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峰:我的中年危机

李易峰:我的中年危机

3号厅检票员工 内地男星 2018-06-30 22:57:33 19



前面

 

写李易峰大概是我写到今天最难的一篇人物稿件。

 

因为不论你在网络上怎么找,都很难找到什么有效的人物素材。

 

花边绯闻,网络骂声,粉丝赞美,这些东西把李易峰这三个字层层包围。

 

我就好像是一个心急的观察者,踮着脚努力的往处于中心点的李易峰张望。

 

但不论我站的多高,依旧什么也看不到。

 

不要说经历沉淀了,我甚至连一篇深度的访谈资料都很难找到。

 

但当我关掉网页回想,找不到素材不正是一种最好的素材吗。


这好像就是这几年李易峰的状态折射。

 



 

曾经和朋友聊起国内的流量明星,我是把李易峰和杨洋归为一类的,记得那会我用的词还挺狠的,叫鸡肋艺人

 

同样是小鲜肉,他们不同于韩国练习生出道的归国四子,电影演的再不济还可以有过硬的唱跳功力拿出来说道。

 

李易峰没有。

 


选秀出道,影视歌三栖发展。

 

他很努力,却也耐不住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过多方位的发展,分摊稀释了他的所有努力,出道十年,最后弄的哪一栖都不出色。

 

在《心理罪》之前,我对李易峰的认知完全停留在他毫无长进的演技上。

 

一年平均下来三四部戏,跑多个剧组,他常常刚从一个角色抽身后,便立马再进入下一个角色,基本不可能去给他时间沉下来,完全进入一个角色。

 

说是演,其实更像是一种流水线生产。

 

更可悲的是,他的那些作品,从拍摄到剪辑,大部分都在消费他的那张脸。



我无从得知是片方的刻意所为,还是李易峰团队的要求,他在电视剧中经常都处于浅景深镜头中,这种拍摄方式会让脸变得非常显目。

 

颜值被放大,所有的剪辑都在为颜值服务,相应的,其他方面的肢体展现就都被弱化了。

 

又很显然,李易峰并不太会用脸部肌肉去表演,他也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表演层次。

 

于是整体的表演都变的异常呆板,特别是脸部的僵硬让人非常出戏,面瘫的名号大概也就是从这被叫出来的。

 

“确实有一副好皮囊,但唯一值得被环境消费的,也只剩下这副好皮囊。”

 

这种骂声在他拿下百花奖最佳男配的那一晚,更是达到了顶峰,我甚至看到有自媒体打出“李易峰用一己之力,彻底摧毁了百花奖”,这样耸动的标题。

 


这些李易峰自己其实都知道,但却也没敢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晚唯一让他感受到消解的是爸爸的一条短信,一直不善言辞的爸爸在得奖后给他发了一句“恭喜你,陈队长”,陈队长是他在《麻雀》里角色的名字,是爸爸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那一年是2016年。

 

李易峰出道的第九年,他二十九岁了,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三十岁的大关。

 

拿的出手的作品不多,被群嘲的奖项一堆,三字打头的年纪来了,流量艺人的标签又撕不掉。

 

一场李易峰的“中年危机”,真的算是来了。

 



 

其实有好作品才能有资格说话,这个道理,李易峰一直都明白。

 

选秀的出身,以及早年当歌手不温不火的经历,让他很早就清楚。

 

“人气这种东西很虚,没有作品的支撑,一时间再高涨的热度,也支撑不了多久”

 

那几年,他用这句话推掉一个又一个公司安排的综艺节目,“那玩意太虚,没意思”。

 

只是那会他还不太敢说,自己其实想当个演员。

 

这个想法在很小的时候就根植进了李易峰的小脑袋里。

 

小时候李易峰住的是平房,几户人家拼起来便是个大院,有个邻居家里条件好,早早的就有了录像机和录像带,李易峰常常过去蹭电影看。

 


那是个属于港片的电影黄金时代。

 

李易峰最爱看《雷洛传》,自然也免不了的喜欢刘德华。

 

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他常常学刘德华在《五虎将》里斗枪的那幕,努力的让玩具枪在自己手指上转起来,然后用嘴模拟出后面的“啪啪啪”三枪。

 

虽然怎么学都没学出来刘德华干脆利落的那股劲儿,但当演员的心,也算是在那三声枪响里种下了。

 

只是李易峰的人生剧本好像并没有按照“实现儿时梦想,光荣成为演员”的励志方向走。

 

因为演技的不够精湛,在那年夏天,百里屠苏爆红之后,他发现自己演什么都换不来外界一个演员的称谓,他依旧只是被当做明星。

 

网上铺天盖地的嘲讽,也把他死死地锁在了小鲜肉这个标签词里。


李易峰其实也知道自己演技不够好,或者说,他很清楚很多演员都演的比他好。

 

他在自己的书里写了一段看李小冉拍戏的感想。

 

说是拍《麻雀》的时候,要拍一段李小冉的情绪戏。

 

李易峰没戏份便在边上看,让他惊讶的是,导演刚喊完Action,李小冉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哭的跟坏掉的水龙头似的,更让李易峰没想到的是,一条过后,他居然听到李小冉在和导演说“我们再试试一条没有眼泪的,看看效果如何”

 

那一刻让李易峰收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我理解不了,怎么也理解不了,她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样的?”

 

“为什么我总是要担心自己的戏,找不到情绪,也哭不出来,我该怎么办?”

 

但焦虑归焦虑,他的改变也差不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起了打算。

 

而这份改变真正开始有所显像,应该就是那部叫《心理罪》的片子。

 



 

其实只要稍稍关注一下李易峰的作品年表,你就会发现,在他三十岁这年,他就拍了《心理罪》这么一部片子(主演)。

 

他几乎用了整整一年去磨方木这个角色。

 

而这种前所未有的投入,所换来的东西,也叫李易峰兴奋不已。

 

《心理罪》的口碑尽管并不高,豆瓣上挂着的也只有惨淡的4.9分。

 

但出乎意料的,不论是豆瓣热评,还是电影自媒体都没像以往一样去责备李易峰。

 

因为那一场哭戏,甚至还有不少媒体给了李易峰夸赞,去肯定他的演技进步。

 

但最让李易峰兴奋的,还是那场哭戏的拍摄过程。

 

“导演喊了开始之后,我只感觉胸口有了一口闷气,无法抒出,整个人都无法抑制的剧烈颤抖,开口说台词,句不成音,我开始嚎啕大哭,怎么也收不住,就像是灵魂出窍,前所未有。”

 

那场戏结束后,导演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错,很好”。

 

出道十年,拍了那么多同类型的情绪戏,这是李易峰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这种感觉让李易峰非常舒服,甚至有些上瘾。

 

而这种瘾头,也被他保持了下来。

 

后来的事情怎么走,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甚至没准正在电影院看着呢。

 

他的综艺少了,热搜没了,但《动物世界》来了。

 

豆瓣7.5,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及格电影。

 

不仅及格了,从各方的反馈来看,不论是台词功底还是表演的层次感,这都是最好的一次李易峰。


“你甚至能从角色眼睛里看到李易峰的渴望”


尽管离第一梯队还有些距离,路也还很长。


但李易峰至少是在往前跑了,而且他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最后

 

快写完这篇文的时候,微博突然给我推了一个新闻。

 

“李易峰道歉”

 

点开是个视频,视频里是《动物世界》豆瓣场的路演现场。

 

因为之前和豆瓣一个造谣的小组打过官司,李易峰大概是怕有人记恨,突然又自己提了起来:

 

“希望豆瓣的大家能手下留情,担心我自己这颗老鼠屎,坏了这部片子”

 

然后特意顿了一下,低头看了一眼。

 

“我给大家认个错,认个怂” 

 

 

Ps:本文的素材和图片

来自李易峰所写的自传

1987了》

 


音乐/上海观光客—花伦

配图/《1987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