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从前看见藏品就说钱,而今说故事

王刚:从前看见藏品就说钱,而今说故事

环球人物 内地男星 2018-02-21 09:30:07 827

除了演员身份,应该很少人知道,王刚还有一个神秘的身份——民间收藏家。


在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二集中,湖北省博物馆展示了3件宝物——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和曾侯乙编钟,为曾侯乙编钟担任“国宝守护人”的正是王刚。主持人张国立介绍他时,调侃他是“收藏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


看过节目的人,都记住了王刚瞪大他那标志性的双眼,用手掩住口鼻观赏曾侯乙编钟的情形。他说,这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没想到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我生怕发出太大的声音,包括脚步声。一旦脚步太重了,引起地面的震动,像这样的文物,哪怕掉一个渣,都是暴殄天物。”



《环球人物》记者送王刚一幅当代书法作品,他接过后没有急着打开,说:“我平时看一幅字画也这样,不能一边看一边跟人噼里啪啦地说话,唾沫星子都溅到上面;如果要触摸,也要戴上手套。更何况曾侯乙编钟是2400多年前的东西。”


向曾侯乙编钟深鞠一躬


最近这些天,香港凤凰卫视和内地几家媒体都找到王刚,希望做演艺方面的采访,他都回绝了。“接受你们这个采访,还有《国家宝藏》这种节目的邀请,讲讲国宝,才是我的兴趣所在。”王刚说,“更何况,又有故宫为首的大博物馆压阵,这就齐了。至于节目形式,怎么都可以。”


2018年1月,王刚在上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吴向九 / 摄)


作为“国宝守护人”,王刚提前到湖北省博物馆一睹编钟真容。在展厅外透过玻璃看着编钟,出于藏家的敏感,他问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万全文:“斗胆问一句,这是原件吗?”他事后向《环球人物》记者解释说:“好多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都是复制品,一般人看不出来。我对真品崇敬有加,但如果是假的,我内心充满鄙夷。”万全文告诉王刚,这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原件,并破例让他进入玻璃展厅观看。69岁的王刚当即向万全文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进入玻璃展厅时,王刚把鞋脱了,蹑手蹑脚地靠近。走到编钟下排中间那个最大的镈钟跟前,他干脆趴在地上看。“上面用错金银工艺制作的文字、图案,太漂亮了。”



王刚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当时的心情:震撼。“首先,体量大。如果是一个可以拿在手上把玩的物件,像第四集里陕西历史博物馆推荐的香囊,是杨贵妃用过的,也是国家宝藏,但很小,我就不会感到震撼,只是心仪。而曾侯乙编钟就像一座山,让人不自觉地为之倾倒。其次,其铸造之精细,达到青铜时代的一个高峰。音域跨了五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这在几千年前,绝对是世界第一乐器,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当年刚被铸造出来时是金灿灿的,但由于一直在水里泡着,跟水和水里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物质,沉淀、积累在表面,就变得红斑绿锈。这种沧桑岁月的沉淀,又是一种特殊的美。”


参观完毕,王刚又向编钟深鞠一躬。“就像告别一样,我要谢谢当年祖先创造了这么一套伟大的乐器,谢谢曾侯乙,谢谢铸造了这65件编钟的工匠,他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匠人。”


王刚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当时他看到了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尺幅很大,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需要仰视。它的构图也很少见:主画面是一座高高的山,山脚下是策蹇(驴)而行的驼队,驼队在高山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不仔细看都看不到。”此后,他每次去台北,必去台北故宫博物院。


《国家宝藏》播出后,北京电视台邀请王刚和节目总导演、演员、专家、馆长等录制节目。节目组说:“王老师,您能不能带一两件家中的藏品到节目现场?”一开始,王刚觉得家中的藏品怎能和《国家宝藏》中的国宝比?但后来想了想,还真有合适的。“有一集《国家宝藏》讲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燕的一对马镫,里面是木头,外面是铜,证明了马镫由我们中国人发明,并传入西方。马镫出现以前,马在战场上的主要作用是拉战车。有了马镫,人们可以在马上战斗,可以在马上坐立起来了。我家里也有马镫,是我一套马具中的一件。那是一套乾隆时期的铁鎏金錾花镂空马具,有马镫、马鞍等,一共6件。”


拿了马镫,王刚又想到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问英国期间,英国女王介绍他们收藏的中国文物,其中有一件是乾隆时期的圆形剔彩春寿盒,上面有一个“春”字,是漆器。正巧王刚也有一件同样的藏品。“1793年,英王派马戈尔尼以向乾隆祝寿为名,率团访问中国,想建立商贸关系。当时乾隆在承德,马戈尔尼追到承德,送上很多新式的枪支、钟表,乾隆回赠了更丰厚的礼物,其中就包括这个春寿盒。当时乾隆过生日,做了很多春寿盒。”于是,王刚就把春寿盒和马镫一起带到了节目现场。“有了东西,就好说话了。现场嘉宾也觉得特新鲜。”

“那只康熙青花瓷盘就像我的初恋”


王刚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只民国时期的鸟笼。当时他只有十来岁,家住长春。有一次跟着父亲逛旧货市场,他发现那鸟笼里的青花鸟食罐很漂亮,就想连笼带罐买下来。卖家的要价是10块钱,他砍到5块钱买下。不幸的是,笼和罐后来都散失了。“民国晚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时间的藏品,在收藏界有个概念:长春货。长春曾经是伪满‘首都’,伪满垮台后,溥仪逃逸,他原先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古玩、书画流落到民间,一些散兵游勇就开始在长春街头倒卖。”所以他推断,笼子里那两三个鸟食罐,应该是清代或明代的。“如果是康熙时期的,现在值十万八万了;如果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就得过百万了。”


幼年王刚对旧货市场上很多没见过的东西都很好奇。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筒状的东西,像烟袋又不是烟袋。父亲告诉他,这叫大烟枪,然后讲起鸦片战争的故事;还讲到崇祯年间,“三尺之童,无不吸烟”,吸的是菲律宾传过来的吕宋烟。又有一次,王刚看到一双长得像粽子、尖尖的绣花鞋,父亲就给他讲古代“三寸金莲”的故事,还说:“咱们的邻居张奶奶,现在走路还不稳当呢,就是因为裹脚了。”王刚追问:“隔壁另一个奶奶怎么没裹脚?”父亲说:“她是满族人、旗人,不裹脚。”


小学四年级时,王刚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反映学习情况,没想到中央办公厅给他回信了。班主任家有人集邮,就向王刚索要牛皮纸信封上的那张邮票。“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方,就一点一点把邮票揭下来给了我的班主任。结果这个很有意义的实寄封,贴邮票的地方只剩下半个邮戳,后来我一直很遗憾。”


那时候王刚家离吉林省博物馆很近,出了胡同口往右拐即到,节假日他常在博物馆里打发时间。这里有社会发展史、物种起源等固定的展览项目。副馆长张伯驹,堪称他的启蒙人。


张伯驹是直隶总督张镇芳之子,酷爱书画,为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等国宝,宁可花掉所有积蓄,房子也越住越小。1956年,张伯驹将其收藏的部分文物捐给了国家,包括《平复帖》,还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赠张好好诗》,宋代范仲淹的《道服赞》、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元代赵孟頫的《千字文》等。上世纪60年代初,张伯驹担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由于他的到来,吉林省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好东西。他在某种意义上间接培养了我。”王刚说,“1982年,他在一家大医院逝世。住院期间,医院给他提供的医疗条件并不好。有人愤愤不平地说:你们知道吗?张伯驹先生捐赠给国家的文物,能买下你们整个医院!”


王刚真正进入收藏界,是在1995年。那时,他和李保田主演的《宰相刘罗锅》热播。从这部剧开始,王刚成为和珅的“代言人”。在他的印象中,中国的拍卖市场也大致在那个时候兴起。他“买对了并且现在还留着的第一件藏品”,是康熙年间的一只青花瓷盘,业内统称“渔家乐”,但王刚给它取名“渔归”。盘中央的画面上,两个渔夫特别高兴地驾船向河湾驶去,岸上有树,远处有房屋,鸟也归巢了,他们俩也满载而归了,反映了当时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这只盘子的价值不算太高,但就像我的初恋一样。”王刚说。


如今来看,王刚比较得意的藏品是清代画家王翚(音同辉)的《杜陵诗意图》。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康熙曾组织他和一些画家画《康熙南巡图》。“上世纪70年代,启功先生在右侧题跋,徐邦达先生在左侧题跋。我买了以后,拿给徐先生看,当时我们两家的住处就隔着一条街。他激动地说:‘这个东西在你这里呀,买得好啊!’画中,柴门打开,有人出来,有人进去,远山近水,显得很荒野又很自在,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情况。”


“以前关注的内容是那么渺小”


王刚说,现在自己70%的心思花在了收藏上。有时候正拍戏,突然接到从拍卖现场打来的电话,要他出价,他就暂停排练去出价,因为拍卖会的机会转瞬即逝。他说:“做主持人也好,演员也罢,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这种挑战的强度没有收藏高。演艺上的一些事,对我来说已经轻车熟路。而收藏领域涵盖的范围太广了,尤其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做假非常普遍,藏家不断面临挑战。这同时又是很有趣的事。如果看到一件瓷器,翻过来一看底就能断定真假,心里特别美。”


不过,王刚也有打眼的时候。“徐邦达先生都说:‘能看对50%就算不错了。’打眼不仅造成金钱的损失,还会有一种像吃了苍蝇一样的感觉。被骗比被骂、被打还恶心,让人产生强烈的自责。”


2007年,王刚开始主持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为突出视觉效果,他和节目组工作人员共同设计了一把紫金锤和一支判官笔。在节目最后环节,如果藏宝人带来的古董或书画是假的,王刚就挥起紫金锤将其砸碎,或用判官笔将其毁掉。“我对假货非常憎恶。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想给大家,尤其是工薪阶层提个醒:挣点钱不容易,别被那些假货骗了,因为市场上的假货实在是太多了。”该节目曾在3个城市进行免费鉴定,发现真品率不超过5%。


早期的电视节目更多关注文物的朝代、品相、真假、价格等问题。“人们看见利益就着急,都想赚快钱。但收藏不是一个着急的事。”王刚说。如今,《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更关注文物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历史内涵。“和这些比起来,我以前关注的内容是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


2010年1月,王刚主持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


专业藏家的注意力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国家宝藏》第一集介绍了故宫的“各种釉彩大瓶”。这是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瓷器,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我们以前都不知道它的正式名字,只知道青花、粉彩、釉上彩、釉下彩等全都烧到一起了,很不容易,就叫它‘瓷母’,仅此而已。从审美角度来讲,我没觉得它漂亮。没想到《国家宝藏》通过短剧的方式,让前朝的几位大家跟乾隆帝对白,揶揄、嘲讽他的审美观,雍正帝也质问他。结果反而说明了乾隆的用意,他就是要表现大清盛世的高超工艺水平,就是觉得各种釉彩一起烧制很美。了解了这些典故,我们对‘瓷母’的态度就从不喜欢变成了平视。”王刚说。


各种釉彩大瓶,又称“瓷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表现了大清盛世的高超工艺水平。


前些年,他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参观,总能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带着学生在参观,老师在前边讲着,学生坐在地上,拿小本子记着;或者老师一边讲,这幅画是毕加索的,那是莫奈的,孩子们一边在地上临摹。“现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也能见到这样的老师和孩子了。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这样,爱国才能流淌在血液里,文化自信才有了根基。”


王刚还偶遇过一名企业家。当时他正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有个人拿着拍卖图录和打印的资料过来向他请教。此人从纽约的拍卖会上花102万美元买了一对铜胎掐丝珐琅仙鹤,听说来自紫禁城,就一直查资料,还花钱向专家请教,但还是搞不清楚。王刚问:“你这么认真学习,是想做收藏家吗?”他说:“不是。我本来是为了投资,但买来以后,忽然觉得应该知道它们的来历,否则对不起它们。”王刚感慨:“在收藏领域,不管是想投资、家传,还是买回来捐给国家,都是花着自己的钱,替我们这个民族传承着这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


家藏也需要传承。王刚的儿子丁丁今年9岁,王刚像当年父亲带自己逛旧货市场一样,常带丁丁观看家中藏品,丁丁也像当年的小王刚一样,不懂就问。但王刚从来不告诉儿子某个物件值多少钱,而是给他讲述背后的故事。“我告诉他这个东西流传很长时间了,很多人挂过、摆过,如果在咱们家里碎了、坏了,那是多大的罪过呀!”



作者:《环球人物》记者  田亮

          《环球人物》特约记者  吴向九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第三方平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