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表演,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石上。
张颂文曾说:“你放心演,接不住我就不当演员。”
这句话放出去,是非常狠的。
因为内娱烂演员多,但好演员也不少。
就像这一次对垒的张译,就很好。
但张颂文怯场吗?
毫不。
相反,他的表演更加高级。
他用他的敬畏心、专业能力、对人性的理解,将《狂飙》这部血色浪漫史,演绎得非常动人。
在表演中,他令人惊叹的地方是,其他人演惨、狠、哀,都是外放的。
需要情境的抓手,情绪大开大合,大吵大闹。
他不是。
他从始至终,一直收着演。
演惨,不是哭天抢地。
演狠,不是咬牙切齿,横眉怒目。
演悲,不是嚎啕大哭,涕泪横流。
他的演绎极为克制。
克制到他杀人放火,你都恨不起来,只觉得他的万般狠决,都是逼上梁山。他眼瞳黑洞洞的深渊里,都是无可奈何的苍凉。
最初他在旧厂街卖鱼,被人围殴。
鼻血爆流。
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张颂文设计的。
为了呈现高启强的惨,他没把脸弄得血滋糊拉。而是用一个纸团来呈现境况凄厉。
在警局做笔录时,脸上血渍已经清理了(很符合现实)。
但此时的鼻孔塞着纸团。
张颂文说,塞鼻子的纸,不能一下子全红,要像流水一样,慢慢地红。
这样才真实自然。
于是,我们在镜头前看到,纸团从上半洇红,下半白。
到快要红透。
到吃饺子时,完全红透。
你看,好演员就能从如此细致的地方,去还原生活与人物。
这没有热爱,没有敬畏,怎么可能做得到。
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
徐雷死后。
高启强一开始很震惊。
慌乱。
惊恐。
本能地撒腿就跑。
但如果他真的跑了,高启强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他后期的稳、准、狠、头脑清醒、杀伐决断,全都立不住。
所以他马上就折返回来,确认人是否真的死了。并清理现场。
这就非常符合人物。
既有作为人的本能反应。
也有作为潜在大佬的自控与深沉心机。
接着有个细节,能看出张颂文真的非常非常尊重生活常识。
他在测试水中是否还有电时,注意,他没有直接伸出手指。
而是先用手背,去测电。
发现没电后,再伸手指去试。
为什么要这样?
每个电工都知道,当人触电时,电流会刺激肌肉,不自主收缩。手心触电的话,就会抓住带电体,从而无法松开。
手背触电,就不会抓握,飞快离开带电体,更安全。
张颂文连这么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就问你在内娱,看过这样匠心的表演没?
我是第一次。
真的,没有真正的生活,无法还原如此场景。
他是真的绝。
这样的好演员不红,天理难容。好在如今红了。
扯远了,继续回到张颂文的表演。
他还有更多东西,超乎我们想象。
在菜市场卖鱼时,听到有人叫他,他会先撩一把水洗手。
首次和一帮混混对抗时,表面云淡风轻,手指却一直颤抖。
在警局时,他会在听到安欣和李响说,要拍个片子,马上就问:“这钱不要我给吧?”
身体则小心地、瑟缩着收紧。
有钱人不会明白,他此时的蜷缩意味着什么。
只有穷人才明白,在我们走投无路的困境里,钱比身上的伤,更令人揪心,更令人难受。
更令我震惊的细节还有——
他在看到等离子电视时,知道它非常珍贵。
也知道自己买不起。
他没有用手摸——穷人怎么敢摸啊,要是摸坏了,怎么赔得起?
没有俯下身去端详——俯身有倨傲感,不适合。
没有言语赞叹——穷人走入高端场所,多有惶恐感,不敢说多话,生怕说错话,让人看不起。
张颂文尊重了这些常识。
他都没有。
他只用了一个小动作,立即就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是的,就是这样的。
他沉默地蹲下来,蹲在电视不远处,去仰望与凝视。
何其难得。
何其准确。
内娱出现一个如此有人味、有真气的演员,真的是我们之幸。
另外,同一个剧中,相同的吃面,他也设计了不同的小细节,用于区分人物的不同状态。
从前吃面,会用手抹嘴。
后来发达了,吃面则用纸巾擦嘴。
从前吃面,会加辣椒。
如今吃面,什么也不放,还会反复擦拭筷子。
从前吃面,他会多叫一碗,甚至还会在不得不走时,再伸长舌头,嘬一口面条。
如今吃面,浅尝辄止。
更多是喝茶。
喝茶也不再饕餮。
因为已不在食。
而在事。
所有的反应,都建立在真实的人物状态之上,无一处偏离,无一处做作虚假。
另外,同样的吃戏,他不仅诠释出了人物不同状态。
还能在同样的状态里,诠释出不同的人物。
之前,他在《隐秘的角落》里,演过一场封神的馄饨戏。
如今,他在《狂飙》中,也献上了一场封神的饺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