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为数据而生——大数据创新实践

周涛为数据而生——大数据创新实践

成都优易数据 内地女星 2016-05-09 19:56:19 182
为数据而生——大数据创新实践

▣文、周涛

这是一本我写了三年的书,真心希望大家喜欢。特别贴出我书后的致谢,大家从这个致谢中,或许能够触碰到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欢迎大家购买,这是最大的支持。

1:致谢 
    中国有个词叫“日久生情”。本来是好端端一个词,现在似乎不色情的用法已经被团灭了。且不要说一个人相处久了,一个单位呆久了,会产生别样的亲切甚至深厚的感情,就算是猫猫狗狗在一起久了,也难以割舍。如果你有毅力,在草原上一泡新鲜的牛粪旁边扎下帐篷,一周、一月、一年看着它从湿漉漉冒着热气的大臭屎坨子一天天、一周周干瘪、瘦弱、衰老,然后它的脸上会爬满青草,直到完全风干缩小……如果这个时候一个清洁人员要把它连根铲走,我相信你也会不由自主想要去保护它。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它,或许也会怀念那一段停驻在牛粪旁的时光。或许这是因为我们的一生不过百年,所以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的“久”,也就是人生了!
    这本书写了很长时间。可能大家都不敢相信,翻译完那《大数据时代》后,因为湛庐文化的董寰姐姐给我说2014年大数据的书还能火,我2013年就在开始准备材料和撰写内容。但是我一直觉得还不足够充分来写一本书,所以动作慢到让人发指。也是因为动作慢,两三年了,还没有长大的它一直陪着我,有一种十月怀胎甚至养女闺中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日久生情”吧。
    今天,她要嫁出去了,我再也不能做哪怕一个标点的修改,也不能加上哪怕一个新的脚注,真真正正感觉是一盆泼出去的水了。以前在我的电脑里面,它只是我的专宠,我喂养它、抚摸它、赋予它灵魂;我禁锢它、篡改它、夺走它的灵魂!很快,它就会有自己的独立的生命了,它必须要独自面对读者们的期许、赞扬、批判甚至不屑了。在外面的疾风骤雨和它的娇小惜弱之间,我只能做一个看客,再也帮不上任何忙了!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编辑、老师、学生、合伙人、前辈……就不一一说了。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从2013年春到2016年春,陪了我三年的书稿和那三年的周涛。他们连同他们曾引起的悸动和澎湃,已经永远地死去了——没有什么能取代,也没有什么能重现!但是,今天读者手头捧着的这本书,以及竟然还活着的周涛,还继承着他们身上一些不变的永恒,并将继续在数据的丛林中舔舐刀口上的梦想。

2:内容简介

 在大数据概念如此流行的今天,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中国大数据领军人、大数据创新与实践一线专家、百万级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中文版译者周涛,耗时三年,将海量真实案例披沙拣金呈现给广大读者。在本书中,您将看到大数据在智慧交通系统、个性化医疗、智慧学校以及金融和商业等领域的中国式创新实践,并为未来大数据的发展提供有可行性的路径指南。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下一个时代生存和发展?大数据3.0时代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

    数据交易如何让数据资源成为汇聚之地?每个企业又该如何成为大数据企业?周涛教授通过真实案例告诉读者:拥有大数据的理念,能够掌握数据和运用数据的人和企业,才能在“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分析”的数据化时代得以生存。无论现在从事什么行业,即便不能掌握一项特定的数据技术,了解大数据的理念、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证明“哪个更好,哪个更坏”并指导我们作出正确决策。


这不是坚硬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柔软的情怀之书!

    没有晦涩的文辞,枯燥的说教,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数据情怀和拳拳的责任之心。周涛教授讲述了很多在大数据领域努力拼搏,希望有所创新的中国人的故事,相信这些故事背后的理念、技术和精神能够唤起更多年轻的创新者,为我们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 领跑大数据3.0时代,大数据创新实践的扛鼎之作!
    大数据1.0,是将自身业务上产生的大量数据,利用深入的分析使其不断优化,优化之后的业务产生更多数据的正向循环。大数据2.0,是如何把自身业务的数据用来解决业务以外的其它问题,或者如何用业务以外的数据解决自身业务的问题。大数据3.0,是如何在资本和文化的催化作用下,让数据、技术、需求和人才等大数据创新要素融为一体。三个版本强调的不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逻辑上的依存关系,而是就其与传统数据应用在理念上的差异程度进行的划分




本文由周涛教授发表于博客,转载已获允许。
EN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