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生活真他妈的温馨.

葛优:生活真他妈的温馨.

会火 内地男星 2019-10-14 21:30:30 921

作者:张富贵
正文共:6562字 17图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197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初试现场,即兴表演考试即将开始。


22岁的葛优嚎啕大哭。


在这之前,他给自己选了一个自认为轻松的命题:悼念总理。


就在他哭得喉管发疼,自以为情真意切的时候。


考官发了话:“你回去吧,不懂收着还做什么演员”。


眼泪瞬间干在青年葛优的脸上,这是他第二次被刷。


“又得让父母操心了”,葛优当时没别的念头,只剩这一个想法。


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失败,也不是第一次劳烦父母。


可葛优还是挺不好意思的。


毕竟,打从他出生那刻起,就没少让爸妈担心过。


「01.」


1957年4月19日,葛优母亲施文心早产。


头回当爹的葛存壮面临一个难题:保大还是保小。


葛存壮说了句“保大”,不过葛优还是平安降生了。


瘦猴似的孩子能健康长大吗?这是葛存壮第一次为葛优操心。


到了要上户口时,葛存壮想到这孩子从降生起就没少让人忧心。


干脆给儿子起名“葛忧”。


不久之后有人说,孩子不该叫这名儿,长大了肯定高兴不起来。


于是,忧伤的“忧”变成了优秀的“优”。


△葛优旧照


那时葛优和父亲葛存壮,母亲施文心住在北影厂的大院。


邻居们来来去去都是名人,他也有好几个同龄人是明星后代。


大院出身的子弟们一问家里是哪一块儿的,基本都能玩到一起。



不过葛优从不在此列,他更习惯从不引起旁人注意。


对幼年葛优来说,蔫和缩是最保险的。


某次葛优读的幼儿园组织文艺汇演,一帮小孩准备了哑铃操,他也在其中。


不料这头回登台并不愉快,葛优一眼都不敢向台下看。


原因没别的,就是他太不习惯让人盯着了。


童年一眨眼到了头,少年葛优还是不爱吭声。


同为大院子弟的姜文王朔上房揭瓦,顺便拉帮结派,轮到葛优这儿就剩下受人欺负了。


邻居小孩有次把葛优逼到墙角,照脸就是一拳。


打过之后还问他,你丫敢说什么吗?


葛优一声不吭,低眉顺眼地贴墙根溜走了。


葛优年岁渐长,性格底色一点没变。


△葛优童年照


那时葛存壮在演《南征北战》,十来岁的葛优去探班。


刚站定就赶上剧团发面包,葛存壮让儿子去帮忙拿一下。


葛优扭捏了半天,任凭父亲在后头催,就是不好意思过去拿东西。


葛存壮再次摇头叹气:你长大了能干个啥呀?


其实葛优不是没淘气过,读中学时他会趁老师板书不注意,穿着旱冰鞋满教室跑。


要不就嘴里吱哇乱叫地唱样板戏,或者干脆蹲在椅子上玩青蛙跳。


至于和父母闹了别扭,葛优的反抗方式也透着一股“蔫”。


把家中所有的钢笔、墨水瓶、笔筒全部整齐地摆放在地上,然后一言不发地用后背冲着父母。


后来不少小孩一起去地里偷玉米,被抓住的都昂首挺胸,一副好汉的架势。


唯有葛优忐忑不安,生怕挨打。


和上颐和园茬架同龄人的人比,葛优发不发脾气,都是蔫了吧唧的。


往后退,不张扬,不惹事,这是少年葛优性格里最坚固的一部分。


不过葛优没想到,这些时刻在脑子里盘旋的信号,日后会是他生存之道的一部分。



几年书读下来,葛优学习成绩中不溜,文艺特长也不突出。


好不容易学会二胡了,还是个演奏背景音乐的命。


在父亲眼里,葛优这孩子蔫儿得有点没出息了。


爱玩,爱小动物,他就喜欢和鸡啊猪啊作伴。


连邻居黄健中家养的老母鸡,葛优都能处出感情。


后来黄导把鸡杀了喝汤,葛优嚎啕大哭。


那时的葛优,身上没有丝毫属于演员的特质。

1976年,共和国最后一批知青下乡插队,19岁的葛优也是其中一员。


高中毕业的他到了北京郊区的昌平县后,没事儿就往养猪场跑。


有时候葛优看看猪,逗逗猪,也会和猪聊天。


那时青年葛优对猪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你瘦的,赶紧吃”。


公社猪倌看到知青葛优大喜过望,主动和队里汇报,申请把他调来养猪。


于是,19岁的葛优成了一名新上任的猪倌。


养猪的日常其实没那么田园诗。


每天天不亮,葛优就得起床,端着食盆去召唤猪仔们吃饭。


喂猪过后,葛优还是停不下来。


盖猪圈、打疫苗、给猪接生......这都是他一人的活儿。



喂猪喂了两年半,1978年的时候葛优发现周围的知青们都有点“蠢蠢欲动”。


他一打听才知道,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但凡有点想法的都在给将来打算。


葛优犹豫之际,又赶上各单位都跑到知青点去招生。


他心一横,就和家里通了气,说自己想考大学。


葛存壮和施文心起初觉得这提议不错,人总得接受点高等教育。


一向害羞腼腆的葛优,这时突然放了冷枪:他想当演员。


“他没有cameraface,性格也又蔫又放不开”,葛存壮夫妻知道这事儿后,没少背着葛优嘀咕。


面对儿子的执念,两人得空就互相质疑:小嘎(葛优小名)他行吗?


葛优听了这些话倒也没着急,一门心思地准备起了考试。


不过,在担忧他前途的父母面前,葛优咽下了几句话。


这寥寥数语,正是藏在葛优潜意识深处,关于“演员”的认知。


“明明平时都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但是到了片场就和换了个人似的,这种身份的转换,我也想试试”。


「02.」


报考青年艺术剧院受挫之后,葛优转战北京电影学院。


他一套广播操没做完,形体老师发话了。


“太瘦了,回去吧,演不了什么角色”。


眼看着北京院校都歇了菜,葛优就报了实验话剧院。


这回葛存壮老爷子上了心,先找老师再辅导,还托陈佩斯的父亲给剧团打了招呼。


谁知葛优还是不够机灵,即兴表演的时候被同场考生骂傻了眼,又碰了壁。


复试被刷后,葛优一时无处可去,干脆准备卷行李回去继续喂猪。


临行前夜,葛家的老熟人来闲聊,说现在全总文工团还在招学员,不如再试试。


当时给葛优考前辅导的人不少,都是父亲刷脸找来的。


有配音专家张桂兰,还有作曲家李万里。


为了准备好这次考试,葛优全身都铆足了劲。


△葛优和父亲


葛存壮那时给他培训即兴表演,问葛优最熟悉的事是什么。


葛优眯眼一乐,说是喂猪。


葛存壮大手一挥,说那行你到时候就演喂猪,演自己最熟悉的事。


于是,葛优在台上对着空气一顿忙活,拌猪食,打疫苗......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叫别看台上没猪,但我眼里全是猪。


这次考试顺利得很,富有生活经验的表演就此让知青葛优入了行。


后来,他和吴倩莲演《没完没了》的时候也说了这些台词。


旁人不知道,只有葛优自己最清楚,这几句词里有他的生活。




这年是1979,葛优22岁。


进了全总文工团后,葛优的龙套一跑就是十年,那时他最真诚的观众就是父母。


1985年,葛优借着父母在北影厂的便利,开始在电影里跑龙套。


那时他脑瓜子上还有头发,可就是捞不着主角演。


演了四五部电影后,母亲施文心就发愁了,总觉得葛优这样下去不是回事。


她和葛存壮老爷子一合计,就劝葛优换个工种。


“你还能演一辈子戏啊,学个摄影或者搞搞美术,到时候来厂里顶职吧”。


谁知葛优“啊啊”点头,背过身又干自己的事,转职申请也是一拖再拖。


那时葛优和同事相处得不错,成天耍贫嘴,回回都逗得众人前仰后合。


到了不犯贫的时候,葛优自己心里也烦。


眼看同龄人一个个挑大梁,自家老爷子总是拿他和陈佩斯比,“你看看人家陈强的儿子,你连表演的门儿都没找着呢”。


可他心里总是存着点微小的希望,“别人都有机会,没准儿我也有”。

「03.」

1988年,葛优31岁,机会还真来了。


王朔的小说《顽主》正好要拍电影,导演是米家山。


葛优的团友李耕参加了选角,不过他没有单人照,给了剧组一张大合影。


米家山没看上团友,一眼看中了照片里的葛优。


他四处托人问,想让这个蔫不拉几的演员来试戏。


31岁的葛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飞到了成都。


那是他头回坐飞机,一路吓得够呛。


落地之后,葛优一直觉得自己这角色不大,所以怎么松弛怎么来。


葛优外冷内热的做派,让导演米家山十分满意,当即把“杨重”这个主要角色给了他。


于是,戏里的葛优就和梁天、张国立一起,开了一家“3T公司”。


slogan是“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



拍戏的时候,梁天就服葛优的台词。


那时葛优为了一句“您吃了吗”的台词,至少能换上百个花样出来。


演完《顽主》以后,葛优压根没想到自己能火。


这电影当时属于非主流,几个演员都没出名,长相也很一般,内容还是讲无业青年的。


和主旋律或者俊男美女的片子一比,怎么看怎么拿不出手。


葛优红没红还是妹妹葛佳的同学捎来了话。


“你们家葛优震了,我们刚看完《顽主》,他演得可真棒”。


这话让母亲施文心也“震”了,自家小嘎演得有多好啊,电影学院的学生都服?


后来葛优父母去逛商场,路人指着老两口说这是杨重的爸妈。


老两口这才知道,以前那个不成器的小嘎,终于得到认可了。


一部《顽主》不光打响了现实题材喜剧电影的头炮,同样成就了头发不多的葛优。


年过三十的他,终于上道了。


多年以后,有媒体问葛优,怎么看《顽主》这部电影。


他摸摸头,嘬牙花子一乐,说这片儿是我的转折点,米家山是我的恩人。


一年后,张艺谋也起来了,他请葛优演自己的警匪片《代号美洲豹》。


△《代号美洲豹》剧照


虽然这片子对导演来说无足轻重,但葛优可一点没怠慢,琢磨了好几天怎么从里到外都透着坏劲儿。


拍完之后,张艺谋逢人就说,葛优这小子绝了,天生的反派。


两部戏演下来,葛优一度片约不断,档期排得密不透风。


当时《围城》和《老店》剧组都来请他,两家还签了君子协议,保证不影响对方拍摄。


葛优就此成了要在几个剧组间来回跑的大忙人。


1990年前后,葛优拍完《围城》,刚开始接洽下一部戏《大冲撞》。


冯小刚和王朔那时也没闲着,两人在策划筹备《编辑部的故事》。


当时三人还不算熟,不过冯小刚看过《顽主》后被葛优惊到了,连声说“卧槽,哪来一人,这么贫”。


在冯小刚的心里,李冬宝必须要葛优来演。


于是冯小刚拉上王朔,直奔对方家里挖人。


那天下小雨,两人在楼下站了起码俩钟头,王朔才指着远处说,人来了。


起初葛优很谨慎,一直说自己档期满了,给冯小刚急得够呛。


冯没办法,把王朔搬出来,说难不成你想得罪王老师?



到底怎么选,都看你自己的。


△葛优、冯小刚、王朔、赵宝刚


冯裤子说完撂下剧本,先走一步。


几天之后,葛优拿起剧本打算翻两页打发时间。


谁知越看越放不下,后来葛优推了接好的戏,就直奔剧组找冯小刚他们去了。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过后,葛优彻底走红。


出版社把《编辑部的故事》印书出版,他和王朔去书店做活动。


大老远就看到门口排着长队,葛优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么些人都是冲自己来的。


拿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后,35岁的葛优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红。


那时不管他走到哪儿,都有观众认出来,叫声李冬宝。


后来葛优说自己那时候挺得意的,但好歹绷住了,没到忘形那地步。


头发所剩无几,但关于演戏这回事,葛优终究是开窍了。

1992年,属于葛优的九十年代拉开帷幕。


走红之后,他一口气拍了七部电影。


最出彩的一部《大撒把》力克《秋菊打官司》,让葛优喜提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冲着名气,张艺谋带着剧本《活着》来找葛优。

一听本子是个悲剧,葛优连连摆手,说自己演不了。


张艺谋也学了冯小刚那套,只说非葛优不可。


等到真正进了组,葛优才发现老谋子用人特狠,半夜还开会,熬倒了一大票人。


那时候妹妹葛佳去探班,都说哥哥一脸胡茬,活像个要饭的。


△《活着》剧照


《活着》的本子里有这么一场戏,葛优演的福贵目睹熟人龙二被拉去枪毙。


又惊又怕之下,他还要扶着树撒尿。


葛优是怎么做的呢?


他没吹胡子瞪眼,直接留给镜头一后背,上面全是被汗湿透的印子。


《活着》杀青后,一直没等来内地公映的那天。


葛优却因此拿了这辈子最有分量的一个奖:第一个华人戛纳影帝。

开奖那天,他在台下默念“该我得了吧”,结果还真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求而不得,不求反得”。


葛优的成名之路到了这里,竟有了几分无常的意味。


「04.」

从戛纳回国后,葛优第二天就进了组,和哥们儿梁天、谢园演《天生胆小》。


哥仨顺势还成立了一个影视公司,名叫好来西。


初衷不复杂,演点好戏,拍点好戏。


当时葛优是艺术总裁,谢园是艺术总监,梁天是公司法人。


谁知《天生胆小》出来后,各大院线反馈不一。


还有一个影院老总说,你们这喜剧也不好笑啊。


一顿折腾后,好来西公司没挣多少钱,三人也到了各走各路的时候。


谢园回学校教书,梁天有了自己的事业。


两人齐齐感叹,葛老师进步那叫一个快啊,我们赶不上了。


唯有葛优嘿嘿一乐,说咱这公司还在呢,我还是艺术总裁。



奖也得了,名也出了,三十九岁的葛优突然想改一下路线。


于是,1996年时他接拍了一部史诗电影《秦颂》,搭档是姜文和许晴。


这部片子反响一般,葛优还不信邪,又接了一部古装剧《寇老西》。


两部古装戏演下来,葛优不光自己不满意,连父亲都得罪了。


葛存壮直接批评儿子,说人家寇准是丞相,你那就是个痞子。


某次外出,葛优碰到一路人老太。


对方直说葛优啊,你别再演古装戏了,不合适。


心虚的葛优连连点头,说再也不拍了。


葛优从此开始承认自己的短板:离生活太远的角色,他驾驭不了。


细抠字眼的话,爱惜羽毛的葛优,大概只算半个戏疯子。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什么能演,什么不能演。


1997年,焦头烂额的冯小刚找到了葛优,和他聊了聊拍贺岁片的事。


葛优这时也想找自己的戏路,两人一拍即合。


电影杀青后,葛优几乎跑遍了全国做路演,一度累到两眼发黑。


后来,这部名叫《甲方乙方》的电影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3000万的成绩,足以掀开葛冯贺岁片的大幕。



冯氏贺岁喜剧里向来不缺美女。


早年间有刘蓓、吴倩莲、关之琳、章子怡,后来又有舒淇、白百何。


但雷打不动的,一准是光头葛优。


回到1998年,葛、冯再次合作了《不见不散》。


那时片子里葛优和徐帆有场吻戏,在知道冯小刚追徐帆这事后,葛优就跑去找导演。


他说,这戏得改。


后来冯小刚没改戏,葛优也演得挺好。


年关将近,《不见不散》再次大火。


△《不见不散》剧照


4300万的票房直接挫败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前传1》,顺便培养了老百姓对贺岁片的期待。


结果大火之后,冯小刚和葛优又有点烦了。


他俩原本想拍点不一样的,比如《一声叹息》。


但公司不允许,说大过年的别给观众添堵。


于是葛冯二人满肚子牢骚,拍了一部《没完没了》。


这部不到五十天攒出来的电影,无意中开创了中国影史植入广告的先河。


八百万投资,三千万票房,外加一千五百万广告收入。


葛优和冯裤子这波,不亏。


1999年合作过后,葛优和冯小刚短暂地分开了一阵。


葛优去找了导演何建军,拍了一部没公映的《蝴蝶的微笑》。


冯小刚则找了张国立,继续拍自己那部给人添堵的电影《一声叹息》。


各种尝试磕碰后,两人兜兜转转回到了起点,这才有了冯氏贺岁喜剧的江山。


葛优则从姚远一路演到了秦奋,成了名副其实的贺岁片之王。


「05.」

2003年前后,在《手机》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葛优。


“老演喜剧您不累吗,什么时候会有所突破呢”?


葛优烦得不行,直接说自己不打算突破了。


演惯了喜剧的葛优不是没做过尝试,《夜宴》里他就演了个皇帝。


原因没别的,就是葛优想过过皇帝瘾。


谁知他一张嘴观众就笑,这档子事就算是黄了。



葛优干脆不再拧巴,一门心思地琢磨起演喜剧这回事。


有一回他做客曹可凡的节目,被问到老演冯小刚的电影是不是耽误了自己。


葛优没多说,只是摇摇头。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把能演的戏演好,演绝。


就这样葛优的事业巅峰期格外长,而他本人也格外自在。


2009年,姜文筹拍《让子弹飞》,给葛优发了条短信:“?”。


葛优只回了一个字“妥”。


刚进组时,他想演黄四郎。


姜文就说这片子里谁你葛优都能演,可别人做不到啊。


于是葛优点了头,“马邦德就马邦德”。



《让子弹飞》公映后,葛优的奖杯再添一座:导演协会最佳男主角。


四年后姜文拍新片,手头还没剧本的葛优再次进了组。


每天照着几大页纸背台词,有时导演还要加点减点。


葛优就一点一点地嗑戏,拍完了《一步之遥》。


早些时候姜文劝他别绷着,拍半年戏玩半年多好。


他摇摇头,说一辈子演戏,得把它当生活一样看待。


葛优最近一次在大银幕上露面,是因为要演献礼片。


《我和我的祖国》拍完以后,宁浩夸葛优。



说他像那种小时候的好学生,老跟人说没复习,可一考试就是满分。


没绯闻,没丑闻,更没想过换老婆。


脑袋锃亮的葛优就这么一路晃荡着到了六十有二的年纪。


蔫和缩固然是他早年间的处事之道,但就像《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司机张北京一样。


凡事别拧巴,见好就收,这也是影帝葛优的人生哲学。


在各路人马争抢着往前冲的时候,葛优早就想明白了一点。


“甭管你是谁,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时间退回到葛优刚拿影帝那年,他四十二岁。


记者问到,会不会觉得生活平淡乏味。


葛优嘬嘬牙花子摇摇头,像他演过的无数个小角色一样。


坏笑过后,他说“那种感觉真他妈......温馨”。



往期精彩文章


 周深 张译 孙燕姿 梁静茹 蔡依林 张韶涵 
吴克群 吴青峰 许靖韵 杨丞琳 华晨宇
 巩俐 冯远征  宋丹丹 郭敬明 刘若英 
程青松 田雨 于朦胧 罗云熙 李玉刚 
吴昕 沈月 Cindy Awaken-F  陈瑶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