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前天推文留言的第一条,赞最多的一条。
我知道你们想看,那我们就,说到做到,写吧。
序
从哪说起呢,就从留言里那个鞠躬开始吧。
就像那个留言的姑娘一样,很多看了《后来的我们》的人应该都记得电影彩蛋最后这个画面:
刘若英一袭白色长裙,唱完《后来》,一个深深鞠躬,然后骄傲的转身。
那是2017年8月13号,刘若英出道的第22年,她在台北小巨蛋举办了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第53场,也是最后一场。
那天奶茶用一首《后来》给为时两年的巡回演唱会画上句号,中途一度哽咽,最后泪流满面,转身,告别。
2017年,这首《后来》算是一段故事的结束。
2018年,便有了《后来的我们》,奶茶也正式开始了她另一段新的人生。
导演。
其实转型做导演这事儿早有苗头。
在很早的一个采访中她就提起过:“我喜欢电影,我拍了21年的戏。四十多岁的华语女演员能拍的戏越来越少,但我实在不想离开电影。”
但我估计她自己还没发现,在很多人眼里,她早就把自己活成了一部电影。
一
1970年6月1日,刘若英出生在台北的一个军人世家,家世显赫。
祖父是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副部长;父亲是中华民国海军远洋舰长。
2岁时,刘若英的父母离异。父母的管教不多,她多是在祖父祖母的宠爱下长大的。
刘若英也曾在书中提起过,祖父的部下曾经打趣她是“将军的将军”。由此可见,全家上下是真的把这位小祖宗视如珍宝。
而名媛闺秀出身的祖母则更注重对她的培养,从基本的言行举止到兴趣爱好,品行素养,样样须得体。
直到多年后的现在,刘若英仍会夸赞祖母的远见卓识。
如果当初没有培养她学弹钢琴、走上音乐这条路,大概也不会有现在的“歌手刘若英”。
按理说,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大家闺秀,最后好像都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人,顺理成章的过上相夫教子的安逸生活,这辈子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但刘若英想要的不是这种“岁月静好”。
高中毕业后,她卸下官二代的光环,决定一个人漂洋过海远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攻读音乐系。
自幼从未吃过苦,一向没有为生计发过愁的她在异国度过着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的生活,整整三年半。
不是没想过回去,但祖父一句“大学没有念完,死也要死在那”彻底断了她的后路。
好在这段留学经历逼得刘若英快速长大:“我发现把我丢到哪里,我都能活下去。”
二
1991年,21岁的刘若英学成归来。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遇到了滚石唱片的制作人陈升。只是她那会还不知道,这将会是一个改变她人生的男人。
同年,刘若英签约新乐园工作室,从陈升的助理开始做起。
那几年,除了学音乐创作之外,背吉他,定外卖,扫厕所,什么杂活她都干。
而这一干,就是三年。
做助理时,陈升每天下午茶的时候总爱点一杯奶茶。巧的是,刘若英的英文名Rene在闽南话里谐音也是奶茶。
这一来一去,陈升索性给刘若英取了个名字:奶茶
“因为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
从此,奶茶的名字便跟了刘若英小半辈子;
而陈升这个名字,也成了她再也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三
就连她和电影结缘,由头也是陈升。
1995年,张艾嘉执导的《少女小渔》缺一个合适的女主角,问陈升要人,陈升看完剧本几乎没什么犹豫,就推荐了刘若英。
现在去看,陈升的眼光实在有趣。
据说见到刘若英的第一眼,张艾嘉就一眼认定,“刘若英就是少女小渔,少女小渔就是刘若英。”
“她根本不是现代的人,说两句话就会脸红。”
单纯、干净、一脸稚气未褪。
还有件事挺有意思的。
开拍前,张艾嘉认为小渔应该有一个半裸的镜头,便找到刘若英沟通,第一次演戏的刘若英心里不愿,又怕失去机会,给推荐她的陈升丢脸。
踌躇不定的时候,她拨通了师父的电话。陈升便问她,“脱了会怎么样?”
“脱了会死,可是不脱呢?”
“那就回来做助理”
后来讲起这件事,刘若英说,当时听完这句话她就不怕了。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当她觉得自己拼不下去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找到陈升。
只要师父几句话,她就好了。
后来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少女小渔》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刘若英更是凭借“小渔”这个角色拿下了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紧接着,好事成双。
她又出了第一张音乐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哀愁》。
其中最有名的那首《为爱痴狂》是陈升为她写的。
这首歌的录制花了陈升三百万台币,亏的一塌糊涂,但他依旧把这首歌视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这首歌就是照着她的样子写的,她常常都是这样,很扭的。”
在后来的访谈里,陈升也回忆起当时的奶茶。
他说影展得奖那天晚上,他看到眼前这个小女孩被媒体粉丝簇拥,他没有等她,一个人打了计程车走了。
他说那一刻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该走了。
第二年,陈升主动终止了和刘若英的合约。
奶茶也没追问什么,她一直都相信,师父总有他的道理。
他也清楚,以后就要靠自己了。
四
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离开师父后的刘若英开始越飞越高。
1997年,凭借剧情片《美丽在唱歌》,她拿到下了东京影后。
1998年,又出演了爱情片《征婚启事》。
结果电影领跑金马,更是意外地帮刘若英拿下了评审团大奖。
1999年11月,刘若英发行专辑《我等你》,《后来》问世,拿奖无数。
次年,她有首次挑战电视剧,搭档黄磊,《夜奔》。
从《少女小渔》里的小渔再到《夜奔》里的英儿,刘若英参演的电影里始终有奶茶的气质,温婉细腻、耐人寻味。
哪怕低调冲突如《夜奔》,也只有刘若英演的了英儿。
文学气息浓厚的长时间旁白,搭配平行蒙太奇双线,换一个人,便不相称。
同年,刘若英再次参演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出演徐志摩原配,张幼仪。
《人间四月天》在大陆掀起收视狂潮,成为当时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刘若英也正式开始进军内地。
这年她三十岁,拍戏、唱歌,依旧执拗,依旧单身,依旧一刻不停。
五
大概就是因为单身太久了吧。
2002年5月31日,刘若英索性将人生中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取名“单身日志”。
我猜想奶茶大概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一晚。
当《为爱痴狂》的副歌伴奏响起,陈升拿着话筒出现在演唱会现场。
这是个意外。
在此之前,奶茶多次邀请陈升来看演唱会,他都拒绝了。
那一天,两人同台合唱了一首《为爱痴狂》。
那一天,是刘若英这辈子第二次见陈升穿西装,第一次是在陈升的婚礼。
同年年末,陈升在台北举办跨年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后,刘若英当着所有人的面近乎哽咽地恳求陈升:“你能给我一个拥抱吗?”
陈升迟疑,最终只是用手掌摸了摸她的头。
刘若英泪流满面,她明白自己同陈升的关系,始于师徒,也只能是师徒。
六
短暂的一个交集之后,刘若英继续投入到工作之中。
2003年,一部改编自朱德庸漫画的电视剧—《粉红女郎》到来。至今提起这四个字,仍然能掀起一批人的回忆杀。
为了演好这个龅牙、戴假发、喜欢捂嘴傻笑的方小萍,刘若英在造型上做了很大牺牲。
但也恰恰是这部电视剧,让她彻底在内地走红。
2004年,距离第一次邂逅张艾嘉已时隔九年,她们有了第二次合作,《20 30 40》。
刘若英从少女小渔摇身一变成了三十岁出头的空姐想想,那个当时被张艾嘉说演不好爱情的小渔也成了能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徘徊的想想。
一切都好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34岁的刘若英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一个女性在30岁这个年龄段的徘徊、犹豫。
同年,她又出演了冯小刚执导的《天下无贼》,与刘德华搭戏。
这部电影是冯小刚的电影中第一次出现港台演员。
事实证明,冯导没走眼。
刘若英演什么都较真,有对人物的理解。演什么又都有自己的风格,隐忍而内敛。
最后老天自然也没负了她:凭借《天下无贼》,刘若英拿下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她是第一位拿到这个奖的港台女演员。
七
但事业的顺风顺水却怎么也没办法让奶茶彻底快乐起来,她所有的一切努力,其实都只是想要那个人的一句夸奖。
她心里还有个结,需要那个人来解开。
2005年12月,刘若英和陈升应邀参加侯佩岑主持的综艺《桃色蛋白质》,两人时隔许久后再次见面,坐下来聊天。
在外,人人夸她是影后,在陈升面前,怎么看她都像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聊起往事一脸开心的傻笑,师父的一两句话又让她泪流不止,毫不顾忌。
陈升问奶茶想听什么歌?
“《风筝》”
唱完后,陈升悠悠地讲:“你知道那个像小孩子拉风筝,奶茶已经跑那么远......跑那么远......然后那个风筝掉下来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接到了。我接不到了......我接不到。”
奶茶已经哭的语无伦次了:“可是那根线还是没有断啊,它还在你手上啊,就算我掉下来了,你还是可以拉着那根线一直找、找、找、找、找......就会找到我在哪里啊。”
然而,她得到的答案是:“你白痴啊,怎么可能。”
那期节目的最后,陈升又吹着口琴唱了一首《然而》。
“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么的喜欢,有个早餐我发现你在我身旁”
“然后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么悲伤,每个夜晚再也不能陪伴你”
他们俩的关系就像两条相交线,经过一个交点,下一秒之后只会相隔越来越远。
应该如此,也只能如此。
两年后,刘若英参与拍摄了自己散文集《我想跟你走》其中的一篇散文故事《happy birthday》。
也就是2007年上映的电影《生日快乐》。
电影当中,刘若英饰演的小米和古天乐饰演的小南对彼此说了十年的生日快乐,最后还是没有走在一起。
好像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的,奶茶的电影,就像她的故事一样,总是带有一点点的不应该,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
写在最后
算起来,今年是奶茶出道第二十三的年头。
很显然她已经不像二十三年前那样爱哭了,强大了不少。
在陈升的新书的序中,她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你总会有九十岁的时候,我也会有八十岁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我不奢望我的树长得比其他人高,也不需要长得跟他人一般高。我只确定,我的树顶能遥遥的见着你的树顶就够了。”
但有时候她又像当初那样孩子气。
在前一阵五月天的演唱会上,她说:
“五月天21年了,我出道20几年了,今天站在这边,我们依然还可以这么幼稚的说烂话,那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好像就是这样,说了这么多,写了这么多,看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
我依旧无法去定义刘若英。
等吧,看未来。
音乐/刮刮乐—《风筝》
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