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捕手,深刻感知时代变化
独特的选股指标:注重行业渗透率
郑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A股市场tenbagger的涌现。在他看来,无论是中国经济转型,还是如今的全球科技创新周期、中国科技自立周期,均为成长股的投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一名成长股捕手,郑伟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逐步构建起一套成长股的投资体系。他眼中的成长股,要求每年增长至少20%-25%以上,且能实现未来三年的持续增长。
他称:“做成长股投资,估值方法要考虑远期的成长性;赛道及行业竞争地位,看未来3-5年公司是否能保持现在的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不会被削弱。”
在选取成长股时,郑伟习惯把所有行业按照“渗透率”进行划分,将渗透率在10%以内的行业定义为导入期行业,比如半导体设备,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渗透率在10%-50%之间的定义为快速成长行业,比如云计算、光伏等;渗透率在50%以上的是成熟期行业,表明行业已不具备快速增长的特点。
“我喜欢自上而下,通过研究行业渗透率,把高成长性的行业筛选出来。”郑伟补充道,比如说消费电子,2009年随着苹果刚进入国内市场,之后5年苹果手机替代传统手机,销量出现快速增长,消费电子的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到了2016年、2017年,智能手机普及率进程放缓、创新节奏暂时停滞,产品周期往下,消费电子由成长行业变成了周期性行业。
“这也是我2017年较少投资消费电子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个题材当时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涨幅。”郑伟解释称,2019年又开始去重仓投资消费电子,主要考虑到5G的换机周期即将到来,未来两年或是换机的高潮期。
郑伟坦言,通过行业渗透率研究,还可以挖掘出一些细分行业的成长股。“比如光学设备领域,虽然消费电子体量没有增长,但摄像头从最早的两摄、三摄,到现在的四摄、五摄,渗透率不断提升。与此类似的还有指纹识别,从无到有,行业快速增长。”
当然,做投资不能简单地根据渗透率的高低来决定投资哪一个行业,还要判断渗透率曲线,等行业出现拐点再出手。郑伟举例,作为成长性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去年渗透率曲线往下掉,因为有段时间销量下滑严重,当时就不能去买,要等行业出现拐点,预期向好、股价低位时再重仓。
顺时而为,把握科技成长机会
作为一名成长股捕手,郑伟长期深入研究前沿科技,善于把握高端制造、TMT、新科技等行业投资机会。
过去几年,科技行业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对应A股里涌现了丰富的投资机会。但郑伟认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仍未结束。最近几年,很多互联网巨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直播类门户、移动互联网的优秀代表。这些公司虽然没有上市,但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多商业模式的变化,产业链上很多上市公司也因此受益。
“未来在5G时代可能会带来一些新商业模式的重构,这也是我们将来要研究的重点和投资的重点方向。”郑伟表示,“长期国产替代趋势非常明确,新基建可以预见成为未来主线,具体包括5G创新、消费电子、半导体等。”
在郑伟看来,科技板块是中长期正确且确定性较高的产业发展方向,未来会占据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权重,相关领域管理优秀、持续研发能力突出、产品竞争力强、集中度领先的核心优势品种,也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好的回报。
抓成长,亦重视控制回撤
投资成长股,对于很多人来说,波动剧烈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A股,海外也是。这也是巴菲特不投科技股的原因。
美国著名的财经作者詹姆斯.奥肖内西在《投资策略实战分析》中,对比GICS十大行业的收益和波动率数据后,发现科技行业的年化收益率只有7.29%,对应的波动率高达31.14%。
“做基金投资要追求超额收益,也要控制回撤,所以我会在投资组合上做一些平衡,通过对成长性行业板块的分散投资,对冲净值的波动。”郑伟表示。
郑伟称,在行业上,加大对消费和医药等几类资产的深入研究,因为几类资产的波动曲线不太一样,科技波动大,而消费相对稳一些。“我会积极关注消费里成长性较好的一些标的,比如新兴消费、女性消费等,还有医药里跟创新药、创新器械相关的公司。”
如果既有成长,又能有效控制回撤,那我们有理由相信郑伟这套顺时而为的价值投资理念能够驱动投资业绩在时间的长河中穿越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