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怀远基督教会古建筑群钩沉,珍贵照片曝光!

“国保”怀远基督教会古建筑群钩沉,珍贵照片曝光!

怀远生活圈 日韩男星 2017-11-06 07:49:45 822

 提示点击上方"怀远生活圈"免费订阅本刊


2013年5月,位于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简称“怀远一中”)校园内的怀远基督教会古建筑群,被核定批准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蚌埠市其它六处“国保”不同的是,怀远县基督教会古建筑群为晚清古建筑遗构,至今保存完好,并继续发挥效用。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历史文化名镇怀远素有“淮上明珠”的美誉。这里是大禹治水的发祥地,卞和献璞的故事更增添了她神奇的魅力。这里还是汉末及魏晋桓氏家族的诞生地,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花云,清代名将年羹尧、巨宦林之望等的故乡。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和诗篇。

悠久的历史,丰阜的人文,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脚步。


教医相辅 启智善民


清朝末年,国力式微,列强觊觎。与以军事为表、经济为里的强硬手段相伴而生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入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早在1894年,美国派驻南京的基督教宣教会就曾派教士沙光亮、陈君及长老会的贺子椿、鲁士清等四人到皖北一带考察风土人情,以便选择传教地点。最终,他们选定了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发达的怀远作为皖北基督教会中心点。

既而在1896年春天,驻南京的董文德与驻苏州的戈乐寿两位宣教士同船来怀宣教,在怀远建立教会作为南京教会的分堂。

1901年10月7日,柯德仁医师自南京来到怀远,罗炳生、明慕理和鲁士清也来到怀远,建立了怀远城关教堂。据《怀远名胜》及《怀远一中校志》记载:教堂建好以后,其东南角翘起的飞檐雨天屋瓦滴水,打湿了当时比邻而居的一位杨姓乡绅家的院落,在怀远人民的抗议下,教会允诺以“银元铺满地”的价格买下教堂翘角飞檐所对应的这片土地,遭到拒绝,最后不得不锯下这个翘角。

(被迫锯去了东南角的基督教礼拜堂)

时至1902年1月4日,柯德仁医师的胞弟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柯德义随即也来到怀远,并于1903年3月在城关南门外西门岗开办了含美学校(怀远一中前身),用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科目教育学生。

1904年,基督教长老会又创办了启慧女校,学校由来怀远的女传教士罗小姐(罗炳生的妹妹)负责办理,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启慧女中。1921年,长老会还在此开办了培德妇女道学院。

启慧女校、启慧女中和培德妇女道学院,专门招收和教育县域内及周边地区的少女、妇女为学生,开启其智慧。这四所学校后来合并为安徽怀远县私立淮西中学(简称“淮西中学”)。当时,曾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淮西中学题写了校名。

教会学校的的创办,尽管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却在客观上开启了怀远乃至整个皖北现代教育先河,为怀远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医学届、体育界颇有影响的人才。

(这张摄于20世纪初的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含美学校及其周围的面貌)

1909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又在含美学校的对面、西门岗的南侧创办了民望医院和民康医院,为皖北规模最大的西医院。民望医院和民康医院用西医治疗病人,解除痛苦。不仅如此,医院还培养出了大批医术精湛的医生,毕业于含美学校并在此工作后来成为中国病理学科先驱者,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的侯宝璋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1949年12月27日,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从上海迁来怀远,入驻原民望、民康两所医院,并于1952年8月稍后,更名为“安徽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前身)。

1952年,为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淮河水利学校(安徽省水利电力学校前身)在这里诞生,一直到2000年8月学校搬迁至合肥,教会的几座古建筑都作为该校的办公之用。

随着怀远一中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及时整体购置了一路之隔的原安徽省水利电力学校校产,从而将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两处教会古建筑群融为一体。

(解放前的怀远教会建筑全貌(摄于1941年))

(现在的怀远教会古建筑群(局部))


中西合璧 美轮美奂

怀远教会古建筑群,包括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两部分,是当时学校、医院的办公场所、教室、诊疗处、住所、住院部等设施。

完全处于怀远一中校园内的教会古建筑群,现存十栋建筑,中西合璧,堪称建筑典范。

北校区现存三栋教会学校古建筑:花厅、中楼、小西楼。南校区现存原民望医院、民康医院的七处古建筑。除花厅属纯粹的中式建筑外,其它九处古建筑,深灰色的城砖墙体和门窗属西式建筑风格,内部设有壁炉、龛台和地下贮藏室,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典雅;屋面布瓦,飞檐翘角,则透视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宏气势,诠释了徽派建筑的俊秀。

每栋建筑的础石、墙体所用石料均为就地取材的怀远荆山花岗岩,门窗、梁栋、地板等所用木材则是由美国运来的花旗松、白松。

怀远教会建筑是皖北地区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它紧紧围绕“人”这个主题,是把东方建筑美学和西方建筑美学,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一个建筑范例,是中西建筑艺术交融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同时,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也为我们今天的建筑活动与思维留下了某些启迪和阵痛。

为保护和利用好教会建筑群,怀远一中先后斥巨资进行了保护性抢修维护,使古建筑群“修旧如旧”,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并结合周边环境特点赋予了新的名称如“迎曦楼”“知桂轩”“听松阁”“悦杏斋”“清留居”等,还邀约名家分别拟写了文字、书体俱美的对联。

目前,这些古建筑作为学校的办公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发挥新的更大的效用。

(清留居已经开辟为怀远县博物馆,成为蚌埠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得天独厚 广育人才


怀远民谣有这样的传唱:“住家就住西门岗,八月里来桂花香。”可见,包容了教会古建筑群的怀远一中所在地,正是怀远人民心目中的风水宝地,更是读书、求学的好去处。

从含美肇基,到省级示范高中,一百一十年的发展历程,怀远一中历久弥新,为皖北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这里走出的杰出人才不计其数,共和国将军廖运周,外交部副部长马文波,中科院院士张本仁、张裕恒、闻玉梅,航天“巨擘”王宗银、商海“巨人”史玉柱等就是其中的翘楚。

历史的风雨吹打了一百一十年,怀远教会古建筑群依旧静穆地伫立在荆山北麓,默默地倾听着奔流的涡淮涛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幻……

*作者:怀远一中宋文武

推荐

怀远一中美如画,移步成诗传天下

怀远影像:皖北百年名校怀远一中的金秋校园

老怀远最高大上的建筑,99%的怀远人不知道!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上的秋色(一中美景)

怀远古街西岗

免责声明 怀远生活圈

怀远生活圈,努力打造怀远本土最具影响力公众号,为大家推送最接地气的本地资讯。本微信部分内容采编自网络,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追溯到原著者,我们尊重一切原著者的付出,版权归作者本人。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圈参加大讨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