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台湾“现代民歌运动”正盛,刘文正、李宗盛、童安格等歌手红极一时。罗大佑以别具一格的形象闯入歌坛:墨镜、黑衣、长发、哑嗓……一身强烈的反叛符号。他的歌中,既有对发展主义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也有对民族,对动荡时局的尖锐批判,在当时的台湾社会引起了激烈的回响。
1985 年,罗大佑远走纽约,自此开始了几十年的漂泊生涯。1987 年,他赴港发展,2000 年到北京,往返两岸……此后阶段的创作,更表露出包罗万象的野心。但罗大佑从不讳言自己的“力不从心”,他说自己“永远在担心自己的创造力的减退,好在有这个自知之明。”。
曾经有人问过罗大佑:是不是也焦虑于作为一个创作者,找不出某种叙事的方式、情感表达方式来描述这一切。
罗大佑:很不容易,很不容易。有些朋友问,罗大佑你怎么不写一个抗议歌,你怎么不愤怒了,你当初这种豪情去哪里了?我说天哪,这个世界还需要我们来抗议吗?这个世界那么多愤怒,年轻人都已经那么多愤怒,还需要一个老人家来讲这个愤怒吗?我觉得不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