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错话了?别羡慕汪涵了,快来给自己的口才练级吧!

又说错话了?别羡慕汪涵了,快来给自己的口才练级吧!

内地男星 2016-05-27 12:44:30 175



谈到说话的艺术,不自觉的就想到了去年《歌手3》现场直播舞台上因某位名人临时退赛,主持人汪涵临危掌控,用一席慧语机智救场,成功化解了一场播出事故。网友们纷纷点赞,并评价说:“安排时间,安抚观众,表明立场,很含蓄的讲话不失分寸,淡定从容。”同时调侃“汪涵才是最大的赢家”。




有人说,说话多简单啊,嘴巴一张一合配合好舌头的律动就可以了,但要把话说好,就大有学问。要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需要的不单是一份聪明,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试想如果当时舞台上的主持人是你,你会做到像汪涵一样把控住局势,成功挽回一场危机吗?因此把话说好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境界。



中国人历来讲究说话的艺术,古人甚是如此。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学生就对身旁的老师说:〝您听,他们在讲道。〞



王阳明说:〝不,他们在骂人。〞



用天理、良心要求自己是讲道,要求别人就是骂人。与人相处,〝讲话〞是一种深入实际的修行,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善行。是非常因讲者、听者、第三者无心地搬弄,而产生恶性循环。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大家彼此聚在一起,不要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破坏掉这难得的善缘。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多余的废话,却是导致是非烦恼的因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业。一天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授演说技巧,为此大谈演说如何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古人说:〝一言折尽平生福。〞说话谨慎实在是修身的关键。


讲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互相传递悦耳的爱语。但日常的谈话中,很多措辞实在值得注意,比如:



〝是我让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或许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的含义,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否则不但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真是辜负中国文字之美。




在西方国家中,男士以绅士而自豪,女性则讲究要淑女。西方人在说话上极其讲究技巧。他们知道怎么表达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例如说:

先“恭维”后“不过”

1. 美国人对别人的建议或忠告,多半不会马上答复。即使不想采纳,通常也会客气地说:You have a wonderful idea,but have you thought of it another way﹖你的主意很棒,不过你是否想到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考虑呢?

2. 西方人婉拒别人的邀请,也是如法炮制。

Thank you for asking,but I have to do something else tonight. 谢谢邀请,但我今晚要办其他事情。或把Let me think about it.作为缓冲或推辞的藉口。


多用积极正面的语气

西方人为了使对方感到乐观、积极、很少用消极语气(即句子里不含NoNot)。例如:I will try whatever I can. 我会尽力而为。

如果说:I'm sorry I can't help you.似乎较消极了。


使用委婉语

有时为了表现得文明、高雅,有人也在推敲用字巧妙,于是一些赏心悦耳的字眼也相继出笼了。例如:不说ugly,而称之为homely;胖不说fat,而说成heavy-set;“家庭主妇不说houseife,而说成homemaker等等。


西方人谈吐重视斯文雅致,喜欢说些别人爱听的话,尽量避免忠言逆耳。可见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绝对的。掌握了讲话的艺术,在恰当的时机就可以转忧为喜,化腐朽为神奇呢!


『△整理自网络,原创不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若有侵权请联系』

心计学

XinJiXue1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心计是一门学问,一种智慧,心计是一种用来观察别人,保护自己的生存原则。~~每天懂得一点心计学,每天进步一点点。~~快点关注吧!!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