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悼念方大同,这段发言精准又动容

她悼念方大同,这段发言精准又动容

世界音乐 港台男星 2025-06-21 23:11:51 10
这段发言真诚走心,精准也催泪。
这几天的浪潮音乐大赏,陈珊妮把“年度男歌手”颁给了方大同,她说“这是我第二次颁奖给你,但都没能把奖给你,谢谢方大同”。
颁奖前的一段话,她讲了自己对“什么是好歌手”的看法, 像是写给方大同,也真正是对音乐人最好的尊重。
“人们热衷于高难度的唱功讨论,但并非所有歌手,都擅长用高音撼动人心。也并非所有情感,都适合撕心裂肺的大声呼喊。”
陈珊妮上一次给方大同颁奖,是第 32 届金曲奖典礼上。当时方大同凭借《面面》获得最佳单曲制作人奖,而陈珊妮关于“制作人是干嘛”的一段话,当时就已经出圈了。

“学会做好一切不喜欢的事情,才会让你更加喜欢自己做的每一件事。”

一个忧伤的 callback,但两个专注的音乐人,在职业的场域上仍然彼此照亮着。


1.

乐坛流行的一句话是,”陈珊妮的演唱会,光文案就值一半票钱”

底下有人评论说,她应该是华语乐坛文字表达能力最好的人之一。

清瘦高个,清冷的身姿,声音也疏离,但陈珊妮却总是因为很有人情味的文案而出圈。

她经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比如在演唱会上),放一段视频,用文字和口播,把自己对创作,对生活的思考一下子倾倒出来,常常让人深省。

之前最出圈的一段文案,应该是她在 2021 年的演唱会上,将《战神卡尔迪亚》以口白加视觉的方式呈现。

这段话成了陈珊妮特有的“啰嗦体”:这个当下,还能说真话,且不忌说,很难得

“陈珊妮的珊是斜玉旁的珊,经常被写成女字旁,感觉很不爽”


“这个时代,每个人的细语都成为别人的墓志铭”


“战神”并不是指科幻片中的巨大机器人,而是指网络上的“键盘侠”.


“我们小心呵护每个容易受创的心灵,知道每个心灵都容易受创。〞


“我们必须对不了解的议题侃侃而谈,针对不懂的事件归纳出屁话,以自己人的鼓励为真相下正确。我们需要有好奇心,更别太有好奇心,需要有质疑,但别太多质疑。”



精准表达背后,是不迎合煽情,是尊重和体认。


2.

可能很多人是先见了陈珊妮的文案,再听她的歌。


介绍陈珊妮有点难,身份太多:作家、画家、唱片制作人、词曲创作者、歌手......

54 岁的陈珊妮,已经出道了 30 年,还是乐坛上很独特的存在,没有什么天王天后时代记忆的头衔,却以她自己的方式,包括唱腔,包括文字,在回响着。

1994 年她发行了个人第一张唱片《华盛顿砍倒樱桃树》,她自己担纲制作人。之后几十年,唱作都是独立完成的。

后来陈珊妮给张信哲写了《想你的夜》《珍藏我的爱情》,她也被滚石签下。

2005 年,陈珊妮凭借《后来我们都哭了》拿到了第 16 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奖。她被很多人听见,获奖的感慨是简单酷酷的一句“楼上的观众先不要走”。

陈珊妮最著名的作品,肯定有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同名主题曲,词曲都是她写下的:

不过这首她 30 年前写下的歌,只是她的很小一面。


还有《失恋 33 天》的主题曲《情歌》,有评论笑言:很难想象她会唱这样的情歌絮语,总觉得“她是一个拿着机关枪扫射的战神”。


不爱笑,清冷,她写给唱给很多孤独的人。

比如杨乃文的《应该》,比如田馥甄的《To Hebe》,她唱这些歌之前,说自己是唱给“孤僻鬼”的。

吟唱初恋的《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有旧日上海风致的《你是我的酒》,都会光影里《美好人生》......总有一首适合在一角静听。


3.
思考和音乐对陈珊妮来说就是一件事。

她是不守规矩的台湾乐坛歌者,曾经在 1997 年女巫店的一场演出中,唱了一首《天黑,怕冷》,把它献给彭婉如(1996 年 11 月 30 日深夜坐计程车遇难的台湾妇女运动重要参与者)。

将近 30 年后她在 2020 年发行专辑《战神卡尔迪亚》,“探讨了被网络统领的时代里人们或虚拟或现实的情感。”

战神卡尔迪亚本身其实是一个网络昵称,象征着人们在网上躲在键盘背后的那个身份:它和现实并行但其实又互相矛盾,当处于这个状态时,人们会说或作出在日常实际生活中不会去做的事情。


黑色利落短发,眼妆声线,陈珊妮好像不会老,但好像其实是思考未曾老。她在《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里写和唱,“拒绝被世界改变,我们可以的”。

越是不喧闹表达里可能藏着越是沸腾情感,还能听见这样啰嗦地说真话,很难得。


更多美好制造优选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