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圣贤气象明道先生

【传统文化】圣贤气象明道先生

港台男星 2016-04-20 14:07:43 153



摘要:北宋时期的程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儒,他与弟弟程颐被后人尊称为“二程”。兄弟两人是当时“洛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也是宋明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一提到宋明理学,大家可能就会联想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联想到一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大家对于理学的一种误解和偏见。真正的理学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明道先生程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吧!


少年老成

    程颢的祖上曾经世代为官,高祖程羽曾经官拜兵部侍郎,曾祖程希振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也因推恩任官,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亲程珦曾经是国子博士,后官至太中大夫。母亲侯氏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曾经官至尚书比部员外郎,舅舅侯可是当时陕西关中一代的大儒,被公认是北宋“关学”一派的开创性人物。

程颢从小就十分聪慧,“生而神气秀爽,异于常儿”。当他还不会说话时,有一次叔祖母任氏抱他出去玩,头上的钗不知不觉掉了。几天后才发觉,忙着寻找,程颢以手指示,随着他所指的地方去寻找,果然寻到了头钗,大家都非常惊奇。程颢才几岁时,诵读诗书,就已经记忆力过人。十岁时他就能作诗赋,根据程颢门人刘立之的记述,幼年时代的程颢曾赋诗《酌贪泉》,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当时的前辈先达们,为小小年纪的程颢即有如此高的境界、志向和情操而赞叹不已。十二、三岁时,程颢在学校里就表现得少年老成,令“见者无不爱重”。

 

断案如神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程颢中进士第。第二年,任京兆府鄠县(今陕西户县北)主簿。他初入仕途,就遇到了一件比较难办的案件,不过幸亏他机智果断,善于察辨,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使县令对他刮目相看。具体案子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借了哥哥家的房子居住,不料却无意中在地下发现了很多埋藏的钱物。哥哥的儿子将这件事诉讼到了官府,说这是自己父亲藏的财物,但叔叔却说这钱是自己的。县令感到非常为难,说:“这件事没有佐证,应该如何判决呢?”程颢却说:“这不难辨清。”于是就问侄子说:“你父亲是什么时候藏的钱呀?”回答说:“四十多年前吧。”又问叔叔说:“你什么时候借的房子?”回答说:“二十年前。”于是程颢就让人把所藏的钱币拿过来检视,对房子的叔叔说:“现在官府所铸的钱,不过五六年就能流通天下。这些钱都是在你没有住此房前数十年所铸,这又作何解释呢?”于是,真相大白,叔叔也承认这钱不是自己所有的。地下钱币是谁所藏?必须辨明这钱币的铸造时间和借居时间。检验的结果:钱是借居之前铸造的,自然就不是借居者所藏的了。程颢这样判决,有理有据,被告、原告都无话可说,令人信服。

 

破除迷信

    鄠县的南山有一座寺庙,据说有一座石佛的头部每年都会放射光芒,远近的许多善男信女们都争相来围观,他们“昼夜杂处,为政者畏其神,莫敢禁止”。程颢担任了这里的主簿之后,就问寺里的和尚是否确有其事,和尚为了能够继续招揽信徒,以获取他们的“香火钱”,就说确有其事。程颢便对和尚们说,如果再出现“佛光”时,必须马上告诉我,但我因公事而常常脱不开身,就把那发光的佛头拿过来给我看看吧。和尚们明白,程颢已经知道他们在说谎,只是没有明着拆穿罢了,倘若再不收敛一点,后果就会非常难堪。从这以后,这座石佛就再也不发光了。

    后来程颢又调到江宁府的上元县任主簿。上元县境内有一座茅山,山上有一池名叫“龙池”。其中有一种状如五色蜥蜴的动物,当地人称之为“龙”。宋真宗是个笃信道教的皇帝,在大中祥符年间,曾派使者到此取走了两条“龙”,结果有一条在回去的路上病死了,运送的人们怕承担罪责,于是就谎称这条“龙”“飞空而去”了。这事传得神乎其神,从此茅山的“龙”被视为“神物”,没人敢去碰它们。程颢知道此事后,偏偏不信这个邪,亲自带人去捕“龙”,并且当众将“龙”杀了并脯食之。于是当地人再也不为茅山之“龙”所惑了。

 

仁心仁政

    江宁府的上元,地处长江下游的交通要塞,是当时“漕运”的重要中转站,许多从事漕运的“舟卒”,在工作途中生病就留在这里特设的“小营子”中,每年“小营子”中有病的“舟卒”不下数百人。但令人奇怪的是,许多病人到了这里就死掉了。程颢经过细心调查,发现病人大多是因为没能及时吃上饭而饿死的。这与当时的制度有关,按规定,病人到后,先需向政府部门报到,然后由有关部门发给券证,凭券证才能吃饭。这些病人等拿到券证,必须要好几天以后,连病带饿,所以在这几天之中死的人很多。于是程颢命令有关部门,在“小营子”储存一定数量的粮食,病人到了先吃饭,后报到。这样,有病“舟卒”的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了。程颢还常对人说:一个人如果真有仁爱之心的话,他肯定会对别人有所帮助的。

 

如坐春风

    程颢给人的印象,总是超迈和乐、雍容洒脱的。他的弟子曾经说他:“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却一团和气。”后人对于他的哲学思想的评价,大致都认为是一种切己之学、受用之学,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其所追求的圣贤境界、孔颜之乐来体会。

    程颢非常赞同周敦颐“寻孔颜乐处”的境界追求,认为应该熟玩圣贤气象,并将其视为入圣的必经之途:“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是熟玩圣人气象,不可止于名理上理会。如是,只是讲论文字。”在他看来,孔子、颜回、孟子的气象各不相同:“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孔子之所以有天地气象,是因为孔子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流;颜子气象如和风庆云,是因为颜子无伐善而不私己,无施劳而同于人;孟子气象如泰山岩岩,是因为孟子动声气而其迹著。程颢主张人们应该学习孔子和颜回这种与天地同流的圣贤气象。

    程颢的弟子、朋友跟他在一起相处了几十年之久,从来没有见过他对人严厉苛责、恶语相向,即便对待自己的家人、仆从,他也总是态度温和、平等相待。学生朱光庭曾经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听了一个月,回家后逢人便讲:“我就好像是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程颢与弟弟程颐同为当时的大儒,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时,程颐一贯直接否定说:“不是这样的。”而程颢却会说:“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再探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从不轻易否定他人。据说弟弟程颐与当时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交谈的时候,“终日无一言合”总是谈不到一块儿,而哥哥程颢却跟司马光很谈得来,虽然两人在很多看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是那个我们不太了解的理学家程颢,他被后人尊称为“明道先生”,他的学问是“活泼泼的”,他喜欢写诗,待人和气,境界超迈。难怪有人这样评价他:“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

 

 



优幼呦
亲,优幼哟从4月开办以来,已经陪伴您6个月的时光,希望对您孩子的成长有所参考。从10月11日开始,优幼哟将进行改版,调整如下:

每周一三五六发布。
周一:安全,育儿,开心一刻
周三:文化,绘本,开心一刻
周五:安全,育儿,开心一刻
周六:绘本,手工,开心一刻

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育儿专家。感谢您的关注。
关注我们
感觉文章有价值,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没有关注我们的朋友,请先关注我们的公众账号:nuodewenhua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