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钱钟书人生边上的那些天津人-曹禺陈道明蒋恩钿

杨绛钱钟书人生边上的那些天津人-曹禺陈道明蒋恩钿

内地男星 2016-05-27 16:38:04 190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与天津有些缘分。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先生曾在天津杨荫杭于1985年考入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两年后转入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

杨绛的第一篇散文《收脚印》(1933)和第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1934),都是在朱自清的推荐下,发表在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1936年《璐璐》还被林徽因选入《大公报丛刊小说选》。杨绛与钱钟书漫长的一生中,遇到过几位重要伙伴,偏巧他们又都是天津人。




【曹禺:《雷雨》走红遭钱钟书恶搞】



曹禺出生于天津,在南开中学读书,后考上南开大学,又转入清华西洋文学系。上学时看着普普通通,可等他的《雷雨》一出来,全校同学都佩服得不得了,可是傲娇的钱钟书却仍不以为然。后来他在小说《围城》中也有对曹禺的暗讽:三闾大学的范小姐向赵辛楣问曹禺如何,孕灵挂无所知,就瞎猜道:“我认为他是最——呃——最伟大的戏剧家。”范小姐以为找到了知音,快乐地拍手掌道:“你的意见跟我完全相同。你觉得他什么一个戏最好?”赵辛楣答不上来,脑子里影影绰绰浮起一出叫做《这不过是春天》的剧目,似乎是曹禺创作的(实际是李健吾剧本),便冒失地说:“他是不是写过一本——呃——‘这不过是——”范小姐见他连这么有名的大剧作家写过什么剧本都不知道,居然还是留美回来的大学教授,不免非常惊骇,赵辛楣也只好承认无知胡说。

这里的讽刺挖苦可以说非常厉害。范小姐作为一个鄙陋的“女生指导”,作者笔下的“反派人物”,毫无文化涵养,却偏偏崇拜曹禺。赵辛楣是作者偏爱的人物,身为留洋的大学教授,却偏偏对曹禺一无所知。钱钟书的潜台词是在说:曹禺的剧本只配范小姐那样的人喜欢,像赵辛楣那样有眼光的人,是不会知道的。80年代,钱钟书与曹禺先后访问美国,夏志清都作了长文予以报道。记钱钟书的一篇赞美无异词,记曹禺的一篇则好话无多。



【月季夫人蒋恩钿:杨绛与钱钟书的媒人】



蒋恩钿1908年生于江苏太仓城厢镇一户书香之家。1929年,清华大学首次到南方招女学生,恩钿被西洋文学系录取。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蒋恩钿与钱钟书、曹禺,以及后来成为吴晗夫人的袁震都是同班同学,她还和曹禺、孙毓棠等人创办了校内刊物《救亡日报》。上课时,钱钟书坐在她后面,总是低头看别的书,但老师讲的稍有差错,他便会抬头望一眼,老师的脸就红了,钱钟书又低头接着看书。

蒋恩钿算是钱钟书与杨绛的媒人。杨绛和蒋恩钿是中学同学。杨绛在《我爱清华图书馆》一文中写到,1932年春季她初到清华时,正是蒋恩钿这位旧友带她参观了图书馆。恩钿和杨绛住同一间宿舍,杨绛要补习法语,恩钿介绍钱钟书给她补课,钱杨二人就有了交往。

1951年,蒋恩钿一家人从北京迁居天津,在睦南道的家中精心栽培月季。五年后,她把所有可以搜集到的月季品种进行分类,査阅了大量中外文献,将只有英文或法文名的品种逐一翻译,编定了中文名,更亲手培育出七十多种月季花。她练就了一个绝活,通过看月季花的叶子能识别出这株月季将来开花的颜色。

1963年5月中旬,北京天坛公园月季园迎来第一个盛花期,数以万计的市民争相前来赏花,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张鼎成、郭沫若等到月季园观赏,蒋恩钿也在场,陈毅对朱德说,你是兰花司令(因为朱德喜欢兰花),然后指着蒋恩钿说,你是月季夫人。从此“月季夫人”成了蒋恩钿的雅号。



【陈道明:与钱钟书杨绛忘年交】



因为《围城》,在天津出生长大的陈道明与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结缘。当时演《围城》时陈道明还是天津人艺的演员,钱钟书认为陈道明演的方鸿渐出神入化,超乎他的想像。陈道明说,钱老先生和杨绛先生真是一对好夫妻,一对好学究。恬淡,从容,高尚,对什么都已经看透啦,透的不能再透啦。

钱钟书对陈道明和杜宪都不错,他还送给杜宪三只小动物的笔,送给陈道明一条英国人送给他的三五烟,还送了他们几本自己和夫人杨绛的书,并在书上给陈道明写了几句话。陈道明问:“钱老先生,我想我想我想,跟你聊天的时候拍拍你。”钱锺书问:“不会做别的吧?”陈道明说:“我能做什么别的?”钱钟书就同意了。陈道明为了拍钱锺书去了三趟钱家,第二趟第三趟都录了,一共三个小时的录像带。但陈道明从来也没外传过:“那会儿《围城》炒得最 热的时候我也没往外拿。那是老先生给我的东西,不是给报纸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给我多少钱我也不能卖。因为钱钟书那个年代的文化人没有把文化当商品,我必须尊重那段文化的性质。人家老先生给你小一辈儿的面子,不要把这面子当成不要脸的事儿去做。”




【《洗澡》女二号杜丽琳:一个从民国年代走来的天津人艺术形象】



杨绛写于1988年的《洗澡》,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思想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杨绛除散文《干校六记》之外最为读者熟知的代表作品,《洗澡》以精神恋爱为题旨,才女姚宓得到许彦成的爱慕。许彦成才学俱佳,但他是有妇之夫,妻子杜丽琳出身于天津的富豪人家。

杜丽琳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从民国年代走来的天津人”,也是一个被忽略的艺术形象。杜丽琳喜欢上穷小子、学霸、情商低的许彦成,他们是大学外文系同学,她是学校里的校花“标准美人”。聪慧的杜丽琳因为怕被拒绝,选择在闰月屈尊求婚。按西洋风俗,每当闰年,女人可向男人求婚。男方如果不答应,得向求婚的女人赠送一套绸子衣料。果然毫无心理准备的许彦成苦着脸说:“我不会买衣料。”两人结婚一年后,育有一女,杜丽琳把孩子托给庶母,随许彦成到美国就学。1949年解放,许彦成坚持回国,杜丽琳随他回国来到了“中外文学研究所”。富贵抑或贫寒,她并不计较,只要能和丈夫亲密无间的在一起。而这时姚宓小姐出现了,破坏了他们的婚姻。杜丽琳识人情,不市侩,容忍分歧,是贤妻与智友。现代婚姻中小三儿的出现司空见惯,因此大打出手,寻死觅活,劳燕分飞的比比皆是,败给小三儿的太太们,读《洗澡》,看看杜丽琳,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关注天津进行时官方微信平台获更多资讯】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