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电影即将燃爆银幕,阿加莎·克里斯蒂大神创作的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11月10日,中国将和北美同步上映。
《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的是发生在著名的东方快车上一桩命案,同车的大富翁雷切特被人谋杀在自己的包厢里,就在大侦探波洛的隔壁。恰好,在前一天,他曾向大侦探波洛发出邀请,希望得到庇护,因为有人要杀了他。波洛展开调查,这列车上的每个人似乎都有作案嫌疑……
作者阿加莎是位极为高产的英国侦探小说家,正式出版了66本侦探小说,而这部被公认为她最杰出与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一部:1974年,美国拍过一个电影版本,2001年又拍过一个电视版,日本、英国也各拍过,甚至还有同名电子游戏。
这样一部大众熟悉的著作,在2017年《东方快车谋杀案》的阵容出来时,还是把大家惊呆了,我们所熟悉的巨(戏)匠(精)型演员都被拉上了这列东方快车——肯尼思·布拉纳、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丹奇、米歇尔·菲佛……
电影卡司阵容强大,导演正是著名的英国导演、莎翁戏剧大师肯尼思·布拉纳(对,他还扮演了主角大侦探波洛),至今没有人像他那样全才,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服装设计这几个完全不同的奖项提名。
算一笔账,导演和演员加起来所获得的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表演奖项多达76个、各人所获各类提名相加更是高达数百,奥斯卡戏骨级的演技大比拼必然精彩纷呈。
果然如传说所说,只有能诠释高难度角色的真演员才能入选成为《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角色之一。
但是,你以为参与的演员就只有这些吗?
随着上映时间的临近,片方也逐渐公布名单,为饰演爱德华·雷切特的德普配音的是中国演员王千源。
约翰尼·德普在电影里饰演一位貌似成功的美国商人,但他的眼神透露了一切:犀利,却透着狡猾与危险。实际上,他发迹之前是罪恶多端的匪首,靠偏门生意发迹。
而给他配音的王千源呐,丝毫不逊色。豆瓣和知乎上已经有人提到王千源演的角色是继冯远征之后让他们最害怕的人,继《解救吾先生》里的冷血绑匪华子之后,他又一次扮演《破局》里的陈昌民,妥妥吓坏了郭富城和观众们。
王千源自己也说了——陈昌民这个角色是个独狼,是个与众不同的坏人。但导演的表述更为恰当,陈昌民就是个邪恶的疯子。
全片有两场他虐打郭富城的戏,不是简单的打,是虐,从生理到心理全方位的虐,让你有一种不通过血腥画面就被勒得喘不过气来的恐惧。
一场戏是在厕所里发生,另一场戏里,王千源进门时在门口“喵喵”叫,破门而入,他没有一点在怕的,仿佛杀人不是必须,而是爱好。
被炸后,郭富城以为自己可以重回原有平静生活了,结果穿着被炸破衣的王千源又出现在他家,第一件事竟是找吃的,一副对郭富城如瓮中捉鳖的自信,一种碾压式的邪恶。
据说,这段戏是王千源拍戏时自己想到的,他觉得,人都饿惨了,必须要吃饱才能有力气慢慢收拾对方。
大家都知道,王千源的偶像是李雪健,李雪健有两句座右铭: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这一辈子,只想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演员。
但凡有这样的演员,多半依靠的并不是天赋,而是经年细致入微学习后的职业。
王千源本名王锦鹏,他是2006年才改名王千源。本来,“锦鹏”寓意着世俗上的成功。改名在娱乐圈很常见,但他倒不是为了转运,只是自己很喜欢那个“源”字,因为世界万物皆有源头。
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成名虽晚的演员,和我们窥视娱乐圈百态时见到的种种并不相同。
父亲王早来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从小在剧团大院长大的他,耳濡目染的是老一辈艺术家们对专业的热爱,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那些记忆:六点半的演出,老一辈艺术家们会提前一小时就到;演个乞丐,他们就拿个茶缸子到基层体验生活。
1993年,王千源进了中戏,当时的娱乐圈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庞大又复杂,每年拍得戏不多,他所在的班后来也就没怎么出明星,很多人熬不起就纷纷转行。没有长一张漂亮明星脸的王千源,因此也很珍惜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机会。
他曾说,这些东西给了他很多养分,“那种养分就像种一个东西,不能第二天出来,若干年之后说不定就出来了。”
演《解救吾先生》时,他演的绑匪华子蹲过监狱,持有过枪火、炸弹等杀伤性武器,干过多起绑架、撕票,还计划过抢银行。就这样一个人物,演得过关和演得精彩还是有大区别的,导演丁晟说找他的原因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挺邪性的东西”。
他给绑匪华子的定位——丧家之犬,就像垃圾堆旁的野狗,骨瘦如柴、肮脏,因困厄而狰狞,充满为生存不顾一切的欲望,但他又是个小人物,只能通过犯罪来快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他一直把自己封闭在剧组里,不跟家人接触,怕温馨的气氛破坏悍匪的体验。在现场也是,他虽然跟吴若甫、刘烨、刘德华比较熟,但很少交流,保持一定隔阂,毕竟警匪有别,怕那种熟悉感出现在自己的眼神里。
王千源在回忆在拍最后一场审判戏时这样说,
“为了要表现出绑匪的绝望,七天没洗澡,那个油腻啊,那个酸臭啊,那个粘连啊,头一天晚上喝酒喝到天亮,苍白、萎靡、绝望自然就出来了。然后当你有那种感觉的时候,你在化妆每一天照镜子的时候,你会一下就有那种代入感。”
当他被判死刑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时候,他哭着说,“这辈子就算了啊,下辈子我再孝顺您啊!”
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能在片中被枪毙之前时,演出从似笑非笑,到绷不住的悲恸,五官扭曲,层次分明感情,真演员才会如此在演戏时懂得如何把握人物的分寸。
跟他对戏的刘德华多次说,“王千源演得叫我没话说。”
从《解救吾先生》到《破局》,好象阴狠危险成了他的风格,但他毕竟是个职业的演员啊,这只是他表演路上的一小部分。
1998年,有部现代都市剧《致命邂逅》,里面有辛柏青、袁立、廖凡,王千源演包二奶的大款。王千源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喜欢女主角涓子,一群帅男美女中突然有他这么一个,有点突兀的形象,却能击中观众内心的柔情——全剧只有他这样的男人才值得嫁,爱一个人爱得有情有义。
之后,再有印象的是《空镜子》,这次出场机会就一集,但并不耽误他的表演。作为女主角陶虹的相亲对象,张波的同班同学陈果仁,这次他演得是一个女性化的男人。他的轮廓是典型东北男人的刚硬、高大,可他偏偏能给你自然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含在嘴角的微笑以及翘起的尾指。
没过多久,他在另一部电视剧《浪漫的事》又演了一个配角,女三号的丈夫,一个结巴,但是非常硬汉。据说,他曾给打《自然之友》的电话,又跑去三联书店翻书体验,他曾接受媒体访问时讲到这段经历,“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磕巴’不是这个戏主要的成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对动物好,动物对我好。对人好,有时候借钱,不还我,还骂我。我进城就磕巴。”
其实,演员做成什么样,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他演过的无数小角色,不论他在生活是否就有这样的气质还是只是戏剧中创作出来的必要点缀,他都认真对待,企图打造一个独特的角色。
这么说吧,当大部分人在交行活时,他在给观众一个超值的体验。
“那些一场戏、两场戏的角色,我也都是当男一号创作的。你演的戏多了,各种角色就在你身上留下了记忆。比如说我当群演的时候演过农民,那我现在又要演农民就可以拿过来用。我不是只演一种角色就定型了的。那些小人物,咱演得多了去了,那我放大了一下,把以前的戏拿过来演,没问题吧?”
这也能理解,他为什么演什么角色都能让人觉得精彩。
比王千源低两届的张猛看中的正是他身上的独特性,张猛说,“我觉得千源身上有百变的东西。每当你创作一个角色,实际上你会放心把全身心的都会托付给他。”
张猛和他合作的电影《钢的琴》,他扮演一个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跟朋友组了个乐队,给婚礼葬礼上吹拉弹唱,勉强糊口。前妻跟了有钱人,要跟他争女儿的抚养权,而女儿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架钢琴。对陈桂林来说,有了钢琴,才能保住女儿。这些是他在寒暄时说的话,典型东北人的贫嘴背后是一片唏嘘,90年代下岗潮至今仍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你可以感受到他或者他们,当年的落魄、卑微、骄傲和执着。
无奈之下,陈桂林拿着一本《钢琴制造》,向钢厂退休的工程师请教,最终钢琴做成了。
虽然他们这一行为并改变不了什么,但借用《老人与海》中最经典的那句台词: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
《钢的琴》让他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帝,却并没有一炮而红,对他来说已然足够,他欣慰自己20年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但这部电影依然是他的演员生涯中不折不扣的转折点,“他拿完影帝之后,还不是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但在电影圈子里面,他是人人都想用的演员。”张猛说。
那之后,《绣春刀》、《黄金时代》、《太平轮》、《解救吾先生》、《健忘村》、《破局》……更多的机会找上门来。
这中间每一个角色依然让人为他喝彩,他把演戏当成了乐趣,在塑造角色时,别人都说自己是在放飞自我,只有他,精心设计过的表演,然后以外在的自然轻轻掩住,给你一出好戏。
在这个年代,出名的方法无数,有人靠脸,有人靠炒作,有人靠金主,也有人靠运气。
这固然是商业社会的常态,但一个演员若要得到大众的尊重,只有一条路:演好戏。
无论世界如何千变万幻,这条普世真理经久不衰。
找一个好的演员而不是“明星”配音,是电影敬重表演,也是电影成功的决定因素。毕竟,配音工作是需要演员凭空去调动角色的情绪,难度非常大。何况,德普的表演也是多年来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早期的《剪刀手爱德华》里爱德华的天真又痴情,还是《加勒比海盗》里杰克船长的癫狂、机智……不管扮演什么角色,德普都能自如调动出角色的独特气质打动我们。
但这对于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诠释了若干高难度角色的王千源来说并不在话下。或许,这也是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选择他来担任配音演员的原因,他能演好戏,必然有人托付重任。
而能够从真·演员的角度去挖掘一部真·电影的深度与内涵,比起仅仅使用“流星”去提升所谓的宣传效果,也算是当下的一股清流。
当德普与王千源两位演技派,通过声音的方式“神交”,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猜这电影绝不会难看。
11月10日,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