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从只知道名字到送上双膝只有几周的时间,虽然不得不承认最初是因为他的内涵修养而产生的个人崇拜,但是一曲曲Live之后,透过歌声的音质,歌唱的情感,以及种种对他的认知记忆,喜爱上的是他本身的存在。
歌者,一般认为最大的成功就是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把你带离沙发,带离世界,全部进入他的歌声,充满他带给你的情感。所以摇滚是很吃香的,它的特质可以把人送上一种特别专注的巅峰体验,并以为这就是和上帝最近的距离。
在李健的VCR上,音乐人评价他,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独特。涵哥说李健的歌声空灵,孤寂。健哥唱了不少小情小爱,但不让你觉得悲哀,好像都在和你正能量地解释说,世界总是美丽清新的。文艺清新范儿基本都钟爱于健哥的此种特质。
而我觉得,他不仅不是他的歌,他还在诚挚地邀请你。他永远有一个“我和你”的关系在里面,他不要你去和歌本身合一,因为他自己就没有去成为歌本身,他既在演绎其实也在观察,而他请你感受,也给你空间观察。他的存在,你的存在,透过了形式(歌曲本身),深深地连结在一起。是连结,绝不是合一,只是没有分别心的连结。如果用思维一想,解释不了,哲学上就称作纯意识。纯意识是不能被思考到的,只能感受到,但只有纯意识之间,可以互相照见本真的存在,而两个存在相遇的一刹那,便是整个世界的光亮。所以涵哥又说,你见或不见,他(李健)都在那里,是有触动我的。
中国道家说,万静胜一动。安静下来,你的身和心就同步了,什么叫“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想”,就是李健的歌。李健的歌可以反复听,谭维维的歌偶尔听就行了。绝对没有好坏,只是诗歌意合一的只有一个李健。
健哥在微博上说,我去过很多教堂,却没有找到信仰。深以为然,却又觉得不必想太多。其实信仰最本质的一点,就是相信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就是相信有一个需要仰望的存在。很多欧美人都不信教了,但是基督教留下的伟大的存在(习惯上叫上帝这个名字而已)依然是他们的信仰。其实伊斯兰教也是这样的,只是他们的形式还太深,印度也是明白的,出了不少哲人,至于佛教,更是看透了形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绝对不是玩玩文字游戏,中国的道家讲的也是这么回事,《逍遥游》高中都学过,可是都没有懂什么叫“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伟大的存在是没有时空的,也是不生不灭的,只有你愿不愿意去连结。所以偶尔,能感受到健哥稳定的声音中有一些孤独失落,他也和最深的存在失联了,有些害怕,但他选择自我治愈,所以背后又有一些落寞与轻叹。
健哥的生活比较幸福美满,说他是游吟诗人就有一丢丢不正确。不过,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认识一个李健,就在诗,在歌中,感到一份不含诱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