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络 | 所有图片
从影院出来,依旧沉浸在奇幻世界中。
清新的初夏,绿野随风拂动,海天旖旎。
伴着如雨点又如羽毛般的钢琴曲,主人公进入魔幻丛林历险。
天马行空的想象扑面而来,不必再试图去猜想情节发展,去破解隐喻,全身心去体验、惊叹、享受就好。
故事设定在日本战败的最后一年,真人的母亲在东京大轰炸中葬身火海,年幼的他被父亲带到乡下。
还未从失母之痛中走出的真人,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母亲的妹妹成为了继母,同父异母的孩子即将出生;父亲热衷于发战争财,哪怕真人生病,也无暇陪伴;沉默寡言的真人进入新学校读书,遭遇排挤与欺凌。
家庭和校园是一个孩子所有的世界。沉重的现实一块块垮塌,崩落的石子是会把小孩压垮的。
他一度消沉,甚至试图伤害自己,以逃避现实,以索取爱。
他将如何摆脱现实的失意?
他将活出怎样的人生?
电影从这里开始,给出答案。
01 | 改写命运的苍鹭
在苍鹭的召唤下,他进入到一座古堡,寻找母亲。
苍鹭,外表清逸,姿态优雅,在林间翩飞,像一个谦谦君子。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苍鹭一开口,便以粗野的嗓音告诉真人母亲未死的消息,它拍打着真人的房间窗户,以母亲的口吻大喊“救救我”,并一次次召唤真人随它去古堡寻找母亲。
真人明知母亲已死,反复驱赶苍鹭,甚至制作羽箭想要射杀苍鹭。但苍鹭却变本加厉,如影随形般纠缠真人。
一次真人追它来到水滨,苍鹭张大嘴巴,吐出赘生物原型胁迫真人,并使鱼群游向真人,使蛤蟆爬满真人全身,企图控制他进入古堡。
这样看来,苍鹭就是真人潜意识中本我的外化,是真人心底希望母亲从未死去的那一个极微小又极强烈的念头的外在映射,是心魔的具象化。
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潜藏于内心深处,里面埋着许多现实世界的“未竟之事”,也就是心结。这种不自觉的意识平时难以感受,但在无意识情况下会突然发挥难以预料的作用。
“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荣格如是说。
真人看到了苍鹭。并在苍鹭的鼓动下,走进古堡。
他看到躺在沙发上的母亲,长发轻垂,面色红润,仿佛还活着。但当真人触碰到母亲身体时,她却在苍鹭的狞笑下化为一滩死水。
真人发现,这一切都是心底的虚像。
战胜心魔,唯一的方法就是正视它、直面它。
真人勇敢地射出羽箭,击中苍鹭的长喙,苍鹭至此褪下了邪恶,它请真人用木塞堵住洞口,说,只有打出这个洞的人才能堵住它,并开始陪伴真人踏上下一段寻找之旅。
古堡是通往异世界的时空之门。真人在苍鹭的陪伴下,遇到了化身为火美的母亲。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母亲还是是少女的模样,烈火中葬身的她,在这个世界中,用火驱赶鹈鹕,保护亡灵,带真人穿越火的隧道,用火守护真人的安全。
火里重生的母亲告诉真人“孩子,没关系,我不怕火”,解开了真人的心结:不要逃避,去驾驭你的人生!
还有什么比母亲亲自示范正视痛苦更好的办法呢?这一次重逢,母子之间缔结了友谊,成为朋友。
剧末,真人愉快地接纳了与母亲的再一次别离,他们像邻居般微笑着挥手告别,母亲打开了走向火场的时空门,真人走回了现实世界。
如何安放我们痛苦的记忆?
如何与心中不平的自我和解?
如何去抵御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宫崎骏并没有说太多,他的童年也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但他写下的故事已然告诉我们他的答案。
通过古堡,真人来到地狱世界。
那里是一片平静的大海,霞光满天,海面上漂浮着一艘艘帆船。无数死去的亡灵,飘荡在海上。等到一个月光充沛的夜晚,他们吮吸月光,即将再一次回到现实世界。
而鹈鹕的到来,打破了轮回,它们在月夜扑翅叫嚣,以亡灵为食。
你若见过像馒头那样纯洁的亡灵哇啦哇啦,就会有多厌恶这些鹈鹕。
但那一次,真人见到一只垂死挣扎的鹈鹕。
他从鹈鹕口中得知,它们是受人蛊惑,才来到异世界的。想象中的异世界和平美好,衣食无缺,但等待它们的,比现实更残酷。
异世界没有足够的鱼维持生计,迫于无奈,它们只能吞食善良的亡灵为食。
当然,它们也想振翅而飞,离开这里,回到原来的世界,但尝试的结果都是无情的,它们被迫在这片陌生的土地生老病死。
怀着同情与怜悯,真人埋葬了这只鹈鹕。
作恶的鹈鹕,原来是一个悲剧。
如果鹈鹕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那么它们代表了现实世界里哪些人群呢?有些人说是军国主义统治下,被遣送至外地征战的军人,我看不尽然,多少人不是这样茫然一生,碌碌一生,作恶一生?
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宫崎骏再一次给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与刚才真人获得的答案互为了镜像,在这儿是个反例。
心理学上,他们是缺乏稳定的“自我同一性”的人,他们往往会在集体潜意识的裹挟下,丢失人生的意义感,失去行为的辨识能力,处在浑噩与困顿中,迷失自我。
03 | 宫崎骏的十三块积木
真人在离开地狱世界后,遇到了古堡的主人——舅公。很久以前,舅公为躲避战乱藏身于此,终日与书为伴,一心想构建一个有美好秩序的新世界。
他每天的任务是守护一块巨型能量源,以堆积木来维持这个世界的和平。
看到真人到来,他欣喜万分,认为为这个世界找到了继承者。当真人拒绝用带有恶意的积木建构世界时,他更确信了自己的决定,并为真人找到了十三块没有用恶意侵染的石头。
十三,用这个数字不是巧合,因为十三正好是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片的总数,所以我相信,宫崎骏把自己的一部分,放进了舅公这个角色里。
他像剧中的舅公一样,出生在战乱年代。他躲入动画世界,建立一个完美的动画王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王,却依然保有纯净无瑕的心灵。但这个王国如今岌岌可危,不断复制的鹦鹉占领了古堡;鹦鹉首领大手一挥,十三块积木被轻易摧毁,王国覆灭。
这是宫崎骏对自己一生创作生涯的反思。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告别之时,都轻若浮云。
他这样设计着情节,也画下了死与临终告别。他也会像高畑勋那样挥挥衣袖,像剧中的舅公一样,消失在他所深爱的那个世界。
是不是最浪漫的告别?
真人拿到了十三块没有被恶意侵染的积木,本可以接承舅公衣钵做异世界的创造者,按他的心思去“创造一个富足、和平与美好的世界”,但真人拒绝了虚幻世界的邀请,宁愿再次承受现实世界的战火与杀戮,离别与抛弃,也执意选择了回去。
在这部告别之作中,老爷子借由舅公和真人两个人物,完成了与世界和自我的告别。就像“真人”这个名字一样,虽然现实世界命运多舛,苦难无法预料,但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他依然会接受真实的自我,
真诚面对自我,
活出真实的人生,
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我想,这就是宫崎骏写下的人生回答。
04 | 标准答案
柏拉图说,美是难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都没能即刻从中找准答案。
这个世界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更愿意相信,
烂漫且温暖的宫崎骏世界永远属于最初的童年,
它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在某个艰难的抉择时,
在某段起落的旅途后,
成为我们身后那个,
随时随地可以回去的,
永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