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势君又被倪妮的一组神仙大片给惊到了。
在《T Magazine》10月刊上,她怀抱一只暹罗猫,略施粉黛,一套Gucci复古鹅黄套装加身,在茂密的热带绿植中闭眼仰头。
不用力,不张扬,就呈现出一幅如诗的画面。
内页大片中也是如此,她把自己隐匿在绿意之间,带点默然寂寥的神情,在生机盎然间带着一种颓唐的美。
必需承认的是,倪妮如此适合Gucci,作势君之前没有想到。
毕竟她从出道开始,似乎打造的就是一种淑媛风,如今这组T Magazine大片,和她首次登上封面时的造型,也是大相径庭。
换句话来说,可塑性这个东西,真是分人。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最早出道时,我们觉得倪妮的美,是艳丽而有烟火气的。
大概因为她的第一次亮相,就是《金陵十三钗》中一颦一笑都充满风情的玉墨。
那会儿倪妮不过23,经过一年的演技训练,眼神中就透出参透世间的老辣和野心。
这种气质当然也没有从她的身体中丢失,《芭莎珠宝》里那个美艳的“红女郎”,珠宝于她身,丝毫没有吞没人的气势,反而烘托出了眉间的霸气之姿。
在《匆匆那年》中,她又化身为学生时代的初恋脸方茴,素净又倔强。
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看倪妮演女学生仍然违和,因为大家还是免不了带入《金陵十三衩》那最初的印象。
除了角色余温,以前私下出现在街拍中的倪妮,则让网友称她为“行走的教科书”,简单的吊带加毛衣,也会有种不硬凹但赢很大的效果。
我们从前领略过倪妮各种美,却唯独不曾预料过如今被Gucci所“改造”的她,也如此契合。
她最近又为Gucci出镜了连续第四季的眼镜系列大片,她眉眼中的霸气流转成了文艺,性感被复古禁欲的花衣裳所遮蔽,但丝毫不影响她散发出另一种风情。
在动态短片中,倪妮带我们穿越到了70年代电影明星发布会,主题本身就很有意思。
倪妮的一颦一笑也足够放松入戏,谈笑间也不失风情,所谓“镜头感”,大概这就是生动的例子。
在频繁上身Gucci之后,倪妮的妆容从明艳转向了带着一丝寡淡,秀场上这种繁花似锦的设计,说实话不是人人都能够驾驭。
但Gucci那复古又凌乱无序的特性放到她身上,便成了一种乖张的美,合理也合适。
Gucci对倪妮的这番成功“改造”,也不由让作势君想到了另一个例子:Jared Leto——全天下最喜欢New Gucci的男明星。
两年前的他穿起Gucci来还仿若新娘子上轿,一脸违和,如今却能完美消化,并将其驾驭得如神祇般优雅,所谓“人间Gucci”当之无愧。
左:2016出席英国时尚大奖的莱托 右:2018GQ秋冬刊
我们常说,衣物最神奇的地方不在于能够蔽体,而在于它能体现甚至凸显出穿它的人的另一面特质——“见衣如见人”,Gucci这种带有强烈设计语汇的牌子,更是如此。
就连戴着复古大框“奶奶眼镜”、身穿Monogram花外套的她,就那般往秋风中一站,风吹起印花衬衫的领结,就成了一副足够令人欣赏的姿态与风格。
不仅是“行走的穿搭教科书”,倪妮的拍照技术也足够高招,堪称“旅游拍照范本”。
在绿意盎然的南法田园中,她会闭上眼睛侧头微笑,或大步从远方往镜头走去,营造出随意的动态感,腿部比例也会凸显。
哪怕是推着购物车行走在超市里,也要为我们上演“日常也能拍出大片”系列。
你会发现她的街拍中,“歪头”和“闭眼”其实是姑娘们很实用的两招,肢体一定不要扭捏,要舒展,这也是倪妮的经验之谈。
不过若要说拍照最能出片的地方,莫过于设计感和艺术气息的展览现场了。
最近倪妮就去到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打卡了GUCCI举办的“艺术家此在”展览,还顺便出了一组同样够美的大片。
大面积纯色、闪着霓虹的幕帘,或是亮色的门厅,只需随意捕捉就带着几分艺术感。
将艺术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接近,是近几年来不少展览的风向标,所谓“打卡”只是形式,目的其实也是让艺术更加生活化,让人们有被吸引的首要理由。
不过值得倪妮来此打卡,自然不是普通的展览。这个艺术展,不仅“好拍”,还很“好看”。
大家或许会好奇,Gucci怎么最近如此热衷于艺术展?
2015年Gucci就在上海举办过“已然/未然”(No Longer/Not Yet)展览,那一面藤蔓缠绕的Floral花墙,令人记忆犹新。
而这次的展览,米开理联合策展人Maurizio Cattelan邀请了30多位当代艺术家,一起讨论了当下创意领域最为敏感,却又充满玩味的话题:复制。
他们想表达:在这个一切既有之物皆可被复制的时代,也可能诞生出一种新的创作行为,同样具有艺术价值。
左:Alessandro Michele 右:Maurizio Cattelan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光是海报和展览名称,就“复制”了2010年行为艺术之母——Marina Abramovic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名噪一时的个展“The Artist is Present”。
左:由Marina Abramovic策展的《艺术家在此》
右:由Maurizio Cattelan策展的《艺术家此在》
而展厅内的17个房间,则是各自风情迥异,又令人眼界大开,颠覆了人们对“复制”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缩小到六分之一的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细节和原教堂几乎一模一样,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禁止拍照,后者则可以让你拍到天荒地老。
左:西斯廷教堂 右:Maurizio Cattelan(西斯廷教堂复制)
随便往那一站,便分分钟能拍出充满古典油画风情的片子。
也会看到Philippe Parreno大师的经典作品——言语气泡,瑰丽的金色气球飘满天花板,与地面的“言简意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
Philippe Parreno《言语气泡》
你可以站在屋子中央任何位置,一种奇幻梦境的氛围就被定格住了。
在这个展览中,上一秒还是郁郁葱葱地花园回廊,下一秒就看见了废弃的水管和浴缸被堆叠成山……
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时,你完全无法预料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当17个房间都看完时,你便会仿佛经历了一场梦的旅程。
它们的主题毫无联系,只与“复制”有染。“复制”成了艺术家们展现观点的艺术手段,反倒生出一种无序又迷失的美感。
左:Kapwani Kiwanga《粉-蓝》 右:Matt Johnson《时间的形状》
作势君在开幕时去了一趟,也完全被不同风格的各个房间迷花了眼,有似曾相识的画面,也有愕然惊诧的一瞬——比如把洗手间设在两个展览空间之间,你必须经过它,才能来到下一个空间。
虽然里面也有洗手池、马桶和隔间,但其实这个“欧盟洗手间”只是一个艺术装置,一种个人隐私与公开展示的矛盾和趣味感,就在这样的设置中被凸显出来。
这都是对现实场景的“复制”,却拥有和现实完全不同的意趣。还有许多房间我就不一一剧透了,等待你去亲自发现和解锁。
艺术本身可能晦涩难懂,但呈现的形式却可以新奇有趣。而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气质文艺”与否,除了本身天赋,适时的摄取与吸收也是必经之路。
Gucci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总能将自己的艺术风格,衍生出更加广阔的天地。不仅能够“改造”明星的时髦风格,还能够让很多人都借由“Gucci”这个活招牌,去接触到日常不曾涉足的艺术领域。
也难怪人们会打趣有“人间Gucci”这样的说法,因为Gucci,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
“艺术家此在”展览,将由10.11开展到12.16,想去此打卡的小伙伴,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关于倪妮示范的Gucci秋冬眼镜配饰系列,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作势
Chrison
文艺,其实是一种从内而外的气质。
你可能还错过了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