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脱离”黛玉之后的人生

陈晓旭:“脱离”黛玉之后的人生

三联生活周刊 内地女星 2017-05-13 22:19:33 581

陈晓旭说自己像黛玉、也欣赏黛玉,是因为“从头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没有被污染,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种世间的贪欲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

在她看来,世上只有两种人——迷茫的人和已经觉悟的人。“而一个假名的我,就像一滴水珠那样,渐渐地澄清,汇入弥陀慈悲的愿海,成就博大与永恒。”

“我再也没有演戏的冲动”



演完林黛玉之后,20出头的陈晓旭居然并没有超越这个角色的愿望。她甚至不认为自己适合做演员,仅仅因为自己与黛玉太相像、太相通,才有了这样的表演因缘。

她发现生活并不容易。“林黛玉已成为我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三年的时间,我无事可做。在北京漂泊,多次面临搬家的窘境。”

因林黛玉得名,陈晓旭自然成为公众人物。但自小只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的她,完全不热衷于社交活动。“比如说有人喜欢请我吃饭,或者有人愿意跟我交往,这些对我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的迷茫来自不能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


《红楼梦》剧照

虽然没有多少碰壁的经历,但是陈晓旭在几年漂泊中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合演艺圈,“我是决不会去讨好导演找戏的”。看到身边一些演员生活非常丰富,八面玲珑,她既然不是到处交际的人,竟然干脆就在家里读书,“没有那种很急切想去演戏的那种感觉”。在内心里,她愿意让黛玉成为自己表演上的经典符号,没有去接其他角色的冲动。

陈晓旭几年前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说,她当时就认为自己作为演员缺乏激情。职业演员应该有的天赋她并不具备,除了林黛玉这个角色,其他时候过于理性,很难动情。既然无法超越,就彻底抛离。没有机会的时候陈晓旭可以在家里静下来读书,“去认识自己,究竟我自己适合做什么,我觉得只有真正认清自己,然后你才能选对你自己的路”。很快,陈晓旭就感慨道,“《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发现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使我不能继续演艺事业。为此,我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抢得先机的广告女商



1992年陈晓旭和男友郝彤创办广告公司时,只是朋友的偶然介绍,“实际上它是我安身立命的一个机会,但是当时我不知道,因为觉得广告离影视很近,在我朋友的鼓动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广告公司,没想到从那时候开始才真正的发展,到后来成为一个事业”。

陈晓旭独立承包长城国际广告公司的制作总部时,与她签约的董事长说了这样一句决定性的话,“你是名人,我放心”。后来成为陈晓旭老公的郝彤对记者说,他俩当时什么都不懂,连广告代理是什么都不知道。长城国际当时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以做展览为主,在业内很有名声。

1984年就进入广告策划行业的《广告导报》总编凌平说,上世纪90年代前,广告行业是国家限制发展的,实行批准制,一般一个城市只有一两家。到了90年代开放,实行申请制,一下子需要大量的广告人才。而当时的制作公司、播出平台都不多,也缺乏专业的广告人,所以很多与摄影、美术、影视相关的人大量进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名人效应在广告行业中有着放大作用。凌平说,那时候广告行业不太规范,人们对媒体信息了解少,也缺乏阅读率、发行量这样的专业数据调查,没有中立调查公司的监督,人脉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晓旭的第一个客户出现在一个月后,那是一家药厂,客户对她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陈晓旭最大的客户是合作了11年的五粮液集团。陈晓旭说她是一个喜欢冥思的人。传统的头脑风暴法很有效果,但大多数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独处的时候产生。后来陈晓旭创办了世邦广告公司。“这印证在我为‘五粮液’——中国最著名的酒业集团做广告的时候。他们想推出一种新产品——五粮春,并希望在前期以‘五粮液’的品牌来带动新品牌。我采用了中国古诗中的经典词汇‘系出名门’来做推广。以‘秀其外绝无奢华,慧其中内蕴悠远’的诗句赋予物化产品以鲜活的形象感。现在,这个品牌连同广告语‘名门之秀五粮春’已经几乎和五粮液老品牌一样知名。”

凌平分析说,陈晓旭刚开始代理五粮春时,正是广告业利润非常大的时期。“一般广告代理费是15%,现在竞争激烈后,很多公司是零代理。而当时世邦公司一年代理五粮液集团5000万至1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拿个三五百万完全没问题”。对广告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媒介资源和客户资源,陈晓旭有了“五粮液”这个资源后,也就有了稳定的收益。



陈晓旭的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五粮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招标广告的投放。后来另一家广告公司加入竞争,负责招标段以外的广告投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套的“著名企业音乐电视展播”栏目。凌平认为,可能是陈晓旭后来又投资电视剧拍摄,而没有潜心经营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以致五粮液好些业务转向其他公司。不过以世邦年营业额两亿的实力,“仍然是中国第一线的广告公司”。

郝彤告诉记者,世邦目前的经营仍然非常好,公司过去十年的业绩每年以20%~30%递增,也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优秀广告公司之一。

陈晓旭虽然在专业上活跃于广告界,本人却非常低调,极少在公众面前出现。凌平说,他所在的广告媒体举行评奖活动,大多数广告公司都乐于参与,非常愿意宣传自己。但是陈晓旭很长时间的答复都是没兴趣。陈晓旭也说,“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样——太自我了,别人都不欢迎我,记者对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理你,或者说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直到2004年陈晓旭才偶尔接受媒体采访,后来偶尔也会提到世邦公司的名字,品牌意识比以前强。凌平说,毕竟1987版《红楼梦》影响深远,不断重播,陈晓旭如果愿意和别人去抢资源、抢客户和名声,是非常容易的,“但这并不是她的性格”。



在外人印象里,陈晓旭比较内向,“就像古典小说里走出的人物,说话也轻声细语”。凌平的杂志社多次采访过陈晓旭,几乎每次都是她提供照片给杂志发表。有一次凌平安排摄影师去拍摄,但她只准拍摄她的侧面形象。当摄影师正面拍摄她时,她就转过脸表示抗议。“她也不会去直接阻拦,但是会转过脸去,我感觉她是那种很坚持自己的人,做事情要求非常高。”最后陈晓旭对摄影师拍的照片全部不满意,还是要求登自己提供的照片。凌平从没有见她笑过一次,“她对陌生人不是很放得开”。陈晓旭自己也说过,虽然在商场摸爬滚打十几年,见到生人仍是拘谨。

顺从真心本性



陈晓旭称自己一度很专注于财富积累,身为家中长女,希望通过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1999年,陈晓旭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清净仁爱世界的无限向往。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

从陈晓旭的性格和经历来讲,对佛法的痴迷也并非偶然。陈晓旭说,“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一向爱书的她,从小痴迷文学经典,经商后唯一的爱好也就是读书。“我没有任何娱乐和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很少,我就是不喜欢从电视和互联网上接受知识,我觉得读书实际上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因为它可以让你静下来,然后去深入地体味。如果从电视上或者从互联网上去获得知识,你要看很多杂乱的,甚至是垃圾的东西,从中筛选,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现在电视传递的东西很多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有时候它会误导,经后人编纂的东西实际上有很大偏差,所以我现在的补充自己还是从书上获取知识。”

陈晓旭认为自己学习佛法后,“内心有变化了。一个人一辈子固守性格不肯改变,实际上也是一种愚蠢。当我意识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时候,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很难相处,我觉得应该有勇气去改变。这种改变来自我读到的圣贤的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经典著作,它们会教你怎么做人。虽然我们不能达到这些标准,但是要不断地去追求”。

成为居士后,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曾经与陈晓旭有过佛法采访的接触,一次是在香港,净空法师的电视台邀请王鲁湘去做节目,陈晓旭做主持。另一次是去年在杭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王鲁湘与净空法师又有过一次深谈。“这两次活动陈晓旭都积极运作,她是名人,又是商人,在佛友中号召力非常强。她那些参加佛事活动的朋友,也是各行业非常成功的人。她们在一起相处非常快乐,我和净空法师谈佛,她们在一旁虔诚地听。”



王鲁湘记得,在和净空法师探讨的问题中,陈晓旭关心的多是当下的热点。比如家庭教育,陈晓旭关心,“现在我的好多朋友,他们的孩子3岁之前就被交给保姆或是家中老人,到了上学年纪干脆交给寄宿学校。虽然找的寄宿学校都是很贵、很好的,但我觉得完全交给别人,自己不负担任何父母的责任,您说这有什么恶果?”陈晓旭也关心艺术院校爆满,“家长也向孩子灌输功利主义的教育”,希望一夜成名,付出少,回报多。她还关心企业文化的建立,王鲁湘说,“净空法师是一个非常入世的人,作为弟子的陈晓旭,实际上也变得越来越入世,关心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

与陈晓旭一家十分亲近的佛友明月居士提到,“事实上,学佛后的陈晓旭一直是个乐观快乐的人,也是一个很智慧的女人。她说话时常常爆出的幽默,完全不是黛玉的风格了。有一次说到我们死后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就可以不受轮回的痛苦,她说:‘我们往生到净土让怨亲债主无法找到吧,就像手机不在服务区。’”



明月居士说:“我唯一看到不和谐的一次是,她忙碌着组织开一个电视剧策划会,当时我明显感觉她那种内心宁静被打破的不情愿。我也有一丝失望,难道她就这么一生忙碌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吗?现在,她终于放下了。”明月居士认为,从事业和情感探寻晓旭出家的动机,如同煮沙成饭,是注定没有答案的。在他看来,陈晓旭夫妇舍弃小家,成就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大家。“一个亿万富翁一个上市公司,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个小小的肥皂泡,是无常而短暂的。而一个玄奘一个鉴真,却利益众生数千年而不衰。而今再逢盛世,佛门人才青黄不接,正需要有智慧和能力者献身其中,出家正是献身佛教的专业手法。”他认为陈晓旭夫妇出家的目的,一是了生死,二是度众生。

净空法师在陈晓旭出家后也提到,陈晓旭夫妇知道他希望能培养一些年轻的、真正弘法的人才,因为中国的儒释道在全世界都缺乏师资,真正好的师资都没有了,所以想培养至少10人,儒释道都要学。儒释道现在没有传人了,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当他提出这么个意思,陈晓旭和郝彤便想参加。“学经教是不容易的,必须争取24小时投入,要真正发心,要舍己为人,有一点名利心就训练不出来,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放下了。”

即将于几天后出家的郝彤对记者说,其实“放下”谈何容易,他和妙真法师也经历了逐步改变的心理过程。今年春节这几天,两人做出决定,“一旦跨出那一步,就瞬间释然了,我们不是出家避世,而是积极与大家分享佛法的智慧,下半生的事业将更有价值”。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9期,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图

一键订阅「陈晓旭的红楼梦宿命」

(本专栏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关于陈晓旭的所有独家报道和封面故事。 
以及"宝哥哥"欧阳奋强对87红楼和陈晓旭的回忆音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