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海清值得脱帽致敬

王开东:海清值得脱帽致敬

王开东 内地女星 2022-09-01 05:18:14 9


昨天我评说《隐入尘烟》,有一个网友评价了海清。


他说:“据说本电影中除了海清是专业演员,其他都是导演的亲戚,纯纯的农民,海清表演得不错,但是和真正的农民比欠缺了自然和真实,细嫩的手也出卖了她。你看看有铁的手,那是真正农民的手,短粗而麻砺,就如我农民四叔的手一样,像个经常装满苞谷的簸萁,我五叔发达以后带着我四叔去海南旅游,旅行社领着去金店购物。我四叔开玩笑说,如果有合适的戒指我就买,结果阔大的金店没有一个戒指能套上他粗大的手指,这个农民的手指尺码太大。有铁的扮演者是真正的农民,演技超过任何做作的专业演员,为什么?因为他们演得是屯亲,是邻居,是自己,融入血脉的戏路无需表演,自然发挥就好,就能让我们哭得稀里哗啦,我们的农民太苦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们能说个啥?”


这一段写得很好,但对于海清来说并不公平。海清在《隐入尘烟》中的表演,值得脱帽致敬。海清在片中的表现被赞为“毁容式演技”。如果不说她是海清,估计连海清的妈也认不出她来。



海清做出的牺牲够大。对于海清的表现,导演李少红盛赞她:“海清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形体,太难拿捏了,自始至终,整个片子都演绎得非常完整。人物的刻画,让我几次都觉得心疼又感动。”


我第一次看海清是《蜗居》,她在剧中扮演在城里打拼的姐姐海萍。海萍漂亮、精明、精细、能干。


在与妹妹海藻的相处中,她无微不至地呵护妹妹,但也有私心,她想妹妹拴住宋思明这个大树,自己也能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一旦妹妹被伤害,她又发了疯似的保护妹妹。她把一个小市民的姐姐演活了。


那以后海清演了很多剧,非常生活化,终于妥妥地成了国民媳妇。



作为一个好演员,海清并不满足。她不能任由自己从国民媳妇在电视中变成国民婆婆,事实上也没有国民婆婆,因为婆婆这个角色并不讨喜。


在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代表“中年女演员”发声,恳求导演制片们给予出演机会。她说:“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当晚,马伊琍、海清、姚晨、宋佳,在微博上不仅同时发出她们的四人合照,配文也都是“女演员”三个字,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海清最先感受到了中年女演员的危机,尤其是中年电视剧女演员的危机。


为什么要单独提到电视剧呢?因为大家都爱追剧,什么叫追剧?就是天天追着剧看,大家对演员太熟悉了,熟悉到演员几乎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人。


大宝天天见,电视演员也是天天见。这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电视剧的演员不太好出演电影。电视和电影是两回事。电影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不断制造矛盾和冲突,观众对演员太熟悉会容易出戏,这是非常挫败的观影体验。


这就如同很多人反对好演员参加综艺一样。陈道明、葛优、王志文、靳东、胡歌都不肯上综艺,就是如此。


被综艺伤害最深的人就是孙红雷。冯小刚曾批评他说,孙红雷就不该去参加综艺,去参加真人秀,那是在曝光自己,透支自己。晃来晃去,会影响演员的“寿命”。


演员还是要保持必要的神秘,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正是电视剧演员霸屏最致命的危害。


所以海清必须要转型,所幸在这个时候,李睿珺导演的《隐入尘烟》找她来了。


李导没有太多预算,而且要横跨一年四季的庄稼拍摄,这一年必须也只能拍这一部戏。这个要求很高。但海清看了本子后,觉得这个故事很淡,但却非常吸引她,尤其是结局那一部分,非常打动她。她特别想演。


她说:“打动我的,一个是我觉得导演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另一个是故事非常吸引我,它讲了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头驴、一些牲口共同在一片土地上,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其实人在某些程度上,和这些动物是一样,都是在一个地方出生,然后走过一些地方,经历过一些事,直到生命的尽头。人物有人物的欢喜,动物有动物的欢喜,应该平等、和平共处。”


最终,海清决定零片酬出演,为了演出农民贵英的样子,她直接搬到了片中的男主马有铁家,在他们家整整生活了一年。扮演马有铁的是导演的姨夫武仁林。


整个电影取景都在导演的家乡——甘肃张掖高台花墙子村。这里冬天非常寒冷。据说第一天上厕所,外面的粪坑天寒地冻,海清的屁股就冻坏了。不要问我怎么知道,我也是听电影采访时说的。


导演问要不要去街上住,海清坚决不答应。北方农村的寒冷,连海清的助理也忍受不了,住了三天就逃回去了。但海清坚持下来了。


导演没有预算,就把自己的亲戚都抓来演电影,姨夫演马有铁,村长就是村长,邻居就是邻居。导演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不断捕捉自然和生活中微小的诗意,然后又把这个诗意有机种植在电影中,使得《隐入尘烟》成了一部悲凉中不乏诗意的电影。



很多人认为海清与非专业演员搭戏,肯定技高一筹,毫无压力。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专业演员是表演,非专业演员则是生活,再好的表演都无法超过生活。非专业演员只要一条拍过,被导演抓拍成功,这一条就大放光彩。


李导曾说:“海清就需要像素人演员一样,忘记表演,感受人物、剧情、空间以及周边的一切,做出本能的呈现,而非刻意塑造角色”。这对海清来说,自然是巨大的挑战。


海清拼了。她整整花费了十个月时间体验生活、学习方言。她穿着当地农妇的衣服,参加每一次劳动,播种麦子、收麦子、喂养动物,甚至电影里的房子也是他们自己盖的。一开始驴子对她比较抵触,后来她喂驴,还给驴接生。最后她不仅被当地人认可,也被马有铁家的驴认可。驴子一看见她,就拿头来蹭她,目光温柔。


海清说:“在这十个月里,我与麦子为伴,每天姨父(武仁林)会去看一眼麦子的长势,决定今天要不要拍戏。我们看着这片土地上长出麦苗,逐渐变得金灿灿的,再一起收割麦子,给我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回忆,这是在城市里看不到的。”


为了演好贵英。海清彻底颠覆了形象,不是扮丑,而是直接融入贫瘠的生活。她穿着破旧的衣服,围着各色头巾,跛着脚缓慢地走在村子各个角落。不是一天跛脚,而是长时间跛着脚,跛脚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要培养自己跛脚的记忆,肌肉的记忆,这样才会真正的真实地体现。


海清还仔细观察村民的生活方式,将这些融入贵英这个角色,从佝偻的背部到跛脚的姿态,甚至连手部颤抖的细节也要揣摩到位。


导演还有高要求,他想让贵英的面部嘟起来,所以让她想方设法把嘴揪起来。在导演眼里,贵英讲话应该是含混不清的,所以拍摄期间海清全程嘴里含着一大团棉花。


海清最怕拍吃馒头的镜头,会把棉花吃进去。几个镜头拍下来,她吃了好几坨棉花。


在贴近贵英的表演中,海清真正明白了贵英,也真正明白了电影背后更深的东西。


这个电影主题是讲述两个没有希望的人互相擦亮的故事。有铁就是干活的牲口,贵英连“牲口”都不是。两个没有希望的人,在冰冷的夜晚擦亮火柴,看到希望和光,最后彼此离开。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故事,漫长而真挚。


电影拍完后,海清离开了甘肃回到城里,她有近一个月时间,不太会说普通话。更要命的是,因为长时间跛着脚走路,她的脊柱出现了扭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医学矫正。


但她完成了自己,对一个女人来说,让自己丑到极点,长时间丑到极点,毫无尊严到极点,和全部农民完成一部电影,完成一部自己配音,对一个陌生的北方,对一个陌生的语言,对一个自己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名字的地方,产生很深的关系和感情,然后血肉相融地完成这个伟大的创造,海清做到了。


海清是一个小女人,但她活出了大气象。说海清的手没有老农民的手粗糙、麻砺,这有点求全责备了。


网友评价武仁林的演技,说一个农民吊打了中国所有男演员,我觉得这个评价毫不过分。因为任何一个影帝来演,随便是谁,也都无法超越武仁林,因为武仁林不是演,他就是马有铁自己。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你如何超越?


海清在与武仁林对戏的过程中,不落下风,隐入尘烟,天衣无缝。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觉得海清的牺牲值得了,差不多要预定明年的金鸡百花女主了。



海清被国民媳妇这个定势给框住了,这一次胜利大逃亡可喜可贺。一个人要超出定型的自己究竟有多难呢?


以男星天花板陈道明老师来说。他演过农民、黑老大、外交家,也演过秦始皇、康熙皇帝,为了杜绝定型,陈老师还拒绝了一切综艺,但网上还有嘲讽陈道明的段子。


导演:道明老师,您入戏太深了。

陈道明:朕!没有!


海清值得脱帽致敬。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像海清这样具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我们就能脱胎换骨,具有真正的工匠精神,何惧职业倦怠?何惧人生定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