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在梦开始的地方,一直坚持下去|人文特写FEATURE Vol.2

黄英:在梦开始的地方,一直坚持下去|人文特写FEATURE Vol.2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内地女星 2023-09-14 15:44:05 15

“人文特写 FEATURE”为OCT-LOFT的深度内容栏目,每期以人文视角挖掘园区故事,力图在“商业+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下捕捉有关文化艺术与创意设计的别样思考。



当一位德国教师在1909年提出“为青年提供住宿旅馆”的想法时,他可能还不知道,这个突然萌生的想法将会成为一种风潮,经过百年时光,发展成国际化的青年旅舍,影响了全球各地的人们。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 Federation, IYHF)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经历近百年的发展,该联盟现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同时也是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始终坚持着“友善、清洁、安全、经济、隐私、舒适、环保”的理念;其由小木屋和小杉树组成的蓝三角标志被广泛认知,在全世界热爱旅行的青年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1998年,广东省原旅游局首次把“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分别在广州、肇庆和深圳设立了三家青年旅舍,为当时想要“看看世界”的大学生、背包客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又安全的住宿环境,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游历之中多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场所。彼时还在深圳华侨城欢乐谷任职的黄英,第一次接触到“青年旅舍”这个概念就喜欢上了它。不久后,她就开启了投身于青旅的漫长志业。


接下来的20余年里,黄英一步步地带着深圳的第一家青年旅舍,从深圳欢乐谷附近迁址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并逐渐成长为影响着几代背包客的“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时光荏苒,从国内青旅的发展热潮到充满挑战的时代当下,几代青旅人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如今,在许多人的合力中,这里的故事仍在续写新的篇章......





黄英

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主理人

“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主理人



路过香山东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北区的交界处,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以下简称“侨城青年旅舍”)的围挡终于移除,展现出来的,是一座在绿意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的白色建筑。


仿佛是一阵细雨洒过,空间焕然一新,通透阔绰的落地窗和开放的小院儿,透露出这里的生机勃勃——走入其中,既可以在“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享用美食、品尝佳酿,更可以在“青旅食堂”的公共空间中,体会到青旅精神内核的延续与一贯不变的开放气质。OCT-LOFT第二期“人文特写 FEATURE”栏目,我们来到改造升级后的侨城青年旅舍,在灌木掩映的花园间,与主理人黄英聊了聊这里的故事。





01

在青年旅舍的

众多优势和特色里

价格是

最不值一提的那个



“青年旅舍有着明确的概念,为年轻人提供经济、安全的住宿条件,同时没有宗教、肤色、立场等隔阂,让年轻人拥有平等交流的场所。”


谈起青年旅舍,黄英眼里总是闪着光。回忆起刚开始做青年旅舍的时候,黄英和同事们组织了很多交流活动。当时住进青旅的大多是大学生,青旅便联系了华侨城周边的企业与大学生联动,希望年轻人在玩乐之余,还可以参观比较有特色的深圳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在黄英看来,青旅更像是一个“桥梁”的角色,承担了一部分交流和教育的功能。后来青年旅舍从欢乐谷迁址,进驻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成为现在的“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一待就是17年。


○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入口


2006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挂牌并开放南区。彼时“创意文化园”这一概念在深圳尚无先例,放眼全国,文创园区亦是寥寥无几。一些朋友对侨城青年旅舍的新选址有所疑虑:把青年旅舍开在华侨城的东部、当时算是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里,真的能够做起来吗?对此,黄英从来没有怀疑过。用她的话来说,她是带着一种信任感来到园区的,“华侨城在深圳是一个独特的区域,城区内有主题景区,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国内最早发展起来的一批创意文化园区,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里生存下来”。


事实证明,黄英的选择没有错。2005年底,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于园区开展,加上华侨城对此进行的创意业态上的规划,OCT-LOFT在起步阶段就吸引了许多从业人士的关注。“园区是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客人开放的。而在青旅,我们也接待了从世界各地来深圳的人。”黄英自豪地说。


简约而不简单的空间里,发生过第48届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大会,接待过全球各地的背包客大学生,也迎接过钟立风、周云蓬、五条人等音乐人,以及各类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参加T街创意市集的摊主们,还有汶川震后带着坚毅精神而来的四川羌族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


侨城青旅还有一些特别“住客”。猫咪Catty在侨城青年旅舍度过了幸福猫生;小狗CoCo直到现在还喜欢趴在公共区域的地板上,懒洋洋地迎接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客人们。侨城青年旅舍就像一本记录了17年的相册,无论翻开哪一页,都记录着旅行者们在深圳停留的温馨。


○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曾经的“住客”小猫Catty画像


“在大部分人看来,青年旅舍最大的优势大概就是便宜、价格实惠,但其实青年旅舍本身的内涵、文化和个性才是最重要的。”黄英说道。青年旅舍协会要求所有加盟的青旅必须为客人提供公共的交流空间,而黄英也始终坚持这一点:青年旅舍的公共空间,要让客人们能够放松下来,谈谈自己的爱好,聊聊在深圳的行程......互相不认识的人,在交流中发现了彼此的有趣,了解了对方的城市与文化,这才是青年旅舍最大的意义。


2018年,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孤独星球》发布了“2019全球十佳旅行城市”榜单,深圳成为唯一进入榜单的中国城市,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及园区内的文创机构亦成为深圳上榜的重要理由。其中“深圳绝佳体验”推荐里,位于园区的“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榜上有名。


然而新生代群体对“青年旅舍”概念的认识逐渐模糊,加之全球蔓延的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重创,黄英和侨城青年旅舍也迎来了“艰难时刻”。但是,新的时代浪潮亦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切“慢下来”的特殊时期,黄英开始思考侨城青年旅舍的改变之道。






02

好吃、好喝

好住、好玩

青旅是可以很活泼的



“我希望通过一些改造,让现在的年轻人关注到原来青年旅舍不是70、80后的事物,它是与时俱进的,也是很活泼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会不断适应年轻人新的需求。”



在对新时代年轻客人的需求与喜好进行探索、调查与思考后,黄英和团队对侨城青年旅舍开展了一系列更具创意与趣味的更新变化,在对空间、配套进行整体改造之余,也全面提升了各项服务的细节及品质。


改造后的侨城青年旅舍一层,室外空间被扩大,拥有了一座舒适的小院,原先零星散落的小型桌椅被整齐排列的白色方桌取代。室内空间的动线划分得更加仔细,过去,青年旅舍的前台与花店、用餐区混用,改造后则将前台移到了建筑后方,正门进入的长廊则保留餐饮功能,这样便有效地分流了住宿和非住宿的客人,使空间更加井井有条,体验上也更加舒适。



(←向左滑动查看)

○改造后的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空间的功能划分更加细致



这些更关注使用者感受的设计,是黄英及青旅团队结合多年的运营经验,与设计师高高共同完成的。高高既是设计师,同时也是青旅的运营者和爱好者,熟知客人们的喜好与空间实际的功能需求,因此他能够通过空间改造上的巧思,将体验与设计融于一体,并将青旅轻松而自由的氛围分享给每位客人。


另一方面,黄英结合青旅客群和园区受众的需求,延续并升级了青年旅舍最重要的配套——公共空间,在原本开放的厅堂空间里,新增阅览室、放映室,共同整合为“青旅食堂”的概念,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每一位住宿的客人,都可以使用“青旅食堂”,有趣的人们可以在这里聚集,好玩的事可以在这里发生,想要独处的“i人”,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 青旅的公共空间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黄英始终在调整和适应着。除了侨城青年旅舍,黄英还在蛇口经营“6号花园”别墅酒店及餐厅,高性价比的餐食和优美的环境,让它成为了许多客人心目中的宝藏小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黄英摸索出住宿结合餐饮“两条腿走路”的经营策略,于是便将这个品牌经验引入侨城青年旅舍,成为如今的“6号花园餐吧”。


除此之外,黄英还在餐饮的基础上,特别加入设计师高高的酒吧品牌“高高小酒”,共同延长着晚间的放松时段。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是园区内工作的“园驻民”,还是附近的上班族,都可以放下工作,到这里点两杯小酒,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地方叙叙旧、聊聊天,完成一次身心的“充电”,这里也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一个有着综合体验的社交“第四空间”。


*第四空间:包含了工作、生活和社交的功能,自提出后便成为体验类型消费空间都在尝试的方向。


○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



“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在餐酒配置和定价上也有巧思。店内近一半的酒饮定价都控制在200元以内,餐品会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夏季提供更多口感清爽的菜品,春、秋冬季则调整为更加香口热络的菜品,同时保证主菜单菜品的质量,希望能够给到客人更多元、更高性价比的选择。“好生活没那么贵,我们希望能营造出自由、轻松的氛围,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来。”


○“6号花园·高高小酒”的菜品与酒饮,为客人带来夜生活体验的多种选择





03

在梦开始的地方

和有趣的朋友相守



“这个园区是很多人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大家一直都坚持停留的地方。这里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独特的,整个区域里的人是互相支撑、互相守望的。”


17年来,园区丰富的艺文活动、活跃的文化创意机构和持续生长的创意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黄英也和许多“园驻民”成为了朋友。与因友情一同延续的,还有不断生发的灵感、跨界创意碰撞产生的有趣事物,他们在梦开始的地方坚守,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步入“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的客人,很容易就会被白墙上悬挂的画作吸引——目前,一场名为《滕斐在青旅6号花园 喵~》的展览正在6号花园的空间中展出,带来近十幅由艺术家、音乐节策划人滕斐用iPad创作的画作,在纯净的空间中呈现出一系列富有生活况味的景致。


据滕斐介绍,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生活周边的灵感与故事。在家、在园区、或是某些休息的间隙,滕斐信笔画下某地的花草、风景和动物,也在笔触的勾勒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改造后的侨城青年旅舍,空间更通透明亮了,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空间,我很高兴我的作品能够在‘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展示。”滕斐说。



实际上,这场展览是几位“园驻民”共同促成的——园区入驻机构白墙视觉的主理人王晓勇与黄英曾有多次合作,在他的提议下,白墙视觉以纯棉的艺术手工纸张和收藏级别的艺术微喷,加上简单大方的装裱,最终把一幅幅笔触灵动的作品,送到了6号花园的“白墙”上,完成了一次“园驻民”间的“梦幻联动”。“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开业当天,画展也正式面向公众亮相。黄英感慨:“斐叔是一个很有生活厚度的人,他的作品很有深意,让我们的空间一下就温暖了起来。”


○滕斐作品陈列在“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的空间


○滕斐作品陈列在“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的空间


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待了近20年的黄英,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看来,园区是独特的,园区里的人也是。她说:“园区有许多主理人经营着他们的创意空间,像是旧天堂书店、黑邮票爵士俱乐部、B10音乐现场等等,他们对这个区域的创意生态贡献很大。”她也期待着,“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未来能够继续成为老朋友们的“社区食堂”,有意思的活动和想法,都能在这里落地。






请您用一句话来形容OCT-LOFT?

黄英:变化。时代在变化,园区也在变化,我们都在这些变化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但园区的主理人们还在坚持,大家都愿意留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应对这些变化。





从2006年到2023年,与OCT-LOFT同岁的深圳侨城国际青年旅舍,在园区走过了17年的岁月。作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园驻民”,黄英还在坚持着。坚持在这个地方,坚持一家青年旅舍的运营,坚持长达20多年的热爱,坚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留下人与人之间的印记。

 

在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世界里,黄英有着灵活变通的经营策略,让侨城青年旅舍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唯一不变的是她心中对青旅文化的热爱,和她憋着的一股劲儿。正如她所说:“一线城市里的青年旅舍,我们算是仅存的三、四家青旅之一,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幸运,但对于青年旅舍这个概念来说,是一种遗憾。做青年旅舍肩负着一定的担子,但我希望能够把青年旅舍这个旗帜扛下去,多坚持一下。”



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香山东街7号101(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青旅食堂)



部分图文资料由6号花园餐吧·高高小酒惠允使用。

文章版权归OCT-LOFT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转载请联系后台。




往期阅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