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也来当导演?!不要惊讶,还有30多个明星正在路上!

李晨也来当导演?!不要惊讶,还有30多个明星正在路上!

内地男星 2016-04-27 13:57:51 170
李晨也来当导演?!不要惊讶,还有30多个明星正在路上!
近日,李晨导演投资过亿的首部军旅题材的电影《霸天狼》,宣称要打造成中国的《壮志凌云》,演员跨界当导演又成了人们热议的风口。目前,还有30多个明星正在跨界当导演的路上,接下来导演这个职业要被明星们承包了……

继九把刀、徐峥、赵薇、杨采妮、郭敬明、方文山、卢庚戌、陈思诚、邓超、大鹏、张家辉、韩寒、郭敬明、崔健、吴京、伊能静、陈建斌、苏有朋、郑钧、温兆伦(《午夜讲诡故事3》)、王宝强(《大话天竺》)、张嘉佳(《摆渡人》)之后,“明星”跨界当导演已成为一种时尚,现在李晨也要当导演了,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

不止李晨,还有30余个“明星”要跨界当导演
如果你常留意明星动态,可能早就听说,刘德华(自己先后写过一个消防题材和一个警匪题材剧本)、郭富城(剧本已写过一稿,剧情片,曾表示想找另外三个天王客串)、黄渤、吴秀波、刘烨、郭涛、邵兵、任贤齐、古巨基、何润东、张曼玉、秦岚、黄圣依、李光洁、张默、刘欢、陶喆、周笔畅、王若琳、崔永元等“明星”都曾表示过,对做导演感兴趣。只是,有些人觉得时机还未到,有些人已经准备很久了。

就目前已知,有项目在手,或有兴趣当导演的明星超过50个,他们几乎都专注于快销题材,配一个全能监制当幕后军师。

明星纷纷转行当导演,这是一个在全球各电影大国都未曾出现过的热闹现象。

演员扎堆当导演,真的有那么容易吗,这背后到底是情怀还是资本游戏呢?

“半路出家”有争议 明星们疯狂抢导演饭碗
近几年,大批影视演员前赴后继地拿起了导筒,且不论作品质量好坏,从数量上看倒算是可观,出自其手的各色片子埋伏在各大院线的各个档期里,他们拍过喜剧片,拍过青春片,也制造出大量文艺片、悬疑片,并在不断尝试新主题,开拓新市场。

跨界导演始终是不被看好的一个群体。无论他们的电影票房多高,人气多旺,很多人都把他们的成功看作一个偶然现象。而外界的质疑声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想要坐在摄影机后的野心。
2015年国内的电影市场,依旧避不开积极发展“副业”的演员和专业导演抢饭碗的怪现象。

跨界法宝:找个全能监制当“幕后军师”
伴随着新导演的涌现,监制这个职业也变得热门。
王家卫亲自为张嘉佳保驾护航。滕华涛在《怒放》后,将继续监制卢庚戌的第二部新片,以及落落的导演处女作。何炅找到老友黄磊帮忙,后者有过执导电视剧和电影的经验。苏有朋的“幕后军师”是台湾资深制片人黄志明,他曾做过《爱》、《赛德克-巴莱》、《艋胛》、《海角七号》、《双瞳》等十多部电影。

监制就像产品经理,不仅要懂得怎么控制预算,监督导演按时完工,还要懂创作,包括想创意,改剧本,甚至拍电影。

新人导演第一次进片场,通常都要找一个“专业人士”或信得过的“好友”,这样心里更踏实。
比如,关锦鹏出任《致青春》监制,是因为和赵薇私交好,被人情绑架。

郭敬明拍《小时代》找了被称为“台湾偶像剧教母”的柴智屏,算是投了对方的名气和专业度,柯震东、郭采洁、谢依霖等演员配置,基本都是她一手促成。
韩寒把处女作交给曾有过往来(为《观音山》《二次曝光》写词)的方励,是因相互欣赏和信任。

如此看来,监制对一个新导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当年,陆川拍处女作《寻枪》让姜文当监制,后来传言姜文太霸道气得陆川躲在墙角哭,甚至有人说这部电影明显就是姜文风格。

说白了,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电影的跨界新人,监制就像是一个老师,只不过,过去学生要学很多年才出师(如今的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仍或多或少有此传统),现在,因为人家是“人气富二代”,一上来就要出作品,老师的角色变成军师罢了。

好莱坞明星当导演更重名,中国明星跨界先求利
明星跨界当导演成风潮,原因很简单——中国缺人才,能速成速用的明星当然首当其冲。

但遗憾的是,中国跨界而来的明星导演多把眼光放在了能快速赚钱的喜剧、青春、爱情类电影上,并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和人气拼命吆喝。
以何炅为例,他自称当导演是被大佬们逼的,因为经常有人给他看剧本。所以最后决定自己干。拍什么呢?他选择了市场上正流行的青春片,请了当红明星李易峰主演,片名是他十年前的人气单曲《栀子花开》(跟《同桌的你》这个概念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首次项目发布会上,何炅就说得很明白,他要利用大数据、人脉来拍这部电影。何炅自己有丰富的媒体、业内前辈、艺人朋友,以及粉丝资源,首次当导演决定要刷爆人情卡,比如让有影响力的艺人朋友来客串,让有才华的朋友来做配乐、服装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在唯票房论压倒一切的大环境下,电影的艺术本质基本被抛弃,投观众(或者说粉丝)所好,成了被认可的真理。

这简直就没法跟外界比。以好莱坞为例,从电影史开始至今,也一直有演员跨界当导演。不管是在经典电影备受欢迎的时期,还是当下科幻、魔幻大片称霸的新时代,明星导演们都有一致的追求,那就是拍能优先赢得口碑而不是票房的中小制作剧情片。他(她)们多出手谨慎,产量偏低,但作品部部精品,很多都在业内获得了肯定。

演员跨界不是拍电影,而是玩资本运作和粉丝经济
与其说演员跨界玩得是电影资本运作,不如说是玩的粉丝经济,买单的大部分是粉丝。

演员跨界,其本身就自带话题光环与受众基础,加上其在娱乐圈建立的人脉关系,在资源上就已经甩了新人导演一条街,自带优势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制片商的青睐,这也是部分跨界导演处女作成功的一大原因。

但实际上,很多跨界导演交出的成绩单并不如人意——在这么多备受关注的作品里,出现了两个极端,第一个是有口碑却没有票房,例如陈建斌的《一个勺子》,备受好评却票房惨淡;另一个极端是高票房却低口碑,例如何炅的《栀子花开》,明星云集的《我是女王》,恶俗趣味的《恶棍天使》等,这些均被挂上超级烂片的名头,但是票房并不算太差。
其实不管跨界作品赚不赚钱,作品口碑才最重要,因为烂片消耗的是明星的人气和价值,这次赚了,下次粉丝真的就不买账了。
(来源:网络大电影)
订阅“超级卡司”定期推送 剧组招募、艺人推荐、影视项目 等诸多优质内容。艺人找剧组,剧组招艺人,就上“超级卡司”!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超级卡司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