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媒体人、专栏作家葛怡然和好友们的分享平台。公众号:geyiran666。
最近,舒畅上了好几档综艺节目。
在《演员的诞生》中,做到了以演技服人,还是杀人于无形的那种。
排练《金枝欲孽》的时候,别人还在看剧本,她已经把词背完了,还号召搭档:咱不要剧本来一遍吧。
表演过程中,也是熟极而流,情绪说来就来,哭戏立马就有眼泪。
谁碰到这样的对手,大概心里都会抖三抖吧?
上周播出的《吐槽大会》里也有舒畅,她原来的自我评定是:我应该没啥槽点可吐吧?
结果呢?她可能是当期节目里,被吐槽的最热烈的嘉宾了。
同行潘粤明说,很好奇舒畅有没有中年危机,后来想明白了,作为童星,活到中年就是危机了。
著名编剧宋方金调侃,演了快三十年戏,还去参加《演员的诞生》,那前面那么多年算什么?
吐槽吐得最狠的,是主持人张绍刚:舒畅一直想抹去观众心中对她的“童星”印象,结果把大家对她的所有印象都抹去了。
可以看出,槽点主要集中在:童星出道、艺龄超长,但始终不够红。(“著名群演”为节目组字幕,不代表本号观点)
舒畅的艺龄到底有多长?1987年出生,嘉宾有说她演了二十五年的,有说二十六年的,四舍五入的话,真有近三十年。
张国立都自叹弗如:比我艺龄还长,大概跟丹丹老师差不多。
演了这么久的戏,为什么还被吐槽“不红”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女主相。
观众大多是健忘的,只会记得大女主们的光环,而很少留恋绿叶,即使是出色的绿叶。
什么是女主相?是在一部戏、一群人中,大家一眼就能注意到,眼光全集中在她身上,会跟她同悲同喜,让观众追随的那个女演员。
这跟资历有关,但不是绝对的关系。90后的周冬雨既不算第一眼大美女,也不算娱乐圈资深成员,照样有戏,而且能拿奖。
女主角们各有各的风光,没有女主相的女演员,也是各有各的不足。
舒畅的问题在于,她的才华太平均了。
有业内人士评价她:技术方面趋于完美。(在舞台上表演,大家也发现了这一点)
这样的技术,是因为5岁就开始演戏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演戏。当一件事情成为一个人的日常,每天都在做的事,技术很难不好吧?
1992年,5岁的舒畅演了第一部电视剧《我的故事》,1997年,出演了家庭剧《单亲之家》,还发了专辑《少了妈妈只有半个家》,妥妥儿的童星。
但凡是童星,都逃不过长残的质疑。杨紫就被宋丹丹建议过:咱长得又不美,干脆别干这一行了。
舒畅通过了这一关的考验,颜值一直在线。
童星长大之后,就面临着转型。2003年出演清宫剧《孝庄秘史》,古典温婉的董鄂妃,有种超越年龄的发挥。
舒畅的转型,是通过一系列密密麻麻的作品来实现的,翻看她的作品记录,2000年以后,每年都有作品播出,有时候还不止一部。
但同时,这些剧集里,几乎没有一部是女一。没有女一,就意味着,不管演的多好,都拿不到“最佳女主角”,各种宣传资源也很少会找上自己。
其实舒畅拍戏一直蛮拼的。2004年拍《连城诀》时,被困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拍戏拍得都有生命危险了,当时还签过“生死状”。
去年的《大唐荣耀》里,跟秦俊杰的一场雨中戏,据说拍了四个通宵,浑身湿透,还要爆发情绪,对体力是巨大的挑战。
演技的部分,一直有着“实力演技派”和“戏红人不红”的双重评价。
工作量大、够拼、能力也有……这些特点加起来,让舒畅足够成为演员中的劳模,也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那种演员。
但顶级的女演员往往不是靠走量,甚至在没有合适的剧本的时候可以暂时不拍戏,宁肯拍一部就是一部。
因为限量版的作品往往意味着精致、珍贵,批量的作品往往既没有得奖运,也没有观众缘。
这两样东西都没有抓住,让舒畅成了年纪并不大的“老戏骨”,同时也距离女主角更远了一步。
转型转得不科学,同样会没有女主相,比如张静初。
张静初其实是演过女主角的,而且好几次获得金像奖的影后提名。
刚出道时,就拍了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还拿了第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奖,张静初确实把电影里的“姐姐”演得到位,算是实至名归。
2006年,张静初主演的《芳香之旅》,拿到开罗电影节影后,在这之后,张静初一个急转弯,投进了合拍片的潮流。
《门徒》、《证人》、《天水围的夜与雾》……那几年的合拍片里,黄奕和张静初是最吃香的内地女演员。
在当时的模式里,只要有内地演员、内地资金,达到相应比例,就可以开拍。但纯香港的班底、大多故事背景发生在香港,来自内地的女演员,多少有点违和。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章子怡一样,能够嫁接各种导演。
那几年,整个影坛的大趋势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不少演员去拍电视剧了,张静初既没有打进香港影坛,也没有守住内地市场,两下不靠。
2010年左右,内地电影市场崛起,张静初拍回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但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她了。
接下来的作品布局,完全是混乱而失序的。
演了《富春山居图》这种全民吐槽的烂片。
科幻电影《三体》至今烂尾,2016年还跑去演了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当时也是让人蛮大跌眼镜的:你不是电影咖吗?
同样转型没转好,导致高开低走的,还有霍思燕。
2003年的《少年天子》,除了邓超、郝蕾,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霍思燕扮演的乌云珠了。
虽然青涩,但是胜在灵动啊!
当时的自我评价是:直爽、热情、有观众缘。(也算客观)
怀旧帖中,大家一直在追忆乌云珠。
跟张静初一样,霍思燕转头就去拍合拍片了。2006年,霍思燕的《我要成名》拿了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这已经算是她大银幕上的最高峰了。
“国民小妹”“电影新人”两张牌还没玩转,忽然就开始转走性感路线,老粉大呼不适应,也失去了自己的原生态。
再加上跟黄奕的骂战,群众好感度也是丢失了一大半。
再次引起关注时,已经是作为杜江的老婆、嗯哼的妈。
还有一类没有女主相的演员,就显得有点遗珠之憾了。
《演员的诞生》里,在看舒畅和辛芷蕾演《金枝欲孽》的时候,会立马想到“飙戏”俩字,因为实在是势均力敌棋逢对手。
她的早期作品,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得到业内关注的作品是《长江图》,得到影迷观众的是《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一个是文艺片女主,一个是商业片女配。
从演技上来说,都达到了女主的水准;从影响力来讲,带着《长江图》去了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可为什么没有成为爆款女主?
因为这张脸没法纳入当下的审美体系。
《长江图》《绣春刀》陆续上映后,好多评价集中在:辛芷蕾异域风情的脸。还有网友发明了一个名词:佛像脸。
但这两年大银幕的主流,是略显冷淡的“少女脸”、“高级脸”啊,我们也写过不少次。(以周冬雨赵丽颖为例,电影脸和电视脸差别在哪?)
很奇怪,公众审美往往是创作者们的命题作文,同时又反过来会决定,什么样的脸更受欢迎。
越来越开放、多元的审美,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而辛芷蕾刚好不在这个体系中,就成了另类的存在。
《如懿传》拍了好几个月,辛芷蕾对深宫女子的体验,帮她完成了《金枝欲孽》的宫斗戏份,不知道这会不会让她开辟出适合自己的路线,在通往女主之路上更进一步。
毕竟,辛芷蕾本人也在专访里毫不掩饰地说过:想红。
女演员这个行业,不确定因素真的太多,还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可以大放光华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年。
甚至连曾经闯荡过好莱坞的李冰冰,现在都有点意兴阑珊岁月静好。
能不能成为人尽皆知的大女主,不可控的成分更多,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年会流行少女脸还是高冷感。
在网友为舒畅、辛芷蕾、张静初鸣不平的时候,这种淡淡的疏离感。也许反而成了她们的保护色,让她们远离了话题中心,也少了各种明争暗斗。
有工开、有戏拍,同行前辈的认可……这些其实都是带不走的财富。没准儿哪天,风向一转,她们会得到属于自己的荣光。
就算成不了大女主,留不下话题,留下深入人心的作品也是好的。
-END-
据说,点赞能让你变得更美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