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章小蕙的那天,她刚为写稿通宵过。写到凌晨五点钟,短暂休憩梳洗后来到片场,依然是精力充沛的模样,如果她不说,你无法察觉到一丝破绽。
那是一篇讲述钻石的稿子。为了更好地介绍彩钻,也为了写作本身的趣味,章小蕙将文章切分成三份,一份是翔实准确的资料,一份为自己在翻阅资料过程中做下的笔记,最后那份才是真正的稿子。她穿梭在这三份文档中,将文字辗转腾挪,不同的比重和搭配催生出迥然的样貌,“像打磨石头一样去做一篇稿子。”
或许在外人看来,写作枯燥、繁琐,还带一点孤独,今时今日的章小蕙完全有更具性价比的处理方式,但于她本人而言,“这个是最好玩的事情。”
90年代,章小蕙开始给专栏供稿,分享爱用、生活、阅历、审美,不久后她预支了一年的稿费,在香港中环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时装买手店。
时间飞逝,20年过去,章小蕙在大众眼中自媒体饱和的2018年创立了微信公众号,两年后上线商城小程序,又做回“作家&买手章小姐”。
一路随风而至的有追随多年的粉丝,也有被章小蕙语言与故事打动的路人,于是自然而然地,章小蕙在2023年5月——自己60岁生日的前夕,在小红书做了第一场直播。
“在做第一场直播之前,我完全没看过别人的直播。”同事们让她去看看其他人的直播间,章小蕙没找到入口,后来便不了了之。而这种零先入为主的状态,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章小蕙风格独特的直播间生态。她与所有的主播都不同,也从未想过遵循何种范式,就像亦舒对她的评价:“真奇怪,时下流行什么,全体与她无关,她自有一套。”
为了这场直播,团队成员准备了一年之久,“因为我们整个都是闭环的。要跟品牌拿货、处理物流、店铺运营,连保税仓都是我们自己的人。”
为了保证库存充足,很多产品要全部运到仓库中,有一批德国品牌Hercules Sagemann的梳子,就从遥远的欧洲“全部坐飞机过来,空运给我们。”整个沟通与实操链路的不易,让章小蕙“好感动”。
和团队准备了一年相比,章小蕙的准备时间令人讶异。第一场直播,她准备了十天便轻装上阵。五个月后,第二场直播到来,她准备了一周,成为了2023年小红书平台首个单场直播破亿的买手。刚刚过去的三月,章小蕙完成了第三场直播,这一次,她的筹备时间是5天。
“对我来说这个节奏很舒服。团队问我能不能播多一点,我说好啊,一个月来一次(笑)。她们说来不及,货调不到。”
也有人问她,为什么你做得那么轻松,章小蕙笑着解释,因为直播时的所有流程、内容都是她烂熟于心的事,没做过一千遍也有八百。
选品、打分、推荐,用章式语言描绘出使用感受,把脑海里的诗句、油画、中西方美学与哲学融为一体,编织成令读者意想不到又恰如其分的比方,是她在90年代做撰稿人时期就在做的事情,现在讲给玫瑰读者和新朋友听,搭配时下最火热、最丰富、最追求美崇尚美的网络平台,让一切变得更有趣了。“我们平时在线上开选品会,一开就是8个小时,我讲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在说产品:这个是我满分的卸妆膏,那个只有5分,算了不要了。就是这样子。”
去年十月,第二场直播结束,一夜过后,许多朋友、投资方、媒体、财经版人士,“还有完全不看娱乐的朋友们,老的、少的、小的,都来恭喜我。”因为章小蕙创下的直播销售额打破了平台记录,甚至放眼在全网直播领域,小试牛刀后二次直播便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赞叹且咋舌。
他们截图财经版的报道发给章小蕙看,她“很懵”,没有想到会收获如此高的评价。经过一阵子的“天天被恭喜”,章小蕙渐渐有了一种不断被外界加固的实感,“好像做大了起来。”
当初章小蕙是和两位伙伴共同创办的「玫瑰是玫瑰」,于是她拿着成绩单跟他们说,现在的情景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导演陈可辛拍的一部电影,“我们好像是《中国合伙人》里的情节哦。”然后“他们就笑疯了。”章小蕙接着问:“那我们现在的发展是OK的吗?”合伙人答:“我们现在蛮OK的。”
章小蕙回忆到此,忍不住笑起来,“这真的好好玩,这可能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事情了。”
直播也带来美丽的邂逅。
章小蕙在首次直播时,谈及时装兴之所至,毫无底稿、随口说道:“我到现在还有Stella McCartney的毕业作。”那是90年代,章小蕙在伦敦逛到了一家小小的时装店,她一眼认出了墙上挂着的Stella McCartney在中央圣马丁的毕业作品。
彼时,Stella McCartney的毕业作品系列都被Mrs. Bernstein收购了——“她在伦敦有一家非常有名的老店Browns Fashion,我有时去店里还会碰到她。”
于是在第一次直播时,她自然地谈起Stella McCartney,没想到被品牌公关看到,又或者品牌公关注定会看到这样一位着迷于时装本身的女士,他们表示很感动,并将此事转告给了Stella McCartney。
数月前,章小蕙前往巴黎去看Stella McCartney最新的大秀。在那里,章小蕙见到了Stella McCartney本人。
“我说你知道吗?我还有你的毕业作!她问哪一件?我说你记不记得有一个浅粉蓝的,像一个内衣衬裙,吊带。然后她说,‘噢,有一些银色的蕾丝!’我说对对对,她说还有很多钻石。我说就是那件。”
章小蕙形容在那一刻,她们就像两个小女生,激动地聊着同一条裙子的配色和细节。
更神奇的事发生了,章小蕙在第二次直播前整理衣橱,意外地翻出了这件带有银色蕾丝和钻石的浅粉蓝裙子。
当年买下这件毕业作后,章小蕙的住处几经辗转,2018年她结束了定居洛杉矶的生活回到香港,后再来到上海长期居住,连她本人都诧异,“我居然把这件衣服带着。已经几十年的衣服,你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它就在箱子里面。
她在直播时向大家分享了整个故事,回想到此又觉恍惚,“我也在想,我为什么会在直播上随口说出这个品牌,随后品牌就找来,几十年前的衣服我为什么会带来上海……每一步都好奇妙。”有人说时尚是一个「circle」,而对章小蕙来说,这个圆不仅意味着流行的款式风格周而复始,也意味着时装完成了缘分的闭环。
章小蕙的美学品味与时尚生活同步早早开启。16岁时,就知道自己爱什么,穿什么最靓,在哪家店买。“衣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现在在她洛杉矶的仓库里,还有好多条16岁时买下的裙子。离开洛杉矶前,章小蕙会在某些个心血来潮的晚上或凌晨,走进衣帽间,找出它们,抚摸柔软细腻的衣料,像在把玩过去岁月的实体。摸过,好了,可以合上衣柜,回去做个好梦。
“它们是用最好的面料做的衣服,现在真的不会在日常逛街时遇到这么好的料子了。”
拿垂坠感举例,好的衣料会让你在动静之间感到舒适,且随着你的行动摇曳却不轻浮。穿衣是贴身的事情,这份贴身的细腻度,是章小蕙追求的极致。
至于设计——章小蕙开始滔滔不绝。曾经她在采访里说过,聊起时装她能一口气讲十小时。这次虽没聊满十小时,但章小姐谈及衣服、品牌、设计师,语速变快,高频输出,给人带来一种对谈中愉悦的“目不暇接”。
“我有很多不同品牌的衣服。十几岁的时候就在穿Ralph Lauren,读大学第一年穿的是Ralph Lauren当时最高端的Purple label。我还记得19岁开始穿它们的毛衣,有黑色的,里面是手工钩织的花朵,是当年的经典款式。
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在最黄金的年代被设计和生产出来的。比如我有Marc Jacobs在Louis Vuitton做创意总监的年代的作品;有Karl Lagerfeld为Chloé做总监时设计的衣服,也有他为Fendi做总监的年代的时装;我的Valentino是Valentino Garavani先生本人设计的那个年代的衣服;我的Dior是从Gianfranco Ferré开始,1989年起他做了六七年,之后是John Galliano上场;还有Gianni Versace,他做设计师时的Versace的衣服我现在还有……”
章小蕙连珠炮式地将品牌和设计师名字抛出,终于她停顿了一下,正色道:“所以我有每一位设计师在他的黄金时代、在品牌还是创始人担任设计师的时期的作品。它们是那个年代最好看的衣服。”
好看到兜兜转转还是与它们结缘。章小蕙还记得,在John Galliano担任Dior总监时,他的设计风格夸张又美丽,“非常非常的戏剧性,完全是为秀场而生的衣服。”
章小蕙看上了一件大衣,“好美好美,可是很贵很贵,而且又没场合穿。”她自我说服后,最后摸了摸这件大衣,放下手,开心潇洒地离店。
本以为与这件大衣的缘分到此为止,没想到两年后,章小蕙在纽约的一家Outlet与这件大衣重逢。
“我看到它,价格是当时吊牌上价格的百分之五。”又一看尺码38,“我的尺码!”好了,买下它,拥有一件或许永远没有场合穿但实在好美且好有缘分的衣服。
“其实我的很多衣服都是这样,当时没买,过了一两年,走走逛逛又出现在我面前,价格通常都比原来更便宜,实在不容错过。跟时装的缘分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解释,就好像是,你爱的,你迟早都会拥有。”
因为经历过时装的黄金年代,近些年看着流行的各种元素风格,章小蕙产生了一种既是回到过去又前往未来的双重体验,“我就觉得自己像一个穿越时光隧道的人,走来走去,走前两步又回到过去,又走前几步又回到过去。”很多90年代盛行的事情,睡一觉,成为了今天的疯狂。
从这点上看,时装是时代的见证,衣服是记忆的锁,也是钥匙本身。
很多品牌都邀请章小蕙将自己拥有的“来自过去”的衣服和包包分享出来,她也觉得这或许是个很好的身体力行的机会,证明给那些认为时尚是一时之趣、是无思考的买买买、是短暂的快乐和空虚的重复的人,你可以拥有任何你爱的东西,“不一定是新的,不一定是爆款,只要是你爱的,你就可以保留,一直保留到永远。”
就像一个藏家。“无论你是藏钻石、藏画、藏酒、藏雕刻、藏车,都是一个态度。时装为什么不可以呢?”
章小蕙曾交过一个藏家男友,亲眼看到他为了装下自己收藏来的名画,屋子里没有一面墙壁是“干净的”,最终还不够,又建了许多仓库。“而我喜欢的东西就很简单,一个衣帽间就够了,或者一个抽屉,装我的石头们。至少我不用一直盖房子。”
然而某种意义上,章小蕙已经为自己的藏品盖了许多间房子。所谓买手店、直播分享、公众号写作,不过是不同的陈列房间罢了。
前段时间,章小蕙在新闻里看到了比利时设计师Dries Van Noten宣布不久后会退出自己的同名品牌,她一时五味杂陈。
去年年底,她在巴黎看了一场Dries Van Noten的大秀,现在想来那应该是他最后一场女装秀。当时章小蕙并不知道他即将退休,看到他顶着一头白发走出来,恍觉他已经是个老人了。“
他的全盛时期也是我们整个八九十年代最黄金的时期,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追随着他的衣服,他今天要退休了,告别这件他做了一辈子的事情。我好感慨。”
但“时装就是这样子,没办法。”做一个时装藏家的路往往和顶尖设计师的路是逆向的,当你发现手心里的宝石数不胜数,那是亿万时间过去,沧海桑田留下的余晖。正如Dries Van Noten在公开告别信中写道的:
“我已经为这一刻做了长久的准备。”
“全世界的店我都买过了、逛过了,不管你是17岁还是70岁,都能在「玫瑰是玫瑰」买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是压在章小蕙直播海报上的一句话。初时觉得夸张,听她讲完自己从小至今的买逛经历后,才懂这是一句诚恳的保证。
买衫是从16岁时渐入佳境,美容则更早。14岁时,她就被妈妈抓去陪同做脸,起初是妈妈在店内,章小蕙在外面等,后来学校年底有个派对,在妈妈的指挥下,章小蕙做了人生中第一次胶原蛋白面部护理,花费3小时。
“现在呢?现在就pay off了,因为有了根基后,你就懂得护肤的重要性。好像刷牙一样,你每天刷牙两次,那也要早晚护肤。这是一个真正的细水长流的事情。”
章小蕙喜欢看外科整形医生的视频,对他们的一个观点尤为认同:我可以替你拉皮,紧致你的皮肤,可你的肤感、密度还是衰老的。对大部分人来说,“早晚护肤、涂防晒霜,几乎已经可以把你本身的肌肤养的好好看。”章小蕙相信这样朴素的道理。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她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女人,每一寸肌肤都保养得很好,没有僵硬的科技感。同时,她乌黑浓密蓬松卷曲的长发势必会吸引你的注意,让你彻底忘记去思考她的年龄。
在章小蕙的玫瑰直播间,护发养发是一大主题。去年双十一的第二场直播中,意大利洗护品牌MY ORGANICS单场销售额超过1000万,这也是章小蕙的私人爱用。
养出绸缎发是她发起的口号,而要在更早的时候,早到她还是直播屏幕前看推荐好物的女生的年纪时,她就意识到了,一头浓密柔顺富有光泽的头发是多么重要。
“我常常提倡一个概念,头皮跟脸皮是一张皮。你的头皮衰老,你的脸怎么紧致呢?你当然可以去做脸,可以去去打针,但如果你的头皮衰老,一切就会下垂,你的额头,你的眉毛,你的脸颊下垂,你的法令纹会更厚重。这都是因为它们全部是一张皮。所以你要是不护理你的头皮的话,你在衰老的时候,不仅会脱发,还会下垂。”
这种对头皮和头发护理重视的觉醒,仿佛一个行业内资深人员的预言。
果然,各大品牌都有在陆续推出自己的高端洗护系列产品,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也是爱美人士终将发觉的个护命题。
在章小蕙青春正盛的那些年里,一直有某种声音试图将她的生活方式定义为消费主义,毕竟她曾放言过“饭可以不吃,衫不能不买。”然而一己之力开买手店的是她,引领风潮的也是她。或许长期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担任了预言家的角色。章小蕙无疑是名预言家,养发、羊绒、爱马仕…等等都是佐证。
「玫瑰是玫瑰」直播间风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于章小蕙近乎毒辣的选品眼光和富有说服力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同其他主播买手均不同,章小蕙是一个解读故事甚至把玩故事的人。
别人在聚拢地介绍,章小蕙在发散地联想;别人的关键词在性能、机制、优惠力度,章小蕙强调的是需求、美与独特性。
谈及她大为出圈的介绍MODERN RENAISSANCE眼影盘的直播桥段,章小姐不假思索:“我就是很自然地想到了,那颗颜色叫做VERMEER,真的就很像是Vermeer在油画里对高光的处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里面的珍珠,就是那颗颜色。我猜设计这盘眼影盘的人,可能看到了Vermeer的画,他很喜欢,于是就拿来命名了。”
事实上在章小蕙的直播间,这样遥远的呼应和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猜想与联动比比皆是。
她由一盘眼影想到画作、雕塑、颜料与石膏的混合,会聊到教堂的天花板,也会由一颗眼影的名字融会出一首文艺复兴时期的英文情诗。
她会沿着故事的生长脉络串联出一个浪漫的逻辑,所有产品也好,风尚规则也好,都有一个专属于章小蕙的版本。
“其实我是一个大侦探。我喜欢这样子去构想一个逻辑,而且我自己相信这个逻辑,我要把它说出来,说服所有人去相信它。”
1999年,离婚后的章小蕙在香港中环开了一家买手店,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的照片,彼时经济并不宽裕,她便把家里的古董吊灯搬去了店里,成为买手店中唯一的装饰。那是她生活态度中无法割舍的一盏灯。
章小蕙是个顺应时势的人,但又好像没有妥协过。
在采访里章小蕙形容开时装店像做演员,“你会看到她最好的一面,很丰盛的生活,很光芒,很美好,身上所穿的都是品牌。”而B面则是“这是非常累的一个行业,而且你要用你的脑袋、你的能量、你的劳动。”她每天8点钟起床,照料好小孩后10点钟去店里,下午孩子下课后会去找她,期间她可能出去出席个活动,晚上7点回家后陪孩子,“写稿子、讲电话。”
“这是我的前半生”,也是「玫瑰是玫瑰」的前世。
关于“为什么是玫瑰”,坊间一直有各种说法。章小姐爱亦舒,师太写的《玫瑰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黄玫瑰是富家小姐,她追逐爱情,也坚守自我,世俗流言并没能改变她的价值排序——有人说章小姐即是黄玫瑰,这或许是个美丽的误会,不过随着时间过去,章小蕙身上的执着与痴意,却逐渐与玫瑰吻合。
在《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这首诗里,最后一句是关于时间的描述:pages ages page ages page. 岁月流逝,书页发黄,侍童老去。有趣的是,60岁的章小蕙首次直播后也发布了一篇名为《这一晚,体会我和时间的关系》的笔记,里面写道:
“时间到了,走到该到的地方,自会有人看懂我。”时间让一切变得有趣,变得有迹可循,变得自成一脉。
「玫瑰是玫瑰」与二十多年前的买手店一样,是一间“集合店”,2019年开始筹备,2021年上线小程序,从始至终章小蕙对它的定位都没有变过,外界高潮迭起的“利他主义”没能撼动她的初心,她要做的,恰恰是“利己”。
“为什么我要开一个集合店,而且是护肤品的集合店,就是因为我的很多护肤品、洗发水、护理产品都是很小众的品牌,国内很难找到,买这些品牌根本没有渠道,你只能找代购,但代购你又不知道是不是正品。那我又不能天天折腾这个事情,怎么办呢,所以我开了「玫瑰是玫瑰」。它很简单,完全是基于我个人的需要,是我的日常。我相信既然我有这个需求,很多女生也有这个需求。”
所以她才做得看起来那么“简单”,选品功课也好,推荐理由也好,不是她对观众和粉丝的话术,而是她对过自己那一关的考核。
写作之于她来说也是日常的,“我连在做脸的时候,都可以冥想。我有时候一边做脸,一边在想,我的稿子怎么办,这一句卡住了,用哪个词比较好。”
外界看到的所有的她的输出和感悟,“都是我在日常中获得的。我在生活上,我在服装上,我在美容上,我在时尚里面,我在文化里面,我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然后输出我自己的一些感悟,这些感悟从我的文字跑出来,再跟所有的人分享,我觉得很OK,这也是我的使命感——calling。”
当使命感来临时,“你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你会觉得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很轻松,很自然。有时候大家的calling可能是做一名社工,或者是医生、是教授,我的calling可能就比较靓丽一点。”
现在的章小蕙“因为有了伙伴一起做管理”,反而不必像当年自己开店那样“三头六臂”。她形容“就像躲在一个山洞里面”,大家都很保护她,让她不必常常出门,不必为运营等琐事缠身。
“有一次我写一篇稿子,在家里4天没有出去过。”章小蕙语调轻快地描述自己的闭关,“我非常舒适于这种‘跟社会脱节‘的感觉。”
她不出门,三餐靠家里的空气炸锅和外卖解决。有些朋友在她家附近开餐厅,知道“章小姐在赶稿子”,会叫阿姨送去美味的八宝饭、意大利菜、中式火锅。“他们常常把食物放在门口,我就像一个‘坐牢’的人,开门去取进来。很舒服的状态。”
而这一切究竟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2017年,章小蕙的好朋友、也是现在「玫瑰是玫瑰」的合伙人之一,反复邀请她从洛杉矶回国定居,并且说:“你一定要回来开公众号。”章小蕙感到很诧异,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公众号,我连微信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朋友没放弃,持续间歇地催她,回来吧,快回来,一定要回来。
回来并不简单,章小蕙那时已经在洛杉矶生活了12年,她的第一反应是“我的衣服怎么办,我的石头怎么办,我的家具和书怎么办。”
后来决定回国后,章小蕙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这些家当宝贝,她把收藏来的水晶们一块放在一个箱子里,“装满了一整个仓库。”她那些会在夜半时分抚摸一下的衣服们也装满了一个仓库。
“最后,我提着两个箱子就回来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情,她依然感叹:“那种艰难,那种决心……真的是我这几年做的最难的一个决定。”
最艰难的决定往往是瞬间做下的。章小蕙的家在洛杉矶海边的山顶,通往那里的只有一条路。那段时间洛杉矶的山火愈演愈烈,起初在附近的山头烧,终于有一天烧到了章小蕙家的山脚。
消防员来敲门,说你一定要尽快离开这里,随后估算了一下山火的蔓延情况,说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最重要的东西全部放在车上,开车沿着山路撤掉。”
章小蕙不会开车,她只好和儿子挤在一辆车里,匆匆在自己满屋的爱物中收拾一番,离开山顶。
“那一刻让我觉得,我不能再被困山头了,要是山火一直往上来,我就真的出不去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征兆,是上天告诉我,你快走吧。”
那场山火把章小蕙往前逼了一步,让她回到国内,有了别开生面的如今。而当章小蕙完成自己的第三场直播,和团队聚在一起吃奶油蛋糕的时候,这一刻又好像早已注定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