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好的画面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没有捷径 | 中国建筑摄影师12

邵峰:好的画面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没有捷径 | 中国建筑摄影师12

行走中的建筑学 内地男星 2017-06-30 11:56:44 96


编者按:邵峰,全职建筑摄影师,现居上海。2004年开始建筑摄影工作,曾经实录过2010上海世博会、2015米兰世博会建筑影像的邵峰,以前认为自己最擅长拍摄宏大叙事的建筑作品,现在发现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室内设计,也能激发探究构图的热情。他表示,和建筑师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拍摄习惯,也坦言好的画面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没有捷径。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走: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几年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邵峰:到今年为止从事建筑摄影已经13年,现在是全职建筑摄影师。记得前些年建筑摄影还只是一种需求,自己总爱给建筑摄影师前面加“专业”定语以表示它的职业性,随着建筑师对作品影像质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建筑摄影师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了。



行走: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邵峰:我的职业生涯从建筑摄影师起步,随后的工作也一直围绕建筑影像创作、建筑媒体杂志、建筑出版策划等进行。2004年开始从事建筑摄影,随后2008年进入华建集团负责建筑杂志媒体工作,躬逢其盛,2010年参与上海世博会官方出版物《上海世博会建筑》拍摄和编辑工作,时隔五年后再次与建筑大事件邂逅,2015年前往意大利米兰独立完成米兰世博会全部场馆建筑影像、VR全景拍摄。其后拍摄过上海迪士尼乐园,后世博现状,深圳大冲城市更新,上海老闸北城市更新等等大型项目。从规划、建筑、景观这些崭新的当代文明景观,到深刻嵌入历史文脉中的历史建筑保护、既有建筑改造、城市更新题材等,有幸拍摄过各种设计项目类型,深刻感受建筑设计跳动的“脉搏”。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世博之门



行走: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邵峰:印象最深的是拍摄了蔡永洁教授设计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当年这场灾难对我触动太大,2016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八周年,所以特意选了清明节拍摄此项目,不仅是清明节的烟雨在客观上渲染了建筑气氛,更重要的是人与建筑主观上的频繁互动会在这一天产生很多无法预设的可能,作为建筑摄影师的任务是捕捉这种互动可能,凝固感人的瞬间,而自己作为普通人能够亲临这里悼念逝者、寄托哀思,也了却当年的夙愿。


北川地震纪念馆


印象深刻的还有建筑师李想设计的钟书阁书店,是一个国外媒体曝光率较高的项目。建筑设计应该尊重环境,而室内设计则要驯服场地,李想的设计没有屈服于传统商场的多柱空间,她重塑创造了意想不到空间形式,拉大反差,给感官带来了非凡的冲击力。


钟书阁书店


还有闵而尼老师的上海123+早教中心,用抽象去代替具象,在空间中释放孩子被束缚的灵性,在拍摄时孩子们很少被我强制安排在哪个位置,而是空间让孩子们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这就是设计的力量吧。


上海123+早教中心



行走: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


邵峰:拍摄周期根据项目面积和建筑师对影像的自我追求而定。项目面积是直接影响摄影工作量的指标,好的画面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没有捷径。

 

和建筑师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拍摄习惯,对话建筑师就是在对话设计作品,我把询问需求视作一种建筑师采访。在与建筑师们的沟通中,希望探讨的是画面的哲学和意义,务虚可以启发摄影师想象力,而不是给拍摄命题设限。



行走: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邵峰:题材性拍摄是自己擅长的,《总图》是这两年项目拍摄中一直收集的一个题材。另外,以前总认为自己最擅长拍摄宏大叙事的建筑作品,或者名利场式的建筑集会题材。现在发现,在相对有限空间内进行室内设计拍摄,会让套路式摄影的乏味无处遁形,这时才能充分激发我探究构图的热情,刷一下我是专业建筑摄影师的存在感。


《总图》系列



行走: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邵峰:建筑师设计自己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寻找和处理人与建筑未来可能的互动关系,并使之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建筑摄影师在拍摄现场的责任和乐趣之一,就是发现曾经被建筑师设定或不曾意料到的互动关系,实录这些美好。作为建筑摄影师,十三年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摄影创作的根基,就是观察建筑与人的互动,这样摄影作品才能帮助建筑师传达给公众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初衷,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就产生了用户体验感,我的工作责任之一就是捕捉和呈现这种体验感。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行走: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邵峰:建筑摄影的影调发展从高饱和趋向于低饱和,其实传统摄影也是这种趋势。这是因为人的审美观念在发生变化,从喜欢外在绚丽过度到内心情追求静谧。所以,项目在地天气只要不是狂风暴雨,都可以拍摄,没有任何忌讳。



行走: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邵峰:客观表达作品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左腿感性,右腿理性。感性是对设计理念的表达,诗性意境、结构形体、细部构图、人与建筑等等,理性是对工程概况的表达,鸟瞰总图、空间布局、表皮纹理、节点设计等等。无论感性还是理性,任意放大自身对项目的情感都是有益拍摄的。

 

如同钢琴家按照乐谱演奏是再创作,摄影师的快门也是再创作,是摄影师内心构建的场景与真实项目现场有机融合的庄严仪式,这是真正考验建筑摄影师摄影技术水平的时候时刻。这里说的摄影技术,包含前期和后期一系列精细化工作,光会使用移轴镜头还不能完全称呼自己是建筑摄影师。



行走: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邵峰:“决定性瞬间”大家应该都听过,我追求那种建筑摄影领域的“决定性瞬间”。


佛山保利中心

沈阳盛京大剧院

长沙滨江文化园

南京牛首山

外滩上投大厦



行走:你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是谁?从他(她)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邵峰:德国的Christian Gahl、葡萄牙的Fernando Guerra、丹麦的Adam Mork等等都是优秀的建筑摄影师,只想说国外好的建筑摄影师不是只有Iwan baan。国内的姚力,我也觉得是个优秀的建筑摄影师,虽然不曾认识,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出,他是个即懂摄影技术,又懂建筑表达的摄影师。



编辑 | 李菁琳 

校对 | 王月明(实习生)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