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国际“疫苗大战”是医学 也是政治

陈冰:国际“疫苗大战”是医学 也是政治

直新闻 内地女星 2020-09-06 21:45:35 330

直新闻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上,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目前该疫苗正在海外进行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有望年底上市。

直新闻:陈先生,国产新冠灭活疫苗亮相中国国际服贸会引发外界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给选民带来“十月惊喜”,新冠疫苗可能在10月底上市。中美和其他国家好像在展开一场疫苗大战,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陈冰说的不错,一场全球性的疫苗大战正在静悄悄地展开,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是显而易见。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保持着科学态度,没给出具体的上市时间,只给出具体的试验进程和数据。美国的疫苗试验也在有序进行,不过加入了较浓厚的政治色彩。特朗普试图把疫苗研发作为自己的竞选武器,以显示自己在疫情防控上很有成就,迫不及待地宣称要给人们“十月惊喜”,要在大选投票前夜让疫苗上市。


不过,美国传染病学者认为,“十月惊喜”恐怕不靠谱,美国疫苗第三阶段在年底完成才是合理的。为疫苗安全上市做准备,美国疾控中心也要求各州紧急建立疫苗配送系统,以便在11月1日前投入运营。疫苗的冷链储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程,美国人提前准备也情有可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8月份的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约有165种疫苗处于试验阶段,26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六种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三种来自中国。英国和美国分别有一款,以及一款德美联合研制。


可以说,中美是疫苗大战中竞争最激烈的双方。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疫苗研发也很前沿,今年5月美国花12亿美元预订了3亿剂,占产能的三分之一。另外俄罗斯的疫苗也充满了戏剧感,上月就已经对疫苗核准执照,是全球第一个生产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但其可靠性备受质疑,有抄近路走捷径的疑虑。


周五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了俄罗斯的试验数据,其中说每一个接受疫苗测试的人都产生抗体抵抗病毒,而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这为疫苗大战带来新的烽火,但是距离疫苗最终上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总之,各国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都在为新冠疫苗而苦苦鏖战。


的疫苗首先上市,谁就能率先拯救本国民众,谁就能率先恢复经济,谁就能夺得外交制高点。同样,谁的疫苗先上市,谁的疫苗更可靠,谁的疫苗产能大,谁就能挣更多的钱。疫苗问题,既是医学的,也是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甚至说,疫苗竞赛是综合国力的全面考验。



直新闻:有一种说法叫“疫苗民族主义”,或许是引发疫苗大战的原因之一,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特约评论员 陈冰我们说疫苗大战是医学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就是说疫苗研发的快慢、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声誉是密切关联的。有了有效的疫苗,就能更快地阻止新冠病毒的流传,就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的贸易、旅行或者人口流动状态,也就能更快地恢复经济。


像美国那样猴急猴急地要疫苗提前,并且设法预先拿到全世界的疫苗,就是因为疫情防控迫在眉睫,呈现出明显的 “疫苗民族主义”倾向。各国首先要在本国进行有效防控,自扫门前雪,也是情理之中,出现“疫苗民族主义”“疫苗国家主义”,似乎并不奇怪。


但是“疫苗民族主义”也有较大的副作用,就是各国医学界之间的合作减少了,各个研究机构相互隔绝,缺少交流就会形成彼此封闭,可能会影响新冠疫苗上市的速度和质量。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而单干,不与世界合作,就是“疫苗民族主义”淋漓尽致的展示。


从各国的疫苗研发进展看,包括走在前沿的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那六七种,在18至60岁的健康人体身上,疫苗似乎是安全的,但是只确定安全42天,之后就不知道了。对于新冠病毒高危人群,特别是那些超过60岁的老年人,疫苗是否安全不得而知。


新冠疫情防不胜防,除非地球人都安全,我们才能安全。所以超越“疫苗民族主义”,走国际化合作道路,对全人类的疫情防控是有利的。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个人认为,要超越“疫苗民族主义”实在是很困难。



直新闻:中国外交部官员批评加拿大是唯一迎合美国拘押并引渡孟晚舟这一荒谬想法的,指出孟晚舟事件是当前中加关系的主要障碍,你认为加拿大会搬开这个障碍吗?华为今后能顶住美国压力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都对加拿大配合美国逮捕华为孟晚舟提出批评,明确告知他们替美国抓人就是中加关系的主要障碍。这实际上是正告加拿大应当改正错误,搬掉障碍,释放孟晚舟。通过这次交流,中方再次声明逮捕孟晚舟是美方为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遏制中国发展一手策划的严重政治事件,而不是什么司法案件,加方充当了美方帮凶,犯下严重错误,致使中加关系陷入严重困难。


到现在为止,加拿大并没有正式回应,好像还没有改错的打算,释放孟晚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更大的问题,就是华为能否顶住美国制裁的压力,继续发展。如果美国在9月15日彻底断供芯片,对华为的打击肯定不小,但美国一样也要接受阵痛,比如要替换华为、中兴在美国偏远地域的网络,得花18亿美元。还有,给华为供货的美国公司价格高、量大,他们自身也会为失去用户而叫苦。

我个人认为,美国大选之后,无论谁当总统,都得面对华为问题,或许还有转寰的余地。但华为好像已做好了最坏打算。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将是长期的,因为华为是中国科技与全球化的领导者,是中国企业界的旗舰。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和制裁,是不会手软的,会迫使华为撤离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当然,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以及亚洲市场,是足够养活华为的。华为是可以继续前行的。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点“在看”才能收到即时推送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