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纶镁,你的颜值包袱丢了!

桂纶镁,你的颜值包袱丢了!

世界时装之苑ELLE 港台女星 2019-12-16 17:13:22 659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没有让人失望。除了首次在大荧幕担当男主的胡歌让人刮目相看,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之外,扮演陪泳女刘爱爱的桂纶镁这次有些不一样。



短发素颜,弓着背迈着外八字步,皮肤黑黄没有光泽,大多时候带着一顶硕大的白色遮阳帽,挎着一只青绿色细肩带斜挎包,穿薄T恤牛仔裤或者连衣裙,衣服上会有廉价的蕾丝或者印花装饰。“不大好看。”这是大家看完电影对刘爱爱的评价。



确实,这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冶艳陪泳女”,没有风情万种,有的只是低头耸肩的胆怯和麻木。作为一个普通的陪泳女,刘爱爱可能出戏了;但是作为一个会配合周泽农表演的陪泳女,这样其貌不扬的刘爱爱,才对。因为自己的落魄和失意,她才会在周泽农身上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于是配合演出一场举报拿赏金的戏。这样的刘爱爱,合情合理。



当我们看到屏幕前身穿玫红色毛衣,手指尖是褪色的红色指甲油,佝偻着背拿烟的女人,就像廖凡在采访时候对她的评价:这不是桂纶镁,她是刘爱爱。



毕竟无论是《蓝色大门》里19岁的倔强女孩,还是现在利落短发笑容明媚的女人,桂纶镁都是大写的气质卓越。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让大家记住角色和故事远比记住演员本身来的更加重要,所以当听到“角色和本人不一样”的描述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夸赞与肯定。对于女演员来说,颜值上的改变是最直观的“不一样”的方式。女演员抛弃颜值包袱,去更加贴近角色的表演屡见不鲜。


 

“丑”从来不是追求,真实可信才是


就像桂纶镁饰演刘爱爱,她演得不是不好看,而是演的不那么好看的刘爱爱。对于好演员来说,“演丑”从来不是追求,真实可信合乎逻辑才是。
 
比如巩俐的超高度还原。


定档大年初一的《中国女排》陆续放出预告片,剧中饰演郎平教练的巩俐被网友们贴出和郎平真人的对比照,纷纷站出来认证:太像了!



郎平教练和我们印象中气场十米的巩皇是大相径庭的。当我们在预告片里看到了一个剔除巩俐个人特色,完全郎平化的形象时,大概也能猜到巩俐背后花下的功夫:去现场观摩郎平的日常训练,加入排球队体验生活都是能想象到的用功和努力。


(《秋菊打官司》剧照)

无论是新人时期,还是万众瞩目声名在外时,巩俐的每一个角色从来都不会以“好看”为标准。二十七年前扮演秋菊,想让发质看起来毛躁粗糙坚持用洗衣粉洗头,为了皮肤粗粝不使用护肤品,加上服化道倔强的秋菊视觉化形象就这么惟妙惟肖了。


巩俐的高度还原给我们带来一眼可见的信服感,查理兹·塞隆则是用颠覆的挑战来尽可能带给我们真实。


上个月查理兹·塞隆获得第二十三届好莱坞电影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从花瓶到拿下奥斯卡影后,《女魔头》一定是查理兹·塞隆的转折点。


(《女魔头》剧照)

《女魔头》取材来自“美国第一连环女杀手”的真实案件。女杀手艾琳·沃诺斯的悲惨和绝望都刻在了查理兹·塞隆的脸上和身上:满口黄牙满脸雀斑,为了和人物原型一致她剃掉了自己的眉毛,增肥将近30斤变得身材粗硕。



塞隆的变化几乎是整容级别的,网友们甚至给出了“从一部电影看出女演员的伟大”这样的惊叹。



但这样极度夸张的又老又丑是格外合情合理,这个甚至有些超现实暗黑悲剧大概也只有在这样极端化情况下发生才能让人信服。因为艾琳·沃诺斯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理兹·塞隆实至名归。


巩俐和理兹·塞隆无论是平凡的高度还原,还是丑陋的真实重现,两者共同点是都有现实的参考依据。而另外一种为了艺术创作塑造角色则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说到形象上的颠覆,蒋雯丽在《立春》中的演绎一定可以榜上有名。


(《立春》剧照)

王彩玲的相貌丑陋是一眼可见的,增肥、打造龅牙、毁容,蒋雯丽几乎视觉上把可以呈现出来的不好看都放在了身上。这种丑是有冲击力的,尤其是在王彩玲天籁的嗓音对比下,在她理想主义的艺术追求的衬托下,愈发震撼人心。鲜明的反差感让王彩玲的“丑”有意义,蒋雯丽的挑战和担当让人肃然起敬。



异曲同工,极度夸张的丑女角色在喜剧中的存在也就见惯不怪了,乍一看丑得不合逻辑,再一想,无厘头的夸张正是角色在剧中的作用。


就像评论所说的:“演员们所谓的扮丑,本质上只是做了该做的,以此去无限接近于人物的设定,扮丑只是接近角色的途径。”
 

颜值包袱说丢就丢,
女明星在想什么?


在电影《杀生》中,梁静举止夸张言语粗鄙的“接生婆”的塑造让她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作为观众认证的实力派,梁静曾调侃称:“女演员们,不要怕扮丑,你们看我,这么漂亮一美女,一扮丑,就拿了奖”。虽然是玩笑话,但似乎给“丑”加了一份重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肤白貌美的女明星们好像都不约而同地丢下了颜值包袱。


(《亲爱的》剧照)


(《找到你》剧照)

资历深厚的女演员寻求突破,没有文化、勤劳善良的朴实农妇是不错的角色类型选择。扎实的演技和充分的前期准备,表演可圈可点让人信服。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宝贝儿》剧照)

话题演员寻求转型,想要打破大家固有印象,孤苦无助的社会底层女性形象经常会被搬上大荧幕。虽然免不了有话题度大过作品本身的困扰,但是走出舒适圈、去挑战去尝试的勇气给演员们镀了一层光,如果这时候大家还固执地带着偏见去对待未免太迂腐。


(《花木兰》剧照)


(《少年的你》剧照)

年轻演员想要突破自我,获得专业能力的肯定,多会选择不修边幅的粗犷女性角色。弱化典型的女性特质,强调中性的力量感的角色十足讨喜,先不说演技,角色本身就自带好感度。



无论是哪一种,抛弃偶像包袱可劲儿糟蹋自己的演员们值得未免敬佩,愿意褪去自己身上星光、颠覆形象去表演的演员们的勇气毋庸置疑。
 
然而勇气背后呢?下功夫做功课是必须的。



为了演好来自武汉的刘爱爱,接到通知在春节期间桂纶镁就去到武汉体验生活三个月,学习武汉方言,跟着当地人生活。



赵薇讲述自己为了《亲爱的》中的角色做准备:“看很多丢孩子、找孩子的社会新闻纪录片,观察人们的真实状态;每天用方言读台词,反复练习。”



演秋菊巩俐学习陕西方言,琢磨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吃面一定会发出声音这个细节。


总之,如果无法将人物的内核通过演技合情合理地传达出来,那么“形象突破”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扮丑并不意味着可以有吹嘘的噱头,更不意味着直接和成功划等号。到底是屡试不爽的痛点,还是表面功夫的噱头,还是取决于演员自己。
 
图源:微博、豆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