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圈圈聚焦”关注,欢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圈圈聚焦(微信号qw_plr)原创内容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转载及商务合作请留言或联系QQ1528460551】
向来被称为“戏疯子”的张鲁一也轧戏了?
还是在确认出演《大秦帝国》男一嬴政的情况下?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张鲁一已经进组拍摄《大秦帝国》。
都跑到新疆去了,肯定不是为了拍个宣传照。
官方也说了,克拉玛依荒郊区拍摄已经开始。
前两天还举行了开机仪式。
看来拍摄已经步入正轨了。
可这时候,大家却注意到,张鲁一最近可不是只有这一部戏在拍摄期——
几乎同时官宣了3部戏,两部男一,一部男二。
都是很重的戏份,调配起来,不仅时间上会产生很多冲突,演员本身也是十分吃力的。
早在8月份,张鲁一和王子文搭档的《第二次也很美》就开机了,要拍4个月左右。
10月中旬,还有媒体拍到了张鲁一正在拍戏的路透照。
和孙红雷的《新世界》也在10月份开机了。
二番的位置,想像龙套、群演那样跑来跑去糊弄事,肯定是不可能的。
于是,这三部戏的时间线已经明显重合,张鲁一轧戏是肯定的了。
还轧得天南地北:新疆、上海、沈阳;古装、民国、现代。
连跨3部戏,张鲁一这么有信心自己能高水准发挥?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结果的,毕竟好作品才是终极目标。
但关键是现在大范围的洗白真的没必要,只会起到相反的后果。
越吹越黑,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路人缘,可不能就这么败光了。
明明6月份才杀青了《长河落日》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躺平任嘲。
最后张鲁一用演技吊打吃瓜群众的时候,或许还能笑看别人被打脸。
毕竟当年的“红色夫妇”智商情商双飞,还为人低调,圈了不少粉。
张鲁一也凭借“徐天”一角迅速出位,成为颇受肯定的“80后演技男神”。
之后的《麻雀》、《他来了,请闭眼》和《爱国者》,张鲁一演绎出来的角色,坏有坏的格调,好有好的不同,总之都被拿捏到了那份极致。
那份从容和格调,也成为他独有的标志。
这样安静儒雅的人,碰上《大秦帝国》,饰演千古一帝嬴政,本人气质和角色反差的“冲撞感”,很让人期待。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一听说他轧戏,颇感失望的原因:
时间都不充裕,怎么研磨剧本、品味角色?
虽然对轧戏见怪不怪,但大家还是希望喜欢的人,不要趟那浑水。
就连很有路人缘的杨幂和颖宝,也曾因档期多、轧戏被嘲,至今还在轧戏名单上。
杨幂也曾亲口承认过:两部戏一起拍,很累的。
《新红楼梦》和《仙剑奇侠传三》一起拍。
2015年6月,同时拍摄《怦然心动》和《翻译官》。
2016年同时拍《三生三世》和《绣春刀2》,还因为轧戏让全组人等着自己。
当然轧戏都是瞒着导演的,于是就得找各种原因请假,挤各种时间休息,心思都用在这儿和倒飞机上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又怎么顾得上?
最火的时候,想接更多的戏来提高知名度,大家都可以理解。之后怎么发展,怎么对待演戏,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正是因为同时轧4、5部戏,杨幂才错过了和陈凯歌合作的机会。
陈红直接在采访中表示,拍《搜索》的时候,觉得杨幂挺适合杨佳琪(后被王珞丹拿下了)的。
最终却因为对方轧了太多戏,心定不下来才放弃了。
丢失掉这个机会,对亟需转型的杨幂来说,可谓是非常大的损失。
但什么事都是有得有失,你选择拿到更多薪酬的同时,代价就是被大导们嫌弃。
金牌制片人陈国富就曾吐槽杨幂总是忙,跑来跑去,进进出出的,不过还是有基本功的。
话是说的很漂亮,不过之后两人再也没合作过。
尔冬升就更直接了,正面刚:
以后轧戏的演员,一律不用。
演员道德都没有,拍什么戏?
颖宝也曾因为轧戏,忙不过来用替身,一直被当做黑料diss。
还有个专门的投票,评选两人到底谁才是轧戏女王。
后来颖宝自己也说,轧戏很痛苦,同时陷在三个角色里会很崩溃,以后不会这样了。
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内心是需要时间的,喜怒哀乐、世事变迁,不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演出来的东西必定是飘着的。
而钟汉良轧戏轧到根本没时间进组,都用上“高科技”抠图技术了,还能指望着角色被演出灵魂来?
《孤芳不自赏》和《一路繁花相送》撞期,钟汉良两部都是男一。
据统计,《孤芳不自赏》总共拍了120天,钟汉良因为轧戏不再剧组38天,期间还开了两场演唱会,也就是说只用24天,就拍出了62集连续剧。
在剧组多长时间观众可以不管,但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画面,忍住不嘲的应该是真爱了。
既然被誉为“流量”,肯定就是炙手可热,资源、片约自然也是大把大把的,拍摄时间撞期无可避免。
这个时候,选择就来了。
是一心一意,把一个角色钻研透,还是同时演绎多个角色,赚快钱?
都是选择,无所谓对错。
只不过作品一出来,观众自会有评判。
你轧戏了,但演得很出彩,观众不会自讨没趣去指责你。最后的作品已经说明了实力。
能者多劳有什么不行?
比如阿佘。《延禧攻略》时阿佘的确轧着戏,对于她来说,这是常态。
怎么没人拿轧戏说事?
因为她出色的演技,演活了那个“娴妃”。
观众说无可说。
拍摄《天与地》时,也是辗转两个组,却被赞为“贡献了最好演技”。
但要是没那个实力,还拼命轧戏,再搞出什么抠图来玩,被戴上“不尊重演戏”这顶帽子,也是活该。
说回被无数观众“封神”的《大秦帝国》,到目前为止,三部剧评分都在8.5分以上。
除了题材和剧本的原因,更多的还要归功于演员们的专注和敬业。
毫无疑问,演戏是需要专注的。
只有与角色合二为一,观众才能体会到人物的血与肉。
之前的主演都带来了标杆式演技,大家自然对张鲁一要求更加严格:
珠玉在前,最后一部总不能拖后腿吧。
侯勇,第一部的秦孝公。他认为演这个角色非常过瘾,因为自己真正投入了。
跟着剧组走全程,一遍遍钻研文绉绉的台词,领悟背后的内涵,最后完成这个角色时,还挺有成就感的。
第三部的张博直言:拍这部戏时,几乎猝死掉。
张博透露,导演让他必须背熟六国的地图。
他很不解,台词里也没有,剧本里也没有,为什么要背?
导演一句话就说服了他:
你演的是一个帝王,心中无图,拿什么统一天下?
可见,没有充足的准备,拿起剧本就演,还能演好,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博背秦王伐齐那段词背了两个星期,还和记者开玩笑说,估计你念都念不顺。
几年后,《声临其境》上,顺口就能还原大段台词。
当时花费时间和精力,体会过的情感、背过的台词,会长在肉里。
那个角色,不仅观众会记得,演员更会记得。
圈姐觉得,这才是演员的魅力。
或许这个职业,不是看你演过多少角色,而是要看有多少被观众记住了。
无缝连接进组,还没琢磨明白要演什么呢,就开始酝酿生离死别的哭戏了。没准书粉都比演员了解更多背景,观众会买账才怪了。
轧戏本身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有人被嘲到黑,有人会被大家自动忽略呢?
不是双标。
而是大家要看成品。成品优秀,连轧戏都能完美 hold 住角色,说明实力确实超群;
成品不行,那就别怪被指责演技差、没素养,不尊重观众了。
张鲁一也曾说过,自己会认真的揣摩每一个角色,绝不会拿角色开玩笑,糊弄事。
此次连轧3戏,不知道还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底线。
现在什么都讲究快,可有些事就是要花慢功夫。
什么时候明星们懂得慢下来看剧本,专心钻研一个角色了,或许大家口中的“演技派”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