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与李小龙,你想当哪个?

叶问与李小龙,你想当哪个?

内地男星 2016-04-04 17:04:49 206




“功夫就像水。

当你将水倒入杯子,水就变成了杯子;

当你将水倒入茶壶,水就变成茶壶。”

这是李小龙领悟出的最高武学


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李小龙领悟到的真理,他自己却做不到

真正上善若水的武学大师

是他的老师——

咏春叶问





叶问本来很好斗

他六岁跟从咏春高手陈华顺学拳

十多岁到香港求学的时候已经是咏春高手


可是就像萧峰也会遇上少林寺的扫地僧一样

叶问在香港遇上了一位世伯

在两人比拼“黐手”(咏春训练招式)时

年少刚猛的叶问被世伯一招“漏手琵琶”制服了


这一败使叶问重新反思了咏春之道,乃至武术之道

在这位世伯指导下

叶问习得的不仅是集大成的拳术

更重要的还是潜隐坚韧、为善不争的处世态度





所以,回到佛山的叶问

虽然可说已经无人能敌

但他不喜欢展露真功夫

甚至连穿着都与普通书生无异

让人根本看不出他的一身武艺


许多关于叶问的电影都有叶问与外国人过招的情节

但以叶问的性格来看

这是不可能有的事


日占佛山期间,日本人曾欲邀请叶问任教练

他当然不肯

日本人于是派出顶尖高手要与其比武

并扬言如果叶问落败就要听他们差使

可是叶问并没有民族主义上脑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出面应战

他是干脆带着全家到鹤山沙坪隐居去了


虽然低调,但叶问传奇故事还是有的

他曾经在街上被一个便衣警察用枪指着

出于自卫

他和一个朋友居然合力把枪拗断了!


叶问不是大英雄

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

如果没有他后来教出的徒弟

也许他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1950年叶问到香港谋生

但他不以收徒传道为主业

有人要来习武他才教

见到有天分的即使交不起学费他也教

而他教过的弟子中

最具盛名的当然是李小龙


李小龙在叶问处习武六年

深得叶问欢心

后来更是自创截拳道,扬威海外

但李小龙性情刚猛,外露张扬,过于争强好胜

令叶问一直担心


李小龙成名以后

曾提出以一栋楼宇的价格

请恩师亲身示范咏春木人桩法

但被叶问拒绝

看来李小龙不仅没学到师傅的哲学

甚至连师傅真正厉害在什么地方也不甚了了


那次会面临别

叶问叫住李小龙:

“小龙,你不要走得这么快,急什么呢?”

李小龙笑着回应:

“放心啦师傅,我没事。”

似乎李小龙听不出叶问的言外之意





在大名鼎鼎的武术家中

叶问算是长寿的一个(年约八十)

(黄飞鸿,年约七十;霍元甲,年约四十三;李小龙,三十三)


叶问晚年曾拍摄过一段练桩视频

他打了一阵后突然停下,然后又接着打

这一个停顿,也许意味深长

是他忘记桩法了吗?

还是他想起了什么改进之处吗?

世人都已不得而知


宁可一思停,莫可一思进

或由武悟道

也许才是叶问最厉害的招数



━━━━━━━━━━━━━━━━


南环瑾先生说李小龙暴死之因:


“有位同学拉我看一段影片,讲一位在香港去世的功夫明星的一生。我说这样练功夫非死不可,这不是中国功夫,中国功夫不是这样练的。他不懂用气,所以营卫不调,必然要暴死。我们后天的生命,血液够不够还是次要,气够不够最重要,气一不够就不行了。练武功象他这样练,简直把气给练断了,这是不对的。


以我来讲这部影片就不该播放,因为孩子们不懂,会学他练,那不是学早死吗?中国功夫哪里是这样硬搞的?外家拳,少林拳也不是这样硬来的。


练拳二句话原则: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都要一起来。


-----摘自南师著作《我说参同契》。





writer & photo 整理: 庄严

想切磋加个人微信“tsg666”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