择不去成长,不进行自我觉察。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这种重复并不能带来美好的爱情结局,一旦理想化破灭,重复的不仅仅是愉快,还有痛苦。
不是所有因为熟悉而产生的吸引都值得我们反复体验,我们始终要清楚的是,反复体验的过程是为了“纠错”,为了获得自我完善和升华,而不仅仅只是恋爱前期的愉悦奖励。
要知道,不管恋人多么像我们期待的样子,那都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有时候是为了满足对自己的“理想”,有时候是为了满足对父母的“理想”,那都不是真实的爱。
那么,如何才能够摆脱“重复”关系模式的循环,拥有更成熟的爱情呢?

刷新自我认知,让爱情“成长”起来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3次别离:
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这是第一次;断掉和妈妈之间的依恋,这是第二次;离开家庭去创建自己的新家庭,这是第三次。
每一次分离都是成长。
而成长的代价就是意味着丧失,丧失掉很多幻想,换来成熟的自由。
一个人在恋爱中,也要完成3次成长:
1、破除理想化
我们之所以有“理想化的爱”,是因为曾经想要得到爱,却没有得到,于是幻想出了一种“爱”,来承载我们的失落和遗憾。
理想化的他人,只是理想化的爱的载体。
可是,我们的“理想化”总是美好的,在它们面前,我们永远会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
只有理想化破灭了,我们看到自己真实的渴望,以及对方真实的样子,我们才能更加稳定地处理亲密关系。
2、分化与独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情感。
另一半并非是满足我们“理想化需要”的工具,把我们所有的期待和需求驮在肩上,和我们共生。
有时候我们很渴望对方做出让我们期待的事,但是对方没有,我们就会感到失落和痛苦。
要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不爱我们,只是因为对方也只是独立的个体罢了。
只有接纳失望,才会帮助我们拉开关系的距离,有利于关系的分化和自我的独立。
3、懂得距离和界限。
我们要明白,人都是“有局限”的。
虽然我们相爱,但是我是我,你是你。
即便我们之间,有一些融合的部分,但是在本质上,关系依然是两个独立的人的相处。
独立就代表着彼此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界限。
这意味着一个人要了解另一个人的需求,局限,性格,三观,雷点等等。
这样我们才能清楚认识到,哪些东西能够在对方身上获得,而哪些不能,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期待。
写在最后
我们总认为爱情是“天生”,是命中注定的安排,好像只要属于自己的,随手一挥就能得到。
但其实,爱情更需要人们好好对待,好好经营,它是治疗,是平衡,更是彼此的成长。
要记住,恋人不是我们理想的“父母”,而是完完整整的另一个人。
生命是一个过程,恋爱也是一个过程。如果只是把“占有”当作恋爱的结果,我们就注定会重复伤害。
策划 | 江枫
编辑 | 江枫
主播 | 有声书主播,喜马拉雅搜索:主播宁语.

【618年中大促正式开始!】

每日超值秒杀5折起,

签到进群还可参与每日抽奖

【爆】还有线下遇见体验营0元得 

扫描二维码

立即享用超值福利!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