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英语角Selina"↑免费订阅本刊
【导语】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对孩子影响更加本质的是习惯,以及养成习惯的行为,完整的提法应该是: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读读这篇深度文章。
你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吗?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而他妈妈田敏女士也透露道,孩子之所以成绩这么优异,是因为他从一出生开始就培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实,还有无数的孩子像熊轩昂一样,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在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中脱颖而出。
习惯的力量
让思维趋向自动化
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出门时会对孩子说什么?你走哪条路上班?你到办公室时,是先吃早饭,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打开word工作?多久运动一次?晚上你几点入睡?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似乎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杜克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由真正的决定促成的,而是由于习惯。
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经济保障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员们就发现,一个失忆的病人,他还能依靠习惯的力量在饿了的时候,站起来走进厨房,打开壁橱从里面拿出一袋坚果;在出门散步的时候,他总是在带路,似乎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走,但是当研究人员在走到他家附近问他住哪时,他说:“我确实不知道。”然后走上自己房前的人行道,打开前门,坐下来看电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科学家们通过老鼠实验以及脑神经测试发现,能够让这个病人在失忆的情况下还存储着信息,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调取的原因,靠的是大脑的基底核,它能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仍存储生物行为的习惯,达到思维自动化的效果。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能够让大脑正常发挥,那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这种省力的本能是一大优势。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多的脑力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有精力发明飞机、火箭等。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像滑滑梯一样,一切变得自动化。写作业不用催,起床不用喊,家长可以省很大的心了。在众多习惯中,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是两个对孩子成长来说更为关键的习惯。
学习习惯
让学习自带加速度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在做题、学习中遇到困难,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过完了这个坎;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解决,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
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应对,当下解决问题。
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
思维习惯
让学习效率更高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
我们学习一个新事物,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与联系。比如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的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的马太效应: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用大白话说,就是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那些有好的思维习惯、积累了更多经验的人成绩会更好,而那些基础不好,一开始就落下的孩子,之后可能会越来越差,因为他过往的积累和经验没办法帮助他理解新的、更难的内容,然后形成更差的循环。
而思维习惯的获取,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阅读。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规定自己每两周至少读一本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保持着50本书的阅读量。
因为阅读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取资讯、经验和理论,使我们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更大;还可以培养理解力,让我们在其中运用思考、感觉与想象力。
它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阅读也就是一种发现。
相比于获取资讯和经验,在阅读中培养理解力、思考力是对于思维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主动阅读。
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说法,我们大多数人的阅读理解力只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水平,许许多多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成绩很差,就是因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在阅读中利用阅读技巧,鼓励孩子主动阅读,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并努力与作者达到同等的理解程度。
主动的阅读基础是: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地找出答案)。而在这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习惯的上升空间太大了
如何培养好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是否成功,跟天赋、努力、习惯、机遇甚至社会文化都有很大的关系,但客观来说,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机遇、社会文化等又是不可控的因素,那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拼的就是习惯和努力。而很多人都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习惯的上升空间实在太大了。
我们要想知道如何培养好的习惯,首先得明白习惯是如何运作的。剑桥大学的舒尔茨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习惯是这样产生的:
也就是说,习惯是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比如给猴子一个特定颜色的铁条);
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猴子按下那个颜色的铁条);
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按下铁条后会得到一点黑莓汁)。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一种强烈的精神渴求出现
比如,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次回家喂孩子吃饭,或者看孩子吃东西,自己也想过去吃一块?其实,很多人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会不假思索去吃他们的东西,因为你看到桌子上的食物,大脑就会开始预期这种食物,甚至你并不饿,你也会有这种预期。我们的大脑对它们有渴求,很难抵御这种吃的冲动,一吃下去,渴求得到满足,就突然有了愉悦感。习惯就是这么工作的。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就要给他制造一种渴求或预期,让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用渴求来驱动习惯。比如,让他觉得,努力学习是预期自己能从推理中获得自豪感,坚持锻炼是预期在结束后会感觉更好。
如果暗示、奖赏和渴求都有了,但是好习惯还是没有建立,那就改变或插入一条新的惯常行为:
比如孩子很想阅读原版书哈利波特,他有这么一个渴望在里面,之前给的暗示是每到晚上9点,就要学习英语,惯常行为是背课文,背会了就奖励一个小贴纸。但是孩子怎么也养不成这个习惯。
那么我们不是推翻这个习惯,创造新习惯,而是改变旧习惯。在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惯常行为,比如改成读完绘本后一起表演,这样可能有助于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最后一点结语
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写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想说的是:好的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无脑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壁垒,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天赋固然有用,但是后期习惯没有培养好,也难免“伤仲永”的结局;努力而没有思考,没有方向,更多的是劣质勤奋,收效甚微。
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够给各位爸妈一个启发,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是值得我们花费大精力去做的,而阅读习惯则是重中之重,就像Selina一直强调的,大量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没有阅读能力,就没有学习能力。
咨询热线:15834129803 Selina(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