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凉了?这是今年内娱最大的笑话

苏有朋凉了?这是今年内娱最大的笑话

周冲的影像声色 港台男星 2022-08-28 20:42:25 8

















不设限,不服输,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自王心凌掀起回忆杀狂潮后,芒果台把流量密码,玩得明明白白。
 
《浪姐3》刚落幕。
 
《披荆斩棘的哥哥2》马不停蹄开播。
 
一开播,又是满屏回忆杀。
 
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让人梦回《神雕侠侣》。
 
 
吴克群的《为你写诗》,道尽年少时,情心初萌的悸动。


潘玮柏的《反转地球》,燃爆全场。
 
 
信的《死了都要爱》,让人回忆起自己在KTV飙高音失败的社死瞬间。


还有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杜德伟的《情人》……
 
每首金曲,都唤醒尘封的记忆,引发全场大合唱。
 
 
但要论怀旧潮之最,还得看苏有朋。
 
当天。
 
苏有朋带来了经典曲目《爱》和《红蜻蜓》。
 
前奏一响起,怀旧DNA就疯狂跳动。
 
 
更要命的是。
 
他一身白色西装,少年感天成。
 
仿佛深受时光偏爱。让人实在无法相信,这已是近50的人。
 
 
因此。
 
很多网友说,躲得过王心凌,但躲不过苏有朋。
 
“看到苏有朋后,突然就理解了当初在浪姐里看到王心凌的那些人的感受。”
 
 
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苏有朋没什么代表作品。
 
 
这句话的离谱程度,无异于——
 
“小众歌手孙燕姿”
“长相平平古天乐”
“冷门电影《无间道》”
 
翻开苏有朋的履历表,你会发现:
 
他是个100%多面手。
 
无论是在歌手、演员还是导演的赛道上,都没有能力短板。
 
如鱼得水,战功佼佼。
 
除此外,还是个大学霸。
 
放眼整个娱乐圈,你很难看到这样的全能型艺人。
 
 


 
上一次被苏有朋惊艳,还是在《创造营2019》。
 
出场首秀中,他用一曲改编版的《青苹果乐园》燃爆全场。
 

 
当时的他,46岁。
 
要型有型。
要实力有实力。
 
论舞蹈,论rap,都成功吊打一批小鲜肉。
 
 
从中年发福的“苏有月月”,到型男“苏有朋”。
 
他花了三个月。
 
期间,各种高强度训练齐上阵。
 
只为一个90秒的舞台呈现。
 图片3 
很多观众一致惊呼:
 
“他为什么总是能颠覆大众对他的印象!”
 
 
“总是”二字,用得实在灵性。
 
纵览苏有朋的演艺生涯,可以发现——
 
他的人生字典里,几乎没有“上限”这俩字。
 
只有自我突破与颠覆。
 
 
初次闯入大众视野时。
 
他是小虎队里的“乖乖虎”。
 
容颜俊秀。
青涩懵懂。
 
 
那时他15岁,刚结束中考。
 
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台湾省最好的高中。
 
独特的书卷气质和学霸气息,为他狂揽大批粉丝。
 
 
高中前两年,他的生活极其忙碌。
 
日夜辗转于课堂与演出现场。
 
一次。
 
苏有朋从公司排练完,准备打车回家。
 
途中,有人看到他。
 
“你不是乖乖虎吗?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路上?”。
 
 
很快,外界开始传出一些闲言碎语,说苏有朋“只会玩,不会念书”
 
一片质疑声中,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实绩,才能自我证明。
 
于是在高考那年,他推掉所有工作。
 
闭关学习,朝夕苦读。
 
 
压力当然有。
 
他曾在自传《我在建中的日子》中,写道:

 

要是我没有考好,在路上遇到一些带着小孩的妈妈们,一定都会指着我,然后跟他们的小孩说,“你看,那就是只会玩不会念书的乖乖虎”。
 
但,学霸就是学霸。
 
仅一年时间,他就跟上了全部进度。
 
高考那天。
 
台媒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扛着长枪短炮怼着他拍。
 
 
这并没有影响到他。
 
数个镜头的注视下,他提笔从容,下笔有神。
 
最终,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台湾排名第一的台大。
 
傲人的成绩单,完成了一场有力的还击。
 
此后。
 
一些家长,开始鼓励自己的孩子追星。
 
 
可,进入大学后的苏有朋,心中时常有种巨大的亏空感。
 
他读的专业,是号称全省最难考的机械工程系。
 
当初之所以报考,不过是为了对外证明——
 
苏有朋不仅会玩,也会念书。
 
 
大三那年,这只“乖乖虎”开始叛逆。
 
在记者发布会上,宣布退学。
 
一夜之间,他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粉丝嘲笑他是“输又碰”。
报纸出半个版面去骂他。
 
那段时间,恰逢队员服兵役,小虎队无奈解散。
 
单飞的他,前路茫茫。
 
 
加之家中经济窘迫,债务连连。
 
重轭之下,他腹背受敌,几度崩溃。常把自己锁在屋里,自闭一整天。
 
消沉了一段时间后,他想通了。
 
“小虎队没法成为我一辈子的光环,我要成为一个全能的艺人。”
 
于是,他决定告别作为歌手的第一个十年。
 
一猛子扎进影视领域,从零开始。
 
 

 

 
但。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小虎队的光环消失后,苏有朋形同路人。
 
每次跑组面试,都惨遭“退货”。
 
因为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张大白纸。
 
声台形表,样样不通。
 
那段时间。
 
只要有一个角色找到他,他都很珍惜。
 
每次拍戏,都让助理记录下来。
 
收工后,别人撸烤串、喝啤酒。
而他,回家做笔记,自我检讨。
 
就这么一路稳扎稳打,他终于等来了《还珠格格》。
 
 
1998年。
 
《还珠格格》播出,红遍大江南北。
 
苏有朋一跃成为“当红炸子鸡”。
 
知名度登上一个台阶。
找上门的戏约,也日渐增多。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是他。
 
 
《情深深雨濛濛》里的杜飞是他。
 
 
《绝代双骄》里的花无缺是他。
 
 
《杨门虎将》里的杨四郎是他。
 
 
《刁蛮公主》里的皇上,还是他。
 
 
他出演的每个电视剧,收视率奇高,堪称镇台之宝。
 
而他,也因一张娃娃脸,被盛赞为“古装奶油小生”。
 
他的资源好到什么程度呢?
 
被钦定为《浪漫满屋》的男主。
 
后来要不是因非典爆发,与宋慧乔“谈恋爱”的,就不是rain了。
 
 
可,无论演什么,跟谁演,都是在偶像剧里来回打转,自我重复。
 
于他而言,这太没有挑战性了。
 
他开始自断红利,跨出舒适区,打“危险牌”。
 
男一号的剧本找上门,他统统推掉。
 
“我不要接偶像剧,想要做实力派艺人。”
 
 
话是这么说。
 
铁了心要转型的苏有朋,并没有得到其它导演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苏有朋就是个偶像派演员,根本演不了其他角色。
 
这句话,惹得他心火直窜。
 
他出演话剧,铆足了劲证明自己会演戏。
 
 
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
 
他的演技、台词、肢体表现能力,统统被批得体无完肤。
 
直到遇到电影《风声》。
 
“偶像派演员”的标签,才得以撕掉。
 
 


 
《风声》中。
 
与苏有朋对戏的,是5个影帝,2个影后。
 
他压力山大,几度崩溃。
 
这还不算什么。
 
他饰演的角色,叫白小年。
 
虽是个戏份不多的配角,但饰演难度极大。
 
 
此人,是昆曲名伶。
 
同时,还是剧中司令的男宠。
 
也就是说。
 
饰演这一角色,既需要戏曲功底,又必须具备阴柔之感。
 
这让他两眼抓瞎,完全不知该从何做起。
 
于是。
 
他开始自掏腰包,拜师学艺学昆曲。
 
 
一学,就是四个月。
 
期间,他整日吊嗓子、练身段、勾兰花指。
 
从神态到举止,都拿捏住了人物的精髓。
 
 
凭借白小年一角,他一举拿下第30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这个奖项,标志着苏有朋终于从“偶像派”,进阶到“演技派”。
 
 
此后。
 
他挑战更多角色。
 
黑色喜剧《杀生》中,化身工于心计的反派。
 
 
反特剧《热爱》中,又变成神思不定的精神病患者。
 
最关键的是。
 
每次出演电影,除了表演本身,他还会带来很多惊喜。
 
出演《风声》,他大秀昆曲。


与黄圣依搭档出演《寻找刘三姐》,他开嗓唱山歌。

 
主旋律电影《康定情歌》中,他又和宋祖英齐声合唱。

 
可以说,无所不能了。
 
演而优则导。
 
成为演技派之后,他继续解锁“不可能”。
 
把触角探到下一个领域,蓄力往下一站出发。
 
 
 

2013年。
 
《致青春》横空出世,打响了青春片拍摄的第一枪。
 
越来越多的青春片,成为市场新宠。
 
苏有朋也接过《左耳》的本子,着手准备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初执导筒,难免欠缺底气。
 
毕竟,自己是非科班出身。
 
为呈现最佳效果,他找各种名导取经。
 
最终,片子在拍摄成本仅5000万的前提下,斩获4.84亿的票房。
 
不仅捧出了马思纯、陈都灵、欧豪等一批演员,还让自己提名了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
 
两年之后。
 
他大变风格,拍摄悬疑片《嫌疑人X的献身》。
 
尽管日韩两版珠玉在前,但他依旧抗下所有压力,进行本土化改编。
 
 
影片上映后,总体好评。
 
奇怪的是。
 
在这之后,苏有朋突然消失了。
 
直到2017年9月,有留学生在美国纽约大学,偶遇他打卡上课。
 
大众这才得知——
 
原来在消失的日子里,他向下扎根,攻读导演学去了。
 
 
低调刻苦。
不骄不躁。
 
苏有朋能火三十余年,不无道理。
 
他从不躺在功劳薄上,安于现状,而是及时退步抽身,追求自我优化升级。
 
这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
 
小时候的他,精通珠算、心算、奥数、书法、乐器……
 
上各种课外补习班。
 
妈妈担心他分身乏术,就让他停掉一些。
 
结果,他用绝食表示抗议。
 
 
长大后的他,精通唱、演、导。
 
跨界众多,从未止步。
 
如今的苏有朋,年近50,却依旧保持饥饿感。
 
他站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说。

 

“我虽然不是唱得最好的,但我会用尽全力。只有这样,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我都能接受。

可我不能容许最后的结果不好,是因为你没有用尽全力,你偷懒了。

这样的话,我会饶不了自己。”
 
 
你看。
 
出道至今,30年过去了。
 
他还是一点没变。
 
从不安于舒适圈,而是久久为功,日日精进。
 
没有人能为他定义。
 
因为当你准备给他贴上身份标签时,他立马转战阵营。并在另一条赛道上,开疆拓土,大展身手。
 
他曾是“乖乖虎”,却一直与“乖”字打架。
 
他曾是偶像,却将“自我颠覆”进行到底。
 
他曾是演员,又秒变成功的导演、制作人。
 
他已是中年人,一转身,坐在校园中,从0开始,日夜学习。
 
人生不设限,未来尤可期。“百变星君”苏有朋的突破,还在继续......





PS:
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
在此公布一下我的私人微信
欢迎大家前来。
?

可能无法天天聊天
但我还是期望你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