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比他爹差远了

王思聪,比他爹差远了

销售与管理 内地男星 2021-06-21 17:22:11 445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各位亲,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据权重推送。 

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销售与管理添加一个“星标”哦。 




销管条每天文后都会有彩蛋哟,不要错过哈!中奖名单请看置顶留言

作者:陈兴杰

来源:功夫财经(ID:kongfuf


王健林让人惋惜,不过他的战略性收缩,主要是大环境在变;而王思聪“投资神话”破灭,完全是他自己才能的问题。


在很多家族企业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代巨富,二代金融,三代艺术”的传承。这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的消逝。


对全社会而言,“富不过三代”是自然健康的。让阶层固化的从来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以外的官宦门第。


最近王思聪和孙一宁互曝聊天纪录,土味情话满天飞。网友吃瓜吃得过瘾:“国民老公”王思聪原来也不过是一好色俗人,追求女孩也是一副“舔狗”样。


网友看得过瘾,王思聪大概也很尴尬。那么谁会这一场闹剧难过呢?大概只有王健林吧。



1
被高估的王思聪

先从王健林和王思聪最高光的2015年说起。2015年是王健林的巅峰期,彼时万达旗下商业帝国全面开花:从地产、城市广场、物业、酒店,再到海外投资,全部超额完成计划。当年万达资产超过6000亿,年收入近3000亿,横跨商业、文化、金融三大领域。

王思聪的2015年也不错。他在微博上格外活跃,娱乐圈以外的媒体,似乎更关注他的投资。王思聪正迎来他投资的收割期。拿着父亲给的5亿资金,王思聪投资游戏、直播、电竞、餐饮等领域多家公司,单单上市公司就有5家,这也让王思聪受到“年轻有为”的赞美。 

今天回过头看,王健林让人惋惜,不过他的战略性收缩,主要是大环境在变,“运去英雄不自由”;而王思聪“投资神话”破灭,完全是他自己才能的问题。

比如王思聪担任CEO的熊猫直播,历经三年运营,始终没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熊猫始终依靠资本输血,外部还有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冲击。2019年,长期不盈利的熊猫直播终于倒闭,留下一堆欠钱风波。

这是王思聪在公司创业上深度参与的项目,而他从事的投资工作,一些投资收益也被高估。


据称投资回报达5倍的乐逗游戏(已私有化),王思聪介入时已临近上市,上市不久就破发,怎么做到5倍收益?云游控股和天鸽互动,这两家游戏公司上市就大涨,媒体纷纷帮王思聪算业绩;问题是早期投资都有限售期,在解禁之前,两家公司开启了漫漫下跌路,再套现只会亏损。王思聪如何实现高额收益呢?

从财经媒体挖掘的信息看,王思聪投资的赚钱项目少,亏损项目多,把时间拉长来看,他的投资战绩并不出色考虑到很多投资是借助万达的资源和影响力,这样的成绩就更难看。

王思聪很少表达他的投资思路。他的投资项目横跨游戏、娱乐、餐饮、新能源各领域,看起来是泛娱乐行业,却没有一致的逻辑——也许最大的逻辑,就是王思聪喜欢。就像游戏里的氪金玩家,王思聪拿着大资金猛砸。

当然会有成功的案例出现,但王思聪本身的投资技能却没提升。一旦资本的潮水退去,游戏无法再氪金了,王思聪在投资方面的平庸,就体现出来。

王思聪似乎不在意这些,媒体很少出现他和投资业务相关的新闻。更多还是他在微博制造的热点话题,以及时不时曝出的精彩生活。

短短几年,王思聪公开的女友或绯闻女友达19位之多,每一个都是网红。王思聪热衷于此,享受美女趴,喜欢被簇拥。他在微博上活成“网红”,真性情也真爱玩。微博是他的秀场,嘲笑各路明星是“打怪”。


投资成绩平庸,这不才是正常现象吗?

很多人不理解商业世界,对投资缺乏理解,以为有钱有资源,再加上人脉,赚钱岂不是顺手的事情?事实上,有钱人也面临各种投资陷阱。他们受限于知识背景,往往有认识的误区;而他们优越的生活环境,往往会对具体的商业世界产生误判。

像王思聪这样出身优渥,智商优越感爆棚(王健林曾批评王思聪有“严重的智商优越症),成天泡在金粉堆的贵公子,受自身性格缺陷和诱惑所误导,再自然不过。

可以说王思聪多年投资只是成绩平庸,没遭遇大雷,已经实属难得。大凡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勤奋刻苦的阅读和研究者。如果像王思聪这样,放浪形骸者也能大获成功,那才叫咄咄怪事。


2
被低估的王健林

王思聪今年33岁,除非将来有大的自醒发奋,他大概率会这样玩世不恭下去。对他而言也许无所谓,游戏人生总好过苦哈哈。对比王健林当年,不免让人感慨。

王健林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做事刻苦争强。王健林当兵从战士当起,一路从班长晋升至排长、连长,退役时已是团长。34岁时,王健林担任政府办公室主任,接手大连的旧城改造项目,由此下海,赚到第一桶金。

和王思聪相比,王健林的早年履历并不光鲜,但成功者气质明显。

王健林做事果断坚决,行动力超强,有很强的商业判断力。从早期的旧城改造,到转型做商业地产、文旅项目,再到进军娱乐行业,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公司AMC,收购美国传奇影业,王健林每一个节奏都踩得很准。

2017年以后环境突变,海外投资并购被叫停,王健林断臂求生。虽然首富的头衔丢掉了,万达活了下来,并且活得很好。 


几年以前,同样是大肆使用财务杠杆,进行了大量海内外并购,万达已经比某邦、某航要幸运很多了。

王健林做的是地产生意,这一行的企业家似乎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受尊重。很多人认为,搞房地产开发没什么技术含量,有钱有政府关系,不就可以了?

事实上,地产开发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和几十个政府部门打交道,还涉及银行、建筑、施工、销售、物业的各项工作。至于王健林涉足的商业地产和文旅打造,更是复杂的商业形态。

中国房地产行业受政府控制,同时市场化程度很深,全国范围的房地产企业多达几十万家,规模企业数百家,竞争极其激烈。在下游销售,房地产商要制定销售策略,还要应付政府政策的干扰。

房地产是高杠杆行业,一旦销售不畅,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崩盘出局的下场。可是如果不加杠杆,也有可能在竞争中掉队下来。这就对企业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王健林在很多人看中,可能是枭雄式的人物;又或是那个唱着《一无所有》的老派老板。实际上,王健林有着企业家精神的自觉。


他曾在演讲中谈企业家精神:创新(我觉得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最重要的。比技
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更为核心的,就是商业模式的再造和创新)、坚持(做企业有非常重要的两点,首先是不怕失败,还要能够不断进取)、责任(把企业发展好,这是企业家首要的、最大的社会责任。)

王健林对企业家精神的归纳,和学院派论述不一致。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企业家精神非常独特,并且只能在实践中获得——某种程度说,它来源于天生的悟性。

王思聪很小被送到英国读书,从小到大读名校,大学读哲学,会四国语言。王健林显然是将王思聪当成“万达太子”培养,可是很遗憾:王思聪离父亲的期待非常远。

王健林一度表示,他后悔早早将孩子送到海外留学。事实上即便王健林把儿子从小放在身边,言传身教,结果也不一定满意。

企业家精神太独特了,它是一系列综合能力。一个人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受性格、兴趣、教育和偶然经历影响,只能被挖掘发现,难以被刻意培养。

王健林只有一个独子,他越刻意培养,反倒有可能扼杀继承人的天性。这样的事情,其他企业也经常能看到。

3
为何富不过三代

长期以来,企业家精神都是经济学界一直被忽视的领域。传统经济学讲资源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在价格作用下粘合,形成新的财富。至于其中的创新创造,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则往往被忽视。至于企业家精神如何形成,则基本被忽视。

国内经济学者中,张维迎很早重视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他曾写过一段很经典的话语:

经济之所以增长,是因为企业家精神在发挥作用,而企业家精神就蕴含在普通人口中。市场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没有人能稳坐钓鱼船。富人俱乐部就像一个旅馆,总是住满人,但不断有人出去有人进来,而不是古代的城堡,一个家族祖祖辈辈住在里面。“富不过三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世袭贵族只能存在于非市场经济中。

这一段智者之语,有一处极易被忽略:企业家精神就蕴含在普通人口中。市场所需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人类实难规划产出,教育的作用也常被夸大。企业家精神所需的好奇、聪明、敏锐、坚韧,才具有最强大动力,这只能在人群中寻找。越是自由宽松、鼓励创新的人群,越有可能诞生企业家。 

这样的“定律”,对企业家来说确实是一个悲剧。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代不如一代”的尴尬局面。在很多家族企业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代巨富,二代金融,三代艺术”的传承。这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的消逝。


随着时间流逝,均值回归,一些巨富家族会出现庸才,甚至败家子。为防止这种局面出现,很多大公司一代二代创始人去世后,就转向职业经理人管理。

对全社会而言,这样的“富不过三代”,却是自然健康的。财富不会因家族姓氏而永驻,德不配位者,财富很快就消逝;而穷人们只要善加培养子弟,总有超越的机会。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只有这种财富制度下,社会才不会形成“阶层固化”。让阶层固化的从来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以外的官宦门第。


亲爱的粉丝们,随机精选十名优秀评论者获得赠书。决策那点事儿》定价:69元。


介绍

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的必修课。然而想要学习其中的知识,要么是去读那些高深难懂的管理书,要么是去听价格不菲的管理课程,这途径都不轻松,而且还未必能找到打开高层决策圣殿的钥匙。《决策那点事儿》对作者吴文学20多年的企业不错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决策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通过讲述主人公方明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决策故事,以职场小说的形式,用故事化的语言,对如何在经营管理决策实践中用数据来说话,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案例的系统梳理,将高深的决策过程通俗化,并从案例的研究与总结中,对决策中如何应用数据说话的技巧与理论,从实践视角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分析与思考,使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真正理解如何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技巧。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