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艺术家李幼斌去世!全网哀悼:一路走好...

突发!艺术家李幼斌去世!全网哀悼:一路走好...

遇见番茄 内地男星 2023-12-22 12:21:14 16

点击关注遇见番茄,置顶公众号

回复“午安”,送你一张特别推送,祝午安

来源:读屿
ID:zazhizj

文章开始前,拜托大家一件事:最近微信公众号一直在改版,如果您没有“星标”我们,就很容易错过每天的文章推送,次数多了,可能就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不让我们走散,真诚地希望粉丝朋友们“星标”我们的公众号,操作很简单:

第一步:找到公众号【遇见番茄】,点击图片所示三个小点点,会出现右边所示;第二步:选择“设为星标”,这样就好啦 

第一次听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是某次节目中,评委对京剧演员的赞誉。

          

印象里的他们大都粘着胡须,画着各色脸谱,蹬厚底靴,头戴霸王盔,一招一式尽显国粹的精湛,一唱一和之间,全是数十年功力的积淀与对艺术的敬仰。
          
时间的年轮碾过人间叨扰,夹杂着台下宾客的掌声与台上才子佳人的鼓噪,缓缓驶向远方,留下的或经典,或缅怀,都随着堂客的吆喝,烙成璀璨的文化,源远流长。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在诗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虽然人生的旅途,最终归于尘土,斯人已逝,但留给后来者的追忆和影响,却能传至今朝。
          
12月17日,福建京剧院发布讣告: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李幼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6岁。
          

作为我国京剧界元老级别的艺术家,他的一生,都与国粹挂钩。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在舞台上为爱发光发热。
          
即便苍老的身躯撑已不起武生的装扮,但对京剧的热爱,却能化作不熄的盛焰,为无数后辈照亮前行的路。
          
当又一颗璀璨的流星跌落艺术的苍穹时,他拖拽着长长的尾翼坠入无边黑暗,却留给人们永恒的怀念。
作为京剧界最负盛名的前辈,他真的做到了为自己钟爱的艺术燃尽最后一丝微光,为舞台贡献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他的经典作品不仅风靡大江南北,更是作为中国艺术界的名片,征服了海外观众的心。
          
而李幼斌艺术生涯的起点,正是源于家庭。
          
他很幸运,出生在武生世家,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从基因里就镌刻着对京剧的热爱;
          
他也不太“幸运”,因为有一个名号更广的父亲——李盛斌。
          
作为和梅兰芳,谭富英、裘盛戎等京剧大师同台演出的武生,一出《伐子都》曾红遍京城,被戏迷称为“勇猛武生”。
          
李盛斌表演的猴戏更是一绝,与同期的艺术家李少春、李万春并称“北京三李”。
              
父辈所取得的成就是压力,也是动力。
          
10岁那年,李幼斌便随着父亲学艺,别看年纪小,但他的一招一式均来自父亲的悉心指导,天赋再加上勤学苦练,让他在2年后便登台演戏。
          
17岁那年,李幼斌独挑大梁,主演的《武松打虎》,《水帘洞》,《战马超》,《伐子都》等武生大戏,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虽然投身舞台,但成长于艰苦岁月的他见证了生命的脆弱易逝,也看到了苦难中的温情与坚韧。
          
这份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薪火相承,影响着李幼斌后来的人生。
          
1971年时,他从演员转型成戏曲导演,多年的舞台经历让他充分汲取了先辈的艺术经验,编导出《火焰山》和《真假美猴王》等经典剧目。
          
特别是《真假美猴王》,在1980年的京津沪闽等地演出500余场,场场爆满,影响极大。
          
后来更是被制成京剧电影,在海内外获得不俗的成绩。
          
李幼斌的舞台不仅在国内颇受欢迎,在海外也有无数拥趸。

毫不夸张的说,他的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独有的印记。
          
在退休后,李幼斌也没有熄灭对艺术的热爱,虽告别舞台,却将多年的演出经验无私的传授给后辈。   
          
他就像一潭富含养料的泉水,无声的滋润着幼苗。
          

春去秋来,当泉水被岁月冰封,逐渐枯竭,但他所浸润的绿植,早已成长为参天巨擘,每一处纹理,每一片脉络,都涌动着那份热爱与追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艺术领域,这就诗词都能品出不同的韵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是对根深耕某个领域的无私奉献者们的最大赞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偶像歌手身上。
          
镁光灯跃动的舞台,激情摇曳的舞姿,再加上粉丝的打投和资本的捧场,层出不穷的选秀模式让追星变得愈发奢侈。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免不了怀念起,那些即便台下只有一个听众,也要全力演出的民间艺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熬在内娱偶像身上是值得被挂出来夸赞的勋章,但在艺术家身上,却是最无人在意的积淀。
          
这个冬天,有些漫长,被寒潮侵袭的土地冻僵了万般思绪,也让那些炽热的心逐渐冷却。
          
很多传承百年的艺术形式,似乎抵挡不住时光荏苒,被新生代的快餐式鉴赏“拍在沙滩上”。
          
曾经,很多人也曾担忧过,那些传承千百年的文化符号,是否会在新世纪被画上休止符,但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短暂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快餐”无法填饱肠胃。
          
反而是那些被吐槽“落后于时代”的“老古董”们才能满足自己的味蕾。
          
有些瑰宝,能传承千百年,不是没有理由的。   
    
但经典之所以能被铭记,不在于他的历史性,更在于他的传承。
          
当我们怀念一个人,一曲唱腔,一段节奏,一幕佳剧,不是单纯的怀念某个时代,而是叹服于他的经久不衰。
          
才子佳人也好,帝王将相也罢,那些迷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典籍,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于当世,并给后代留下津津乐道的宝藏。
          
而被前辈们反复咀嚼的片段,吐故纳新后,再由后来者继续发扬光大。
          
他们,是千千万万个如李幼斌一般的前辈,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承接着上一代人赋予的责任,又将薪火传承给后世。
          
台上的艺术家,清倾力演;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
          
一簇簇火苗,燃烧在那些如痴如狂的双眼里,最终化为绚烂的焰火,撒落在斑驳的苍穹。

— END —

推 荐 阅 读

作者:凉风,爱自由爱幻想,喜欢阅读和美食。本文首发读屿(ID:zazhizj),配图来源于网络。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