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件暗示着我们逐渐老去的事实浮出水面了:
今天刚好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
韶光易逝,变老的不仅是我们,当年风流倜傥的小李子也变成了淳朴的中年大叔。但无论是他沧桑的胖脸还是奔跑着的肚腩,都拦不住我对《泰坦尼克号》的憧憬,也不会将杰克·道森的魅力减少一分。
这是我对一份永不沉没之爱的初恋。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并不复杂,凯特扮演的富家女露丝厌恶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对未婚夫的肤浅难以忍受。巨轮泰坦尼克号上,莱昂纳多扮演的流浪画家杰克深深吸引了她,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当船撞到冰山,即将沉没之时,她放弃了乘坐救生艇独自出逃的机会,陪杰克一起跳入海中。后来,露丝在杰克的保护下等来了救援,杰克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大海里。
对于我来说,《泰坦尼克号》不止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
它与我的青春记忆和对爱情的感悟纠缠在一起,相互叠加着、改变着。每一次返回它,我都能获得不同的感动。以至于,我甚至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我才理解了这部电影。也说不清,它对我爱情观的影响有多深。
只是有时候,无意中看到柜子角落里放着的《泰坦尼克号》古董碟片,会莫名微笑起来,心里暖暖的。
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还是VCD的时代。当时年纪小,只记住了漆黑背景下一片闹闹哄哄,然后船沉了。后来在家里谈起这事,才得知我是随着父母一起看的。母亲回忆说,她和父亲都没哭,租来的VCD,不知道之前借出过多少次,放一会儿就卡,卡得人心急得很。她又追了一句,“你看一会儿睡一会儿,我也不知道你看进去了多少。”
第二回看《泰坦尼克号》,重复看了很多次。那时候,以大容量号称的DVD初现江湖,我们家也跟风,将VCD机升级为DVD。母亲为我学英语,一下购入了一摞英语电影碟,但我唯一反复观看的就只有《泰坦尼克号》。
那是塑封的盘盒,大概有语文书那么大,封面印着海报的图像,吧嗒一声打开,左右各卡着一张碟片。比起如今网络在线观看,打开盘盒的瞬间,还是有那么一点仪式感。
彼时,我情窦初开,痴迷于杰克纯粹的快乐,露丝不顾一切的反叛,还有两个人爱情之轰轰烈烈。看到两人在船头相拥,露丝手臂伸开摆出经典造型,我几乎要欢呼起来,认定这就是他们爱情的最高峰。说起来那个姿势,我和小伙伴还偷偷模仿过。
至于来自家庭的压力,母亲的期待,未婚夫对露丝的占有欲,这些都不算数。爱就是叛逆,爱情只能燃烧。唯有“You Jump,I Jump ”才是真理。
那一年印象很深的另一场戏,是关于身体的,尚未被阉割掉的裸体画部分。那是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女性的身体。恍惚记得前几次看,立刻红了脸。然而三分多钟播完,回放,再红着脸看一次。杰克淡绿色的眼睛专注又认真,两人之间的庄重感去除了色情的部分,只让人觉得那一刻,认真的他们很美丽、很安然、很幸福。
此后,便是暑假里,看电影频道重复播放《泰坦尼克号》的节选;晚自习的课间,男同学偷偷拿出光盘,在班级电视上小心地放一段。尤记得那几年的班级联欢晚会,My heart will go on 也是颇有竞争力的热门曲目。
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大学,到了第三次正经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是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播放的。那一次,我看到了爱情对人性的救赎。
杰克这个角色永远是乐观的,甚至莱昂纳多曾经对导演卡梅隆说,他是不是太过阳光了?他告诉她,你其实是自由的,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他教这位大小姐吐口水,还带着她在三等舱大口喝酒、疯狂跳舞。像旋风一样,杰克驱走了露丝生活中的阴霾。露丝渐渐变得不同了。
杰克在精神上拯救了露丝的生命,此后,又在船难中救了她。理解了这些,我再也不会为露丝获救之后不返回上流社会而可惜。她学会了把握自己,她值得更好的人生。
本以为,这个马拉松式的观片体验将到此为止。但直到最近,人生向着30岁迈进。媒体不断提醒我们,第一批90后已经占领A股了,或者出家了、买车了、用保温杯了……我们老了么?
当我怀着一颗中年人的心,重新再返回这个故事,却又收获了新的感动。我开始喜欢之前不忍心观看的结尾部分。泰坦尼克号上救生船少,人多,理论上只有一半人有生还的机会。事实上,2200位乘客,最后生还人数仅为700人左右。
在电影里,面对无法避免的灾难,一对老夫妻没有试图逃命,他们躺在床上,紧紧抱在一起。床下,是冲进卧室的汹涌海水。当时泰坦尼克号上优先女性和小孩上船。但一些女性不愿意抛弃自己的丈夫,这位老夫人的原型人物Ida就是其中的一个。她选择了与丈夫一同沉入海底。
而在回忆录中,二副莱特勒这样写道∶“只要我活着,那一夜我永远无法忘记,就是当船尾开始沉下水底时人们互相的哭喊声,我听到在那最后一刻,许多人彼此呼喊∶‘我爱你,我爱你!’”
沉船之后,漆黑冰冷的水上,露丝与杰克飘荡着,一人在门板之上,一人在门板之下,手拉着手,直到两只手冻在一起。由于最近的某个热点,人们喜欢问,你相信吗?杰克曾经问过露丝相同的问题。我想,他们都是相信的。露丝和杰克都说过,“我永不放手。”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泰坦尼克号》有太多重刷的必要。其实粉丝们二刷三刷已经毫不稀奇。有一个30多岁的女人已经在电影院看了13次,她还要再去看,可她自己也说不清原因:“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看这个故事。”另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士已经看了84次,有电影票票根为证。她对电影台词倒背如流。
但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没有人看好它。很多评论者认为,这部影片会像泰坦尼克号本身一样沉没。事实正好相反。《泰坦尼克号》几乎上映了整整一年,在奥斯卡24个项目里获得了14项提名,最终横扫11个奖项。它牢牢占据着票房排行榜的冠军,直到12年后,导演卡梅隆的另一部作品《阿凡达》超越了它。
为什么大家如此喜欢这部电影?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不断提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泰坦尼克号》以20世纪最大的海难事故为背景,为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研究者仔细分析导演卡梅隆在叙事、镜头、剪辑上的特点,还有极尽奢华的巨大邮轮和考究的服饰,其中就连那些承担“摔碎”功能的道具,都制作得精美绝伦。而凯特在听说自己和莱昂纳多被誉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情侣时,笑着评价:“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太美太帅了”。
然而,对于普通的观看者,我们不从专业角度分析这部影片,但我们会被触动、被感动。这反而是更直观的。
就像前些年备受关注的《泰坦尼克号》3D版。坐在巨大的银幕前,影片音乐刚刚响起,我的鼻子就酸了。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杰克和露丝的爱情,还有自己此前看这部电影的记忆,兜兜转转的生活和跌跌撞撞的青春。
它们全部裹挟在了一起,构成一种名为成长和怀念的东西。我们理解了爱情,又相信了爱情,也爱上了爱情。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图
订阅 2018年《三联生活周刊》(52期)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