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之间的联络非常密切,很多像我这样两边穿行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细细的管道,这样的管道越多越好,小小细细的数量多了,就会结成一个粗粗的结实的畅通管道”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4期
文 | 本刊记者 徐梅 实习记者 聂阳欣
编辑 | 杨静茹 [email protected]
全文约4128,细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图 / 受访者提供
“开心,开心,开心极了!”
汪涵在视频里一看到矢野浩二,马上喊出了这位昔日老搭档在《天天向上》节目里的那句口头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切都应时而变,这个创办了十多年的老牌综艺节目用视频连线的方式“云录制”。
矢野浩二是当年人气爆棚的“天天七兄弟”成员之一,离开主持团队后仍然与汪涵保持着兄弟情谊,2018年《天天向上》十周年特别节目,他也受邀到现场。
《天天向上》节目组此次联络他,希望他能分享下疫情暴发之初,他从日本东京捐赠13万个口罩给中国各地的善举。
在此之前,本刊记者也联络了他,他回复得很快,“现在(湖北)还是非常困难的时候,等这个过去了,再采访好吗?请理解。”
汪涵的邀约让他无法拒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汪涵曾给他很大的支持,鼓励他,“不要放弃,坚持做。你会成为中日沟通的一个特殊‘管道’。”
与《天天向上》连线后,矢野浩二马上知会我们并迅速接受了本刊的电话专访。九年前,我曾在北京专访过他,此后一直保持着联系。浩二在微信里时常告知他最新的动态,逢年过节都会发来问候。采访对象里罕有像他这样周到客气的,我相信不只我一个人得到如此礼遇,这些年来所有善待和理解过他的人,他都以这样的方式表示感念。
“我的话,不管在国内,还是在东京,我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国的,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安慰,中国朋友是我的后盾。”一晃,矢野浩二来中国已经二十个年头了,一个跟拍了他三年的纪录片里,他站在什刹海边,几个北京爷们儿看到他,马上认出来,凑过来一通侃,“浩二也算是咱们的小北京(人)了!”
浩二也没拿自己当外人,电话里提到中国,他总是说“国内”,“刚来国内的时候,我就会说三个词,‘你好’、‘谢谢’、‘对不起’,因为在中国的机遇,我有了还算可以的事业。”
他第一次来中国扮演的是一个苦苦追求中国女孩的“很帅的”日本留学生,“现在,我已经是大叔了,1月我刚刚过了50岁生日。”
矢野浩二和杨祺如参演电影《河豚》(浩二饰演一位中国父亲)
朋友们一开始叫他“浩二”,现在都叫“二哥”。二哥重感情,在中国签的第一个经纪公司,一待就是16年,去年换了公司,但跟原来的老板仍然保持着很好的沟通,“我不喜欢断掉跟朋友之间好的关系。”
他的中文很流利,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只是语调和字句的组合,还有清晰可辨的非母语印记,他自己总结为说得“乱七八糟”。
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国民心理的复杂敏感使得精准措辞对于老练的外交家都非易事,对于一个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来说,语言表述的风险无处不在。
曾经因为说话,矢野浩二承受过很大压力,“但是现在我在中国不会犯错误了。”
这些年来他接过不少现代戏,甚至古装戏,在年代戏里他也不再是鬼子专业户。自打2012年在《盛宴》一剧中首次扮演中国人,成功饰演中共地下党员胡凡之后,浩二的“日本演员”标签越来越模糊。
2016年起,他签约了一家日本经纪公司,“开始两边跑,在日本,像我这样的没有,就我一个。”喜欢他的观众惊喜地看到二哥在日本电视剧里扮演中国人,当他在日剧《警视厅 搜查一课长》中大段大段说日语台词时,弹幕上跳出一句令人喷饭的神点评,“二哥你竟然会说日语。”
日剧《警视厅 搜查一课长 新年special》 剧照
二十年的中国生活赋予了一个日本演员独特的“心理身份”,自身的智慧和坦诚,加上时间赋予的信任,使得穿行在中日之间的他越来越自如从容。“我喜欢中国的方式,比较随和简单,回到日本,我也可以很快地切换到这里的方式。”
“我本来应该3月份回国内拍戏的,现在还在等剧组的通知。在东京看着报道,很牵挂国内的朋友们。疫情发生了,我们只能做一点点的事情,如果能给中国的朋友带去一点温暖,哪怕一秒钟的温暖,就很满足。”
(以下为矢野浩二自述)
图 / 受访者提供
1
2
3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和购买最新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