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搜上看到了央视春晚主持阵容:撒贝宁、任鲁豫、尼格买提、龙洋、马凡舒。三男+二女的阵容,完全不符合中国人成双成对的搭配习惯,再次显示出女主持人人选的匮乏。
每到此时,评论区就会进入大型缅怀现场。大致的高赞画风都是这样的:
观众的集体怀旧,总是会形成一种新不如旧,后浪被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尴尬局面。为什么新的女主持人总是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
其实不仅是女主持人,春晚小品、相声等高关注度节目也都在被吐槽的行列当中。观众们的模仿揶揄、以旧讽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式行为艺术,对春晚本身进行着多维度解构,几乎发展成为一种亚文化形态。
对于观众而言,当下春晚中出现的绝大多数演职人员,从主持人到小品演员、从歌唱演员到相声演员,都比较陌生。诚然,他们是一个个饭圈当中的王者,但是却是大多数人眼里的素人。即便他的社交媒体账号显示有数千万关注者,在14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他们的知名度仍旧难言主流。
我目测了一下全体演职人员,应该说唯一一个可以够得上全民性公众人物的,只有撒贝宁。虽然他现在的外形愈发年轻帅气,但是一个不争事实是,他也将“年过半百”,在年龄上和董卿其实是一代人,而他出道走红的时间甚至比董卿还早。他是央视经历了电视巅峰时代,至今还活跃在综艺舞台上的为数不多的几位之一。
但是,我们对撒贝宁的印象,似乎也还停留在今日说法的小撒阶段,他最近几年做了哪些节目,除了春晚之外,大多数人可能也并不十分清楚。
包括撒贝宁在内的几位在电视时代出道的男主持人,还能以当年积累下的印象讨得观众的认可。而另两位完全在互联网时代出道的年轻女主持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电视打开率如人口出生率般断崖式下跌的今天,她们即便成为央视主持新贵,却也无法逃脱泯然众人的结局。
其实我们回看年轻时代的周涛、董卿、白岩松们的节目,客观能力上是远不如当下年轻的后辈的。白岩松老师甚至说过,回看九十年代自己在节目上的表现,简直可以算是播出事故。这里固然有自谦之意,但确实也反映出当时无论是节目理念、主持水平、制播水准方面相较当下的全面落后。但当时观众的审美水平和眼界同样不高,极度匮乏的节目资源,让大家对于电视节目和主持人的宽容度极高。
(九十年代的白岩松)
而今天这一批批被各类国内外节目喂大的年轻观众,以及被短视频不断提升娱乐阈限的中老年观众。虽然有着代际的巨大差异,却也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于传统电视节目渐行渐远。所以,当他们重新面对那种四平八稳、乏善可陈的主持语言时,容忍度会变得越来越低。除非董卿、周涛回归,大家会沉浸在他们的语言里,陷入深深的怀旧,感受那似曾相识的岁月静好、国泰民安。而两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邯郸学步般的将相同话术复制一遍,只会令多数观众感到难以忍受。
也许,董卿、周涛会在之后成为过年时被提及最多的主持人,被一直怀念下去,直到熟悉她们的人们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以肯定的是,她们是主持界最后一代全民性公众人物,取代她俩的人,再也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