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并颁奖。我省优秀蒲剧演员梁静凭借在蒲剧《精卫填海》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摘得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荣誉。从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到中国戏剧“大梅花”,这位来自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的青年演员,用20多年的奋斗与沉淀铺就成长之路。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现场
台上这位扮相俊美、双剑翻飞的演员就是来自山西省临汾市的青年演员梁静,此刻她作为新编蒲剧《精卫填海》中的主角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台上,她的唱腔高亢醇厚,武功精湛有力,引得台下观众惊呼不断。
《精卫填海》总导演 林为林:武功的技艺、声腔的技艺,与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才能做得好《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剧本历时三年精心雕琢,戏中每句唱腔、每个武功技巧,梁静和他的团队都打磨了上千次。三年的精益求精,才有了舞台上的华美绽放。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演员 刘晶:她这个人用我们俗话说就是“一根筋”,“一根筋”筋到哪呢?就是有些开打中间有个动作,或者是最后我们亮相的技巧不合适,她就要一遍一遍反复地练,不但她自己要练,她带上你一块练,有时候咱就坚持不下来了,她还不行,咱俩必须得配合好。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演员 关佩:在有一次排练《精卫填海》的时候,她的腰伤给犯了,然后我就发现她跟平时有点不太一样,等大家都走完以后,她一个人就蹲在角落里。我就问她,“你咋了?”她就说,“哎呀,我的腰有点难受,坚持不住了。”在我们参赛的前几天,甚至是当天,她都还在练习,比如她的出手,还有她的唱腔、念白,上台之前她都在那研究。
凭借着一股“一根筋”的劲头和对蒲剧艺术的赤诚热爱,梁静数十年不断锤炼技艺,最终在戏剧表演艺术的荣誉殿堂夺得佳绩。
观众:文武兼备、刚柔并济,我觉得非常精彩。翎子功真的是非常的绝,真的配得上摘这一朵“梅花”啊。
观众:她声音很清脆、很高亢,但是又大气磅礴,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就是就听不够。
梁静出生在蒲剧之乡临汾,12岁考入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主攻刀马旦。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2002年,年仅15岁的梁静以蒲剧《火凤凰》的出色表演,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奖,成为临汾第一朵“小梅花”。
秉持着对戏曲的热爱,她不断磨砺自己的演技,一步步成长为蒲剧界首位“80后”梅花奖得主。从“小梅花”到“大梅花”,梁静的艺术成长之路是临汾千年戏曲文化的丰厚滋养与培育体系的双重赋能,也离不开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梁静:获奖对于我来说它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鼓励,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鞭策和责任。我作为青年演员,我应该给大家做好榜样,继续向各级的艺术家、各个剧种,我们学习他们的优点,为我们这个蒲剧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青年演员应有的贡献。
特别推荐
更多精彩
请关注“临汾广播电视台”视频号
版 权 声 明
任何平台及个人转载“临汾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原创及独家发布的内容(文字、字体、图片、视频),须获得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