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惨败、李诞认怂:对不起,我输给了「过来人」

蔡康永惨败、李诞认怂:对不起,我输给了「过来人」

她刊 港台男星 2020-01-03 20:03:14 695

「高考」与「离婚」,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近年来却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交集。


有一位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曾透露,每年高考分数发布后都有很多中年男女平静地来离婚。


年轻人来办离婚的,工作人员还会帮着劝劝,而像这种孩子高考结束了就来离婚的中年人,一点儿都不用劝。


因为他们离婚的决心已经很坚定了,而之前一直没离的原因仅仅是——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


这是很多中国式夫妻的常态。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中,正反双方就“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展开辩论。


这一期的辩题,特意找来了两个天然立场相反的人群——50位中年父母和50位年轻子女。


令人震惊的是,无论辩场上的孩子们怎样使劲浑身解数,都无法撼动父母们做出的选择:


“我愿意了解你的想法,但绝不改变我的立场。”


「中国式父母」,为什么这么“硬核”?





小时候,我们最讨厌大人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却不料,离婚是一场更加惨烈的选择题——“你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过?”


为了不让孩子面对这样的痛苦抉择,许多父母在一段不快乐的婚姻中忍气吞声,一忍再忍。


然而,父母在忍的同时却不知道,孩子们也在忍。



他们强忍着假装没有听到父母激烈的争吵声,他们强忍着没有看见父母面对彼此时冰冷的眼神……


于是,当这些孩子们长大后,能够自己发声了,他们才终于敢说出那句:


“爸妈,求你们离婚吧!”


胡老师说,你们离婚吧,我不害怕离婚,我害怕因你们感情不和而造成的糟糕的家庭环境。


庞颖说,你们离婚吧,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亲情中最大的负责任,是先把自己照顾好。


肖骁说,你们离婚吧,不要为我牺牲自己,高考只有一次,你们的人生也只有一次。


尽管站在反方立场代表“孩子们”发出心声的辩手们声泪俱下,「过来人」们依旧岿然不动。


在反驳“孩子们”时,储殷以“父母”的身份告诉我们:


“对孩子的爱和牺牲,都是为人父母的天性。”


“别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孩子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生活。”


储殷的这些话,很容易就得到了父母们的欢心。


因为父母们的担心和牺牲在孩子心中得不到理解,甚至会有一点点抱怨的时候,这番话让他们在海中找到浮木一般,坚定自己没有做错。


在这道辩题中,离婚是既定事实,代表着父母都不快乐。

“不离”的所有理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孩子”。


这是很多中国式父母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国式父母的悲哀之处。


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也许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欲加之“罪”  」。





在「中国式父母」的口中,常常挂着这样一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每天辛苦加班,还不是为了让你上更好的学校?

别怪爸爸每天逼你练琴,这都是为了你将来好!

早点结婚吧,我这也是为你好,不然等你老了咋办啊?

……


他们希望通过这句话教育孩子奋发向上少走弯路,殊不知也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添了许多压力。



还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父母砸锅卖铁让孩子上学,孩子却突然说不去上学,要去打工。


爸爸指着他的脑袋破口大骂:


“你妈每天上完班,还得回来伺候你吃伺候你穿,你就是这么对她的?”


妈妈陪在一旁边抹眼泪边附和:


“我和你爸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上学,我们以后还有什么指望?”


孩子一听也哭了:


“我不上学,就不用花你们的钱了,也就不欠你们了。”



为了逼孩子就范,他们会不自觉利用自己「父母」的身份,让孩子对他们感到亏欠:


“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因为要努力“回报”,所以他们活得无比沉重。


电影《伯德小姐》中的伯德,终日被妈妈抱怨,忍无可忍之下甚至试图用金钱终止这场母女关系。


不是她不孝顺,而是妈妈的爱变成了一种情感控制的筹码。



在这场辩论过后,看到父母们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不离婚”的立场,原本站在反方的李诞也“怂”了。


我们感动于父母对孩子不计一切的爱与牺牲,同时却也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这个第一任老师究竟应该教会他们什么?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们教会孩子:


你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幸福。

无论做什么决定,请为了自己,不要是为了别人。

请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把自己行为归因到其他人身上。



我希望父母真的可以少一点以孩子弱势群体为前提的「担心」和「牺牲」。


孩子的成长成熟不光来自于高考,也从解决家庭问题开始。


如何过好这一生,才是父母最应给孩子做好的示范。




这场辩论,“孩子们”输了。


72:28的大幅度分差,让他们输的很惨。


可我仍然为他们感动。


感动于作为孩子的他们,明明更想要自由更想被理解,却会在听到了中年人的心声后,为他们改变自己的立场。



父母不肯按反方键是为了孩子,「一切为孩子」是他们最大的信念;


孩子肯按反方键是为了父母,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并珍视,是他们的孝心。


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很多人总是要求孩子无条件的理解父母的爱,希望父母们也稍微考虑孩子的感受。


明明我们都是在互相着想,都是为了对方好,但为什么父母的付出就是伟大,而孩子的善解人意却不被理解?



不管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在父母们经历了生活的浪潮,坚定的把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一切的同时,也请你们问问:


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份有时候过于沉重的爱?


我们同样希望你们过的幸福,你们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


无论怎样,爱和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蔡康永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说,《奇葩说》的意义其实不是认同已经被认同的价值,而是开创新的价值:


虽然现场的父母告诉我们,“责任”与“开心”他们无法同时兼顾,但我真心的希望,未来当我们这一辈的人成为了父母,我们可以做到。


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成为「过来人」。


而每一代过来人,又都是不一样的过来人。


我过得很好
希望你们也能够幸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