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无意识的叠加,她塑造的角色,隐隐含着一种美貌与普通的挣扎。一开始,是校花,在《致青春》里,阮莞这个角色完美展示了那种学生时代的高光女孩,在校园里的惊艳和受瞩目。
后来,2014年的《一仆二主》,她饰演一个女白领顾菁菁,让人觉得,校花毕了业,在大城市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好像也就是那个样子。她开始恨嫁了,希冀有一个男人能拯救自己于平庸的生活。
再到最近的《三十而已》,仿佛仍是那个女孩,她依然没有嫁掉,依然是靠自己又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够好,还是有一点做梦的,但因为年龄更大了,所以这种梦开始显得心酸。这个还是长相姣好的女孩,她在现实面前开始“精致穷”,开始自费升舱,企及的仍旧是一个超脱现实的梦。
在王漫妮身上,江疏影着重找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她找得很深,一直找到她的少年时代。和很多人预想的不一样,她小时候并不是那种让人仰望的女孩。她说自己各方面都很普通,也并非优等生。大学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虽然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但那只意味“老师比较想要你,觉得你是一张白纸,可以塑造”。进大学后,一上来就是模拟考试。她发现周围同学都是有基础的。要么有舞蹈基础,或以前学过表演、戏剧、戏曲,而她跳舞不会,唱歌不会,普通话也不好,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表演上特别有灵性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不自信。那时,老师的一句提点,同学一句正常的问候,都会让她“害怕”。
拍《好先生》的过程中她出现了疲劳期,突然觉得找不到那个角色。孙红雷趁她不注意,把她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录下来,然后跟她说:“看,你这样的状态多好,多自信,把这种状态带到戏里面,江莱就是那个样子。”
现在,她已经是不再需要同组搭档拍视频鼓励的演员了,也不再是大学那个觉得自己不如同学优秀的女孩。如今她觉得“更强的角色反而会更接近我本人”。对于今后角色的考量,江疏影说不会再接那么活蹦乱跳的角色,但也不排斥重新演绎江莱、阮莞这类型。她觉得自己对这一类型的人物,有了新的思考。
今年,由《三十而已》《乘风破浪的姐姐》掀起一股“姐学”风潮。作为电视剧的女主角,江疏影认为年龄给予女性的底气,在于自洽。“年轻的时候,人很容易爱恨分明——这个人我不喜欢,那个人我才喜欢。但现在,我能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由此,你就会有更多朋友,而不是更多敌人。”
她的另一部作品,《我在北京等你》中的盛夏,是一个一开始很有棱角,后来变得圆滑,最后又回归自我的一个角色。江疏影觉得女性的成长,似乎也是这么一个阶段。刚开始你是你本身的样子,之后环境迫使你改变,但改变到一定程度,当你适应了,或拥有主动权后,你又可以渐渐放手,回归原来的自己。她觉得自己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慢慢放手、回归自然的过程。“三十岁以后的焦虑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怎样处理你的焦虑”。
江疏影:我会选择性地去吸收。有些评价你一看就是对方自己代入,他是不喜欢那个角色,所以开始批评演员。但有些评价我觉得还是挺客观的,我自己也会去思考。其实,演员和角色之间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演员在创造角色的时候,因为每个的人生轨迹不一样,可能我对这个人物的认知是这样的,但别人对她的认知又是不同。这时就要考虑怎样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观众的认知勾连起来,下一部剧我觉得会更有经验。演戏还是一门非常遗憾的艺术。有时演一场戏,两三条,可能也没有更多时间给你演下去了,但有可能我自己还是不满意。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