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强:从几个维度看日本式的道德!

姜建强:从几个维度看日本式的道德!

高博新视野 日韩女星 2017-09-03 09:57:41 75


前些日,腾讯·大家在日本人的道德表演方面,有着众多争议。因笔者长居日本,被问起如何看待日本人的文明素质时,笔者的第一反应是:当我们还在为一个空坐席大打出手的时候,当我们还有不法商家用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的时候,当我们还有大批随地吐痰随地乱扔烟头的事相存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假装、外在、累赘,是否也是一种奢侈呢?

 
 文明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观世界史,所谓文明形态,实际上就是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压抑下的再形态化。这里的压抑过程,也就是文明度提升的过程。压抑,即是规则;规则,即是压抑。不受压抑的规则和不受规则的压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规则不受压抑,就出不了新的文明形态。在冷兵器时代杀人可以领赏,但在文明社会,发起战争就如同犯罪。
 
 衣食足,知礼仪。铺上迎宾的红地毯,谁好意思在上面吐一口痰?
 

 规则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为日本人的规矩生出好奇:
 
 · 吃饭时筷子夹菜,是直端而不是横端地送入嘴中。然后用手遮挡一下露齿咀嚼的不雅态。
 
 · 化妆不仅要除掉腋毛,而且也要除掉腿毛。
 
 · 基本不穿欧美流行的运动鞋或平底鞋上班。
 
 · 进玄关后脱鞋,要将鞋头朝外摆齐,注意不要把翘起的屁股对人。
 
 · 就职的面试场,女大生的头发一定要扎起,鞋子与包包也一律黑色。
 
 · 职场里,电话铃响三遍之内必须接起,超过三遍必须应答让您久等了
 
 · 乘坐公共交通,手机必须调至振动模式。
 
 ……
 
 不错,日本人总是点头哈腰,日本人总是面带微笑,日本人总是那样彬彬有礼,日本人总要化妆才出门。如要设问这是为什么的话,这就如同设问为什么是冬去春来而不是秋去春来?不足为奇的是日本人。这就如同古希腊人祭祀雅典娜要杀牛,祭祀阿斯科勒庇俄斯要杀鸡一样,在这里,不足为奇的是古希腊人。
 
 这种被规矩所锁定,被常识所囚禁,是做人的幸福还是做人的不幸?一种声音说,这是文明人的标志之一。一种声音说,这就如同富人用他的资产保证他的美德,那么资产就是美德吗?穷人没有资产,那么穷人就是堕落的表现?
 
 最近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屏:在一家超市,大妈们带着小孩,成排席地而坐,有说有笑,享受着空调凉爽的快适。是穷得家里开不起空调吗?不是。这些大妈们家里都有钱。是能刮就刮一点,能贪就贪一点。
 
 孔子讲有耻且格,就是让人感觉到耻,就不敢做不道德的事。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聪明智巧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这里虽有知识就是伪诈的嫌疑,但也不无先验地道出了耍小聪明搞伪诈的一面。
 
 其实,我们也有过我们的规矩年代。记得小时候过年,妈妈总是关照我们说正月初一不能动剪刀不能扫地。记得这个时候家里要做一种什锦菜,要吃一个正月。压岁钱必须放在枕下。大年初一开口说第一句话要放一片糕在嘴里。现在看来这些就是规矩。有了规矩才能产生崇敬与敬畏。但是现在的小孩过年,做母亲的能教导孩子什么规矩?过年,在小孩脑海里,又是个怎样的意象?
 
 在车厢里,当女孩穿着超短裙或短裤,裸露膝盖之上端的白花花大腿时候,是翘腿还是不翘腿,还真是做人的文明素质的一个体现。

 

 善恶
 
 我们从不缺善的因子。
 
 风雪夜的柴门为拾荒者洞开过,女孩落江被路人救起过。地震洪水,我们有过捐款献血的慷慨;远山的荒村寒舍,也时常亮起开学的灯火。当然,我们也慢慢学会了感恩——这个原本并不奢侈的人之常情。烛光不再只为自己亮起,也为他人亮起;掌声不再只为自己响起,也为他人响起;红酒不再只为自己举杯,也为他人举杯;我们甚至也学会了祈求,祈祷与反省的下跪。
 
 但最大的问题点在于:在善的这颗大树上,结不出规矩的果实。或者,规矩与善的关系就像月光照在水池里,倒影中的月总是晃动总是虚幻的。而且问题的逻辑还可能是,恰恰因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总是在理所当然地破坏规矩。如总以为是小孩,所以可以在公共场所撒尿;总以为是老人,所以可以不用排队先就餐。
 
 其实,没有规矩,反而有时减弱了善的总量的释放。没有规矩,反而有时会走向善的对立面——恶。如不法商人的毒奶粉毒腊肉等。这样看,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规矩是精神世界的月亮。有的时候,我们令可不要骄阳似火的太阳而要柔和似水的月亮,就是这个道理。
 
 再深一层的看,善在实践理性中并不解决终极问题。因为善在不同的状态下会做出不善的举动,如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如与自己的名誉地位相冲突的时候。也就是说,善与功利主义是相悖的。所以,跳河救孩童的人,也会制作黑心奶粉。眼前的鲜活激发了他善的救人之举,但看不见的鲜活则激发了他想多赚钱的恶的之举。可见,同样是鲜活,在人的观念中,有时是分裂的。
 
 康德不止一次的说过,心中的道德律令,不必讨论,不能讨论,也不需讨论。不问为什么,人,绝对服从就是最高的善。以前有过科学家救老农的伦理讨论,追问的是在价值的天平上,是科学家为重还是老农为重?科学家舍弃生命是否值得?但在康德的道德律令面前,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更没必要讨论。
 
 不问为什么,不解释为什么也是日本人对小孩教育的一个基本点。美国著名学者傅高义在几十年前写《日本新中产阶级》学术考察书,就指出日本人母亲在看到孩子靠近火或者开始爬高,她不跟孩子解释火或高处有何危险,只是警告甚至命令地说危险,在孩子身陷危险前把他拉开。孩子很快会对靠近这种地方产生恐惧,从而对其避而远之。日本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傅高义的解释是育儿实践的精神反对向孩子进一步做解释。因为日本人认为,孩子应该立即且毫无疑问地听从母亲的意见,合理的解释不如保持基本关系的重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

 

精进

 
 日本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桃太郎的民间故事。但清末民初的思想家章太炎说,我最厌恶之日本人乃讨伐鬼之岛之桃太郎。见过章太炎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一篇《章炳麟》的文章中说,把这位从桃子里蹦出来的桃太郎作为发矢之的,章太炎先生还是第一人。先生所发这一矢比其他所有日本通的大放厥词,都更加有意思。
 
 相对于中国人看不懂桃太郎的故事,反过来日本人也看不懂中国人的水浒传。在日本人的眼里,好汉精神就是杀人放火?因为杀人放火,所以才是好汉?青龙刀与宽刃刀。两种不同兵器的碰撞声,令日本人困惑。
 
 日本人经常这样说,外国人经常批评我们缺乏表情,而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表情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武士道的禁欲主义要求我们喜怒不形于色,至少是不能过度地显露自己的心情,结果助长了一种快乐时装作苦恼,悲伤时假装高兴的奇怪样态。日本人个人的想法毫无价值,他们熟练地掌握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说话的技巧,当这种技巧炉火纯青时,他们说话就不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测试对方的反应以自我娱乐的一种手段。
 
 但恰恰是这种喜怒不形于色,日本人看到了树木里寄宿着生命,生命正在对我倾诉。从这层意义上,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说过一句赞美日本人的话:日本人找到了劳动的尊严。何谓劳动的尊严?你看,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初冬的寒风,光头戴着斗笠,身披蓝色袈裟,赤脚穿上草鞋,挨家挨户在施主门口咏经,恳求施舍。谁也没有想到,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就是托钵化缘之人。这位经营之神这样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只有一点。就是说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追求做人的正确的准则。
 
 这就令人想起江户中期的思想家石田梅岩,他有一句著名的命题——“求利有道。追求利润绝不是罪恶,但其方法必须符合为人之道。商人的利润等同于武士的奉禄。释迦摩尼谈到参悟之道,其中重要一条叫精进。所谓精进,就是心无旁骛,埋头眼前工作的那么一种规矩。这是提高心性,磨练人格的途径。都将日本人的微笑说成是面无表情的微笑。但如果再往深处思考,这是否就是释迦摩尼说的一种精进呢?

 


 美丑
 
 中国古典里的大丈夫气概,传到日本变形为将责任视为高于重于生命。阅读村上春树的关键词——“(我),体现出来的就是的责任。墙壁是围绕的墙壁,河流是在自身中流淌的河流,烟灰是在燃烧自身的烟灰。在水库的开工典礼上,责任人非常的紧张。因为他已经做好了一旦开工典礼失败就自杀的准备。后来典礼是成功的,当然这位日本人也没有必要自杀了。但是他丝毫没有侥幸逃生的喜悦,因为后面还有一系列的责任压在他心里,一旦失败,也必须自杀。这是在日本传颂的一个小故事。据说是真人真事。
 
 是的,虽然若以希腊雕塑为标准来谈论美丑,日本人的问题恐怕很大,但是日本人的视责任为生命的那么一种执着,也是希腊人所不及的。500名的陪审员,220人决定苏格拉底无罪,280人决定苏格拉底有罪。哲学家只能苦笑说:想不到比分这么接近。而在第二次,也就是最终表决时,陪审团中有360人投票赞成处死苏氏。你说,这是希腊人在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是常识出问题了?还是责任出问题了?黑格尔说苏氏是犯了无罪之罪,言下之意是裁判正义的陪审团在逃避选择正义的责任。这样看,既有肉体又有思想实在成问题,因为前者与后者的庄重和聪明形成诡异的反差。希腊人就是鲜明的一例。但日本人好在有肉体而无思想,即便是他们认可的唯一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也只是在禅学里寻找思想寻找灵感。
 
 戏剧性的是,有肉体无思想的日本人,走完了现代化之路,现在则向着内涵式(后现代)发展道路上迈进——收入均衡,食品安全,医疗保健遍及全民,城市干净,交通死亡事故极少,社会有序。

 


 忌讳
 
 日本的神道教忌讳死的污秽,但它又直言所有死去的人,都能成神。这给日本人以信心,自己再是无用之辈,死后也能成神。那么在成神之前,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就与神就近一些了?佛教不讲幸福讲苦。讲生老病死的四苦,是众生之原罪,无人可逃脱。这给日本人以启发,人生并不快乐,那么在规矩的作用下,还能找到强制和压抑那个瞬间带来的超脱之快乐。儒教讲仁义礼智信,但日本人只取其中的礼,视礼是做好万事之前提。这就与晏子的说法一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日本人非常喜欢这句禅语:悟道前,伐木,担水;悟道后,伐木,担水。表明进入佛门后,我依然在俗世风尘中劳作奔波。但内心深处发生了变化。因此,同样是伐木,担水,其分量和意义是不一样的。这就如同日本人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扫除。《洗手间的神明》,是2010年歌手植村花菜演唱的歌曲。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奖励扫除厕所获得大成功的人。20107月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上,打上中文字幕的植村演唱的歌,成了话题,很多人感动得流泪。厕所有神明的构思,真乃奇想天外。
 
 当贫穷得实在无法活下去的时候,是先放弃孩子还是先放弃父母?在日本的《弃老山》的故事中,太郎背着60岁的老母,打算把母亲扔到山里。中国的《二十四孝》中,郭巨却要把自己3岁的孩子埋在地里。一个是弃老,一个是埋子。在你死我活的酷境下,谁更具道德性?谁更具合理性?虽然老母和孩子最后都获救,二个故事的结局都还不错,但回味起来总觉得意味深长。

论山寨的功夫,中国远不如这个国家!

作者:唐僧牛仔


日本一些山寨商品的制造商创建了一个名叫“USA”的小镇,这样他们就能把山寨产品打上“Made in USA”的标识。

最近,日本高田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曾经占据全球安全气囊和座椅安全带的20%市场份额,如今却负债总额超1万亿日元,黯然倒下。

在中国人眼里,日本制造是精巧耐用的代名词,国人更是赴日疯狂采购,从电器到感冒药见啥买啥……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消费者仅仅通过网络海淘的日本产品,金额就突破了1兆日元(约合人民币625亿)。

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采购,以至于日本为此现象发明了一个新词“爆买”

然而,近年来,东芝全球裁员、松下断臂保身、三菱造假,夏普更是被富士康收购……日本企业噩耗不断,已成集体溃败之势。

夏普被富士康收购

是日本制造不行了?还是,原本我们就在神话“日本制造”?

日本史,就是一部“山寨”史

从重工、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今天的日本制造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佼佼者。可是在上个世纪中叶,Made in Japan在欧美就是“垃圾货”的代名词。

199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回到未来3》,就调侃了日本制造的不靠谱。

《回到未来3》电影剧照

日本制造之所以当时给人这样的印象,除了产品质量不大靠谱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期的日本货,靠的是“山寨”欧美的产品起家。

 “山寨”,在日本的名词是パクリ。“山寨”在中国是个贬义词,日本人可不这么认为。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一部日本史,就是一部“山寨”或“学习”史。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基本上是学习中国的政经乃至文化制度,和服、樱花、茶道、相扑……这些日本的文化象征,其实都源自中国。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此后,中国的经济文化日渐凋敝,日本不再学中国,将目光转向了欧美。“山寨”欧美,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山寨成风,“日本制造”照搬欧美的一切

其实,早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就已经山寨成风。

二战“火柴盒”零式战机完完全全就是模仿欧洲老爷

20世纪初,欧美发明了一批先进的家用电器,刚刚起步的东芝远赴美国考察,然后毫不客气地就抄回了国。东芝生产的日本第一款吸尘器和冰箱,都是完全照抄美国通用电器的产品,甚至连外观都一丝不苟地模仿。

东芝当年就山寨了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吸尘器,甚至连商品标识都模仿得一丝不苟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日本一些山寨商品的制造商创建了一个名叫“USA”的小镇,这样他们就能把山寨产品打上“Made in USA”的标识。传闻真假无从查证,但日本九州确实有1967年设立的宇佐市,日文拼音写作“USA”。

位于大分县的宇佐市

现在家喻户晓的日本糖果品牌不二家,其招牌的卡通形象其实是抄自美国品牌Brids Eye,从连衣服款式到头发颜色,这抄袭技能,已达像素级。

那个时期,抄袭成了日本企业的主旋律,上至家用电器、汽车摩托,下至各种食品、漫画全都逃不过他们的魔爪。

马桶盖也是山寨来的,不过如今的TOTO却早已超越了曾经模仿的对象

技不如人,厚着脸皮模仿也就算了。在摩托领域,日本拥有雄厚的实力。即便这样,日本居然还山寨德国宝马的摩托。造型抄袭,连宝马的LOGO也不放过,直接把蓝白色块换了下位置,BMW变成了DMW,简单,粗暴,丧心病狂啊。

“逆向工程”,日本制造自我美化

正如上文所说,日本“山寨”起来,不仅毫无心理负担,甚至还具有了某种神圣的意义。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正是日本战后最为困难的阶段。大量的工厂在空袭中被毁,日本工业萎缩。

被美军炸毁的三菱工厂的废墟

要如何在废墟中生存下去呢?那么就从模仿开始吧。

“巧妙吸收美国产生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大量生产高质产品,这是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有一日本学者这么概括。

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也在他的书中吐露,他初次见识美国现代化工厂流水线时那种惊羡的心情,并要以此为模板开始复制的愿望。

1946 年 5 月,井深大、盛田昭夫两人共同创立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图为索尼初创团队。

虽然打着“通信工业”的牌子,但在初创时,只能试作简单的电饭锅和电热毯等产品。

Walkman的演进历史

当然,日本人并没有把模仿看成是“山寨”,而是起了一个很有“工业党”调调的名字——“逆向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在电脑、通信产品、相机等领域紧跟欧美的创意。例如,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照相机是在美国诞生的,日本人经“逆向工程”消化后,掌握了核心技术并有所创新,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供应地。

从模仿到创新,“日本制造”的逆袭之路

网上有部《日本山寨大百科》视频,视频深扒了日本的山寨案例。但戏剧化的是,在这些山寨品牌中,很多都成为了行业领导者,比如尼康、优衣库、丰田等。

尼康在早期甚至连商标都模仿蔡司。今年4月尼康起诉蔡司,指控其未经授权而使用其专利技术。

这是因为,日本在意识到自身山寨泛滥的问题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日系汽车传奇般的逆袭之路,就是“日本制造”从山寨到创新的缩影。

1958年,丰田汽车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整整两年,销量也不过几百台。直到6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导致油价猛涨,许多普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油费,才转而购买物美价廉低油耗的日本车。

日本汽车行业也是从模仿起步,直到积累了经济和技术基础之后大量投入才走上了正向研发之路。

虽然说日系车的火爆有偶然因素,但就像其他“日本制造”在国际上的逆袭一样,根本的动力在于日本对科技的大量投入。日本的科技投入曾经常年仅次于美国,大幅领先于排在后面的国家,并且日本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以及科技工作者占人口比例都常年位列全球首位。

英国人当年研制出了一种微型电机,一时不知用于何处,索尼公司买下了这项技术,开发出了能装在上衣口袋里的“walkman”,风靡全球。而当时的录音机,最小的也大如饭盒。日本厂商的这种创新行为,不是硬技术的创新,而是软技术的创新。善于“钻牛角尖”的日本人,似乎更懂得消费者需求的心理。

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盛田昭夫和索尼warkman

“中国制造”: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被誉为世界工业标杆的“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在历史上曾经有着同样的“山寨”历史,相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指摘中国高铁模仿,但是日本的“新干线”,同样是综合了多个国家的技术。图为新干线当年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山寨立国,从山寨起步到仿造升级,最后发展到原创品质,这是德国、日本等国都走过的路线。

十年前的中国,同样是山寨成风,但凡有新的电子产品面世,在华强北一定找得到山寨货。

哪怕是如日中天的腾讯,也有一段山寨的“黑历史”:QQ模仿ICQ、腾讯TM模仿MSN、QQ游戏大厅模仿联众……马化腾曾毫无讳言地说,“模仿是最稳妥的创新”,但模仿之后,“超越”成了腾讯的主旋律。

网络上人们总结腾讯模仿的产品

中国高铁,同样如此。中国高铁,从诞生之日起,“山寨”之说就不绝于耳。前不久,设计时速400公里的中国标准高铁“复兴号”已经开跑,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创新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标准高铁“复兴号”

山寨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只会山寨,却没有超越的决心和能力。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