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和虞集

胡歌和虞集

虎嗅APP 内地男星 2023-09-03 21:14:16 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水姐(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上海作协会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周末双人物盲盒,继续开启。

这周胡歌被讨论得很多,因为8月29日凌晨1:18分,他在深夜黯然神伤,可能是秋天来了,伤春悲秋吧。

他在微博发文称:“我尽量保持冷静,我对不起好多人,我希望对得起这短暂的一生”,然后配了一张不修边幅的,右眼伤疤明显的照片。

随后,他删掉这条,转而发了一张熊猫牵着海豚气球和狗在大草原上散步的照片,似乎也可以解读出很多内容。他这“一删一增”,加之前面说的“五年不拍戏要做有意义的事”、关注环保、要发新电影宣传等等,总觉得,现在,一个人的内心似乎都可以牵出很多世态变化来。

只是人们都活在表层及弱关系里,真正故事里的主人公内心深处如何起伏不平,社会心态如何沧海桑田,没有人会去深究。

忽而颓废,忽而正能量,现代人常常情绪变化无常,而这往往不是单纯心理学、逻辑学、精神科能够解决的,也不是“这个人、这件事、这只猫好治愈啊”等治愈主义能够解决的。

因为一个人的自我修炼和发展,本就是个综合知识和底蕴,不断更新迭代、突破循环而“向上一路”,持续一生的事情。

最近我研究古典美学理论较多,慢慢地从治愈倾向,变成了新建构,人的内心得有很多丰富的结构,才能抵挡住它会自然崩溃、销毁,实际上,人们“崩不住”太自然不过了,我们要承认、接纳。

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这里要插一句:《文心雕龙》是莫言2021年最喜欢读的书,还是易中天没有成名之前最早出版品评的书《〈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竟然早就谈到了“精神内销”,所谓“曹公惧为文之伤命,陆云叹用思之困神”,你看,连这些流芳百世的名人都觉得写文章伤精神缩短性命。是个人都会“销铄精胆,蹙迫和气”,连孔子怕也是不能例外。

其实人是可以精准地预防情绪崩溃的,你意识到了,你就转念,转方向,转领域,把对自己的认可分散到各个领域,去体验、去实验,给自己织一张大网,而不是让自己走钢丝,然后极致如苏东坡,达芬奇,变成了百科全书派。

不知道胡歌最近遇到什么事情,有些粉丝担心他抑郁。因为17年前的2006年8月29日,他遭遇严重车祸,助理死了。大难不死,但阴影仍在。人有时候涅槃重生之后,还会“闪回”,你总是要有能力救自己千百次于水火。

也有粉丝分析说他是“i人”。“i人e人”是网络用语,分别对应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种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内敛的人,内心活动本就踊跃。于是,他们还联系起了他最近要上演的电影《不虚此行》的角色闻善。闻善也是个“i人”,一个从编剧转行成给人职业写悼词的小人物。有人说,胡歌现在可能还在跟角色同频,作为一个演员,有那种全身心投入感、专业感。

在新电影《不虚此行》的宣传活动中,他说,“其实我的底色和大家看到的样子很不一样,我经常会自我矛盾,然后各种纠结,内心有很多挣扎,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克制的,很多时候还会妥协,很像影片中的角色,但有时候另一方会战胜自己。”

其实,除了人生中遭遇生死劫(车祸)之外,胡歌的演绎之路相当顺利,这对寻求不断突破的演员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的代表作都是电视剧,传统上来说,电视剧的分量不如电影。

在今年的微博之夜,我在现场见过他本人,那时候他宣布自己有了女儿,幸福感都快满溢出来了。按照我们老祖宗的道理,盈则亏,对比现在的情绪化而言,就有人推测其婚姻生活可能不再能滋养他内心。

其实,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内心自然、平和吧。

《不虚此行》里他的角色闻善,对死宣告,对生记录。当一个编剧放弃内卷与内耗,转行自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心挑战,胡歌演绎得很好。闻善表情呆板,微微驼背,显得卑微,但他依然有一颗可以跟人共享感情的灵魂。

我很庆幸,我们国内也有很好地表达内心悠长转折的剧本了,不是厮杀、搏斗、雄雌竞等等进攻性、斗争感满满的套路戏,而变得寻求内在力量、意味深长,意在言外,有韵味的东西了。

在表象之外,还有巨大的冰山,就是我们内心的存量——你经历过的所有事、情,都会以某种其他形式格式方式能量存在,被发现、释放出来一点点可以回味的,就是其中一种韵。韵味,其实是一种集中释放的包含哲学性、灵魂能量的信息量,里面可能还充满了量子纠缠。

可能真的是时代变了。内心防御体系的梳理和建立,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能力。你要培养了解自己的能力,预防自己的崩溃,在深刻体会和度过一次悲剧之后,对后来的苦难和痛苦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该缩短的、该简化的、该升华的,都要有。

我很喜欢写《诗品》钟嵘说的“情兼雅怨”,人的情如果很真,它一定是充满变化的,有正面负面的,胡歌应该也能正视自己的雅和怨。

我还想到黄钺在《二十四画品》里提到一品叫“荒寒”,荒寒之境,描写的是野水、乱山、蒹葭、白露等等,洗尽铅华,回归素净的感觉。胡歌他在重新找位置,在寻找更好的突破口,但他不知道如何安顿自己,有某种魏晋感,所以,不修边幅,粗服乱头吧。

最近这阵子我迷上了虞集。我研究苏东坡这么久,其实我研究的不光是他的世界,而是他给我打开的世界。三年我写了两本苏东坡,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经典和经典人物在未来十年,都可以用现代化的新语言方式表达一遍。

我最近一天读一本书读到了217本,读传统文艺美学,就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朱良志的《〈二十四诗品〉讲记》进入的。他说的《二十四诗品》不是晚唐司空图的最初版本,而是“元代苏东坡”虞集阐释的版本。

为什么虞集阐释得格外好,因为他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少有的一致。苏东坡也是诗书画琴等等样样精通,但他没有专门的文艺美学理论的集子。司空图只有文艺美学理论的集子,但没有各方面的作品和实践。但虞集做到了“合一”。

所以,读虞集的诗,内心很放松,很空灵。我最喜欢江南茂林修竹的地方读他的《钓月轩》,“方池积雨收,新水三四尺。风定文已消,云行影无迹。渊鱼既深潜,水华晚还出。幽人无所为,持竿坐盘石。”轻轻地,渺无声息,无所谓,不粘滞,一任己心优游,水无痕,云无迹……

虞集是元代建国之后几代君主都重用的文臣,元代奎章阁的创制,他居功至伟。1302年到1333年,他做了三十年的官(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奉定帝、文宗六朝)。后来因为朝中斗争,以及严重的耳疾影响生活,他辞去官职,回到江西临川老家,过山居生活,专注治学15年,大量著作产生于此。元代只有赵孟頫可以跟他比肩。

他的祖籍是四川仁寿县,三岁就知诗书,家学渊源深厚。他是南宋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孙,虞允文在蜀讲授程朱之学。虞集的父亲与著名的江西理学家吴澄为友,是草庐学派的重要学者;母亲是南宋国子监祭酒杨文仲之女,杨家专治《春秋》。

他多才多艺到什么程度呢,隶书是当时第一,绘画有很高鉴赏力,与赵孟頫交情深厚,与倪瓒等切磋良久,文人艺术的境界中,诗书画必须圆融自如。

同时,他还是一个思想家,他和合陆朱,对象山心学有所倚重。他的老师是吴澄,强调“就身上实学”。此外他对道家也很有研究,自称“青城山樵”“青城道士”,同时,在禅宗复兴的年代(与临济宗的中峰明本、大訢笑隐交往甚厚),所以他也像苏东坡一样,对儒释道全通。

他的书法也好。虞集还梳理出了“书统观”——“李斯——蔡邕——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

虞集还喜欢写传记,在有意识地“存人”。他尽力书写所听到、见到的前代于当代的人才,人的品节、德行、精神风貌。“使天下后世,有以观夫一时人材品节之盛”。

他是元代四大诗人,将自己的诗集叫“天藻”,其实人有时候隐下来,就是心彻底定下来。当一个男人选择安定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赢了。相反,一个女人选择安定下来,她就基本没有发展了,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认为,因为女人更容易受环境和境遇影响,她更要随物赋形,所以物和形的多变,才能刺激她的灵魂觉醒。

我觉得,人的一生无论顺逆,都还是要不断调整自己。内心越丰富的人,其实越应该输入、输出,保持这个心灵的“流动”,虞集写有《诗家一指》,他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进一步阐发,变得更加地有心流。二十四诗品最后一品就是流动。阴阳互动、变化莫测的流动世界,天地之间流转不息,但是都是殊途同归。

我们上一节说起韵味这件事,我觉得虞集所写的“含蓄”一品非常好,它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首。”很多东西,表现出来的是一,背后的是万。就看你如何体会,意犹未尽。其实身心如一,归一,吞吐、俯仰、卷舒、推挽,都是描绘人与世界相与优游之境。

虞集还强调“活泼泼地”精神。活泼泼的精神就像清澈见底的水面泛起的锦纹绣縠,就像奇花异卉始发的花蕾(明漪绝底,奇花初胎)。“活泼泼地”本为唐人俗语,与“死搭搭地”相对。但它其实最初来自禅门所谓“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活泼泼地。”“活泼泼地”是一种玲珑活络的生命态度,我们可能要从变化莫测的情绪,变成活泼泼的思想和洞悉韵味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水姐(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上海作协会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