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荠麦青青
来源 | 遇见荠麦青青(ID:yujianjmqq)
发布 | 栩先生(ID: superMr_xu)
作家王朔在《过把瘾》中这样描述方言被拿着刀的杜梅逼问时的心情:
“我觉得我太惨了,太倒霉了,简直就是个可怜虫。我一生都是这么被人捆绑着,任意摆弄。一种悲愤油然而生,我停止了哭泣,心像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阵阵紧缩……”
1993年,王志文凭借这个愤世嫉俗又无能为力的方言,荣获了第1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
随着电视剧《过把瘾》的大火,也奠定了王志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独一无二的偶像地位。
在此之前,王志文的人生像极了王朔笔下那个悲怆无助的方言。
一个早早就被扔进江海里去挣扎呛水的人,仿佛头发丝里都渗透进了海水的盐碱味。
多年以后再看他,万千女性痴迷着王志文身上那股落拓不羁、桀骜不驯的诗人气质,实则是他历经生活大风大浪过后的折射。
老戏骨王劲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有两个男演员,他们的戏,他仅凭听台词就可以感受到剧情的精髓。
一个是陈宝国,另外一个就是王志文。
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国际大都会的繁华炫丽,但在当时中国整个灰扑扑的大背景下,上海还是有着自己遗风遗韵的格调的。
王志文是地道的上海人,家世平平,海派的精致优裕与他无关,年少时猝遭的变故却让他早早就领教到了现实的残酷。
王志文13岁时,父亲在上班的路上因交通事故丧生。他一直记得自己对父亲最后的印象,就是那天上班前,父亲悄悄地帮他掖好被角。
一场飞来的横祸,让家中的那棵大树轰然倒塌。
父亲去世后,母亲陷入到巨大的悲伤之中。
每晚临睡前,他都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去摸摸母亲的眼睛,如果母亲的眼睛是干的,则意味着她没有哭,他就可以安心睡去;如果摸到她的眼里是湿湿的,他就要陪妈妈说说话。
按当时厂里的规定,王志文可以顶替父亲机械工的岗位,但母亲不忍年幼的儿子去做工,于是一人独撑全家,让三个孩子继续读书。
当时的王志文在宜川中学上学,不仅品学兼优,还很有表演天分,他会说多种方言,课间在同学们的撺掇下,也会即兴模仿一段戏码,顿时让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1984年,18岁的王志文决定报考北电,但上海的考生需要自费去成都考试。
当时家里经济拮据,报名费就要花掉母亲半个月的工资。
大哥对此明确反对:“咱们家也没有背景,你也长得不像干这个的,而且你去考又要浪费一笔钱……”
幸好,他得到了二哥和母亲的支持。那一年,他带着母亲凑得的二百元钱和干粮水壶,坐了三天两夜的硬座,一个人去了成都。
专业课考试他顺利通过。可参加文化课考试前,王志文出了一场车祸,像是几年前父亲那场事故的悲剧重演,但他所幸逃过一劫。
因为骨折严重,医生告诉他:静养三个月。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错过这一年,明年会怎样?如果复读,母亲恐怕要更加辛苦。
不想为母亲徒增烦恼的王志文暗下决心:“我就是爬,也要去考试!”
于是,高考那天,上海马当中学的考场上出现了一个躺着被抬进去的学生,创造了当时中国高考历史上的一个先例。
就这样,王志文躺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发着高烧考了三天。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负责政审的老师到考点察看的时候,跟负责考务的朱浏婷老师说,不管这孩子考得怎么样,我们招定了!
多年后,在自己的婚礼上,王志文特意请来了朱浏婷老师,并将其奉为上宾。
朱老师也没想到,当时不过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但这位在高考时因为身体原因得到过特殊照顾的学生,24年来从未忘记她。
那一年,王志文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北电,成了1984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2
在俊男靓女充斥的表演系里,王志文的外形并不占优势。加之年纪小,又内向,当时在班里,他实在不起眼。
在一次排练课上,他谈了一些关于编排的独特想法。同组的同学,无一人回应他。
老师也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招你进来,不是觉得你真的可以做个演员。是因为你文化课不错,字写得好,我们想让你当老师……”
后来,他有机会去参演一部作品。但因经验欠缺,长相不够帅气,导演遂直言相告:“你根本当不了演员。我选错人了,我得换。”
▲ 王志文做客《艺术人生》
来自专业人士的否定无疑是对他自信心的重创,直至多年之后在《艺术人生》上谈及此事时,王志文仍有些意难平。
被一路打击过来的王志文,渐渐习惯了被歧视、被拒绝的难堪,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好胜心。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这份工作,与生活有关,与理想无关。他觉得自己的梦想不能永远这样被封存在冻土层之下。
所以闲暇时的王志文,常常到剧组跑龙套。
▲《南行记》中饰演艾芜的王志文
从无足轻重的配角,到举足轻重的主角;从《南行记》中的艾芜,到《皇城根儿》下的王喜。
王志文的成名史就是一部小人物的奋斗史。
▲《皇城根儿》中饰演王喜的王志文
1993年,王朔将经过多部影视剧磨砺后的感悟力倾注到《过把瘾》中,这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让王志文的演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过把瘾》剧照
剧中的方言是一个很有脾气的“浪子”,一个有些颓然的文艺青年,清癯文弱,满身棱角,偏偏又潇洒爱自由。
他有些吹毛求疵,甚至大骂喝茶发出动静的上司;同事汲汲于事业,他不感兴趣;朋友下海经商小有成就,他也不眼馋。
这样一身缺点,难以驾驭的方言却被王志文演活了。
当宽大的西装把他瘦骨伶仃的身躯包裹起来时,当随性的八字步配上他漫不经心的表情时,一个特色鲜明的形象也被经典传神地塑造出来。
在当时颇具名气和人气的演员里,大抵都是浓眉大眼的“正剧范儿”,像王志文这样孤傲清高的文艺青年属稀缺资源。
但他的“不入流”恰恰成全了他。
▲ 王志文与江珊
当一向看似玩世不恭的方言终于对杜梅说出“如果我说我爱你,你相信吗”时,让人们看到了他放浪形骸的外表下蛰伏的深情。
3
4
5
延伸阅读(点击链接可读):
—— END ——
你好,这里是职场成长领域“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号TOP10”——栩先生。知乎回答问题点赞+收藏数超过200万答主,全网粉丝百万,个人成长领域畅销书《成为极少数》作者。
置顶星标“栩先生”,后台回复“独家”,获取《栩先生独家超级成长心得》电子文集,助你少走十年弯路。
栩先生的读书成长圈
4300人抱团成长
聚焦“高效能工作学习”和“高质量人际关系”
为你答疑解惑 | 陪你共读好书 | 助你高效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命运再残酷
也杀不死坚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