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映像时期的韦家辉拍了一部真探题材的影片叫《神探》,片中的神坛的扮演者刘青云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部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也在于此。当然,影片距今已经上映了十六年之久了,对于那样的一部经典影片,迄今为止还有影迷不断地回味。
当然,韦家辉可能是为了回馈影迷,或者是为了出于好意。时隔这么久,他重新讲了一个故事,并且用上了《神探大战》这个名字,大家可以听听看,光是“神探”就已经让很多老观众垂涎了,而“神探大战”是否意味着有很多的神探一起搞事情?这样的影片自然有看点。于是,《神探大战》上映了,老观众看完了之后或许并不能感觉到情怀二字究竟算个什么?新观众看完后,可能会在脑海中寻找“大战”这个概念。但能不能找到,或需要随缘了。
《神探大战》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的神探逐渐的落寞之后,开始变得神经质,后来也被警队辞退了,而后城市不断地发生命案,而这些时隔多年的命案的背后其实是一伙人在报复,他们不断地制造恐慌,为的就是给曾经的受害者报仇,然而报仇之后又添新仇。这个时候,老神探登场,警察成了摆设,最终,双方联手攻克了难题,老神探重新找到了归宿,可以混到退休。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简介有点长的话,那么本片可以换一种说法一句话就说完,刘青云被韦家辉从《神探》的故事中拿出来,吃干抹净的再用了一回,只不过这一回用完之后,还有没有下一回就难说了。
为什么说《神探大战》并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呢?很简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2007年的《神探》讲故事的方式,办案的方式,推理的方式以及片中人说话的方式都是正常的,咱也不说是优秀,就说是正常,这种正常是符合逻辑的,是可以让观众们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推理,一种起伏的心态在与恶势力作斗争,一种正常的环境来展现警察办案,一种紧张的时刻窥视到犯罪现象的发生。
然而这些正常的表现如果来框定一下《神探大战》,就没有然后了,没有人知道这样为什么就没有然后了,但真的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所看到的犯罪场面无疑是用五毛的特效堆砌起来的布景,并不是说特效不好,而是说这些特效不必要这么体现,残忍的犯罪场面是可以通过某种震撼或者是心理压力来传递给观众的,一味的在这大吼大叫,这并不能让观众们感受到压力。带着嘶吼的话剧腔真的能透过萤幕刺穿观众的心理防线,我们也不会蠢到在荧幕上欣赏话剧。所以说这是没必要的。
办案不必神叨叨,刘青云以一种疯癫的形式来贯穿了全片,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一个即将迈步进入花甲之年的老汉为了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的精神。但这样的精神有意义吗?奈何本片不是《神探》阿,刘青云做了个啥,从头到尾神叨叨,但是本片却没有太多的匹配这种神叨叨的设定。或者全是创作者自认为的匹配,但是这些在观众看来很乏味。
配合着神叨叨的还有刘青云租借过来的醉,也不全是刘青云的嘴,几乎片中的所有人都对于自己的嘴本着一种赶紧用,台词说完了就用不上了的精神对于本片的对话有一种感性的执着,这种执着不亚于饿疯了的时候下意识地朝嘴里巴拉两碗饭。全员靠着嘶吼来说话,且用一种快速的语速来企图蒙骗观众,让观众在这种语速中放弃思考,然后他们的目的就达成了。
他们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很明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很容易被稍加思考的人洞穿,因此,努力的维持外表的光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费了好大劲讲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讲完了就可以下班了。
但创作者可以这样认为,然而我们喜欢的香港电影如果仅仅是产出这样的作品的话,没有几年,等到刘青云等老一批的演员们渐渐的退居二线,香港电影的未来究竟会沦落到什么地步?曾经的香港电影是否会成为一道被人怀念的风景线?
对于创作者来说,圈钱很重要,尤其是当下的大环境未来并不明朗的时候,圈钱或许会成为他们的唯一目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圈钱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的堆砌元素来完成对于一部影片的解构。刘青云固然会带给老观众一种特殊的情怀,但情怀并不是这么用的,哪怕你拍个纪录片呢?
逮住刘青云持续榨干,但是刘青云一个人也扛不住这种神片,刘青云就是在有魅力,《神探大战》也不会是《神探》,与其活在过去,不妨走出去看看世界,时代变了,真的变了。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